別亂「鈣」!6成民眾分不清關節炎與骨質疏鬆
吳太太今年45歲,一年前開始覺得上下樓梯困難及膝蓋痠痛,原以為是骨頭問題, 因此自行攝取一堆鈣片及牛奶,反而使病情越來越嚴重, 就醫後才發現是關節炎應該補充葡萄糖胺,但因錯誤的方式而使症狀加重,悔不當初。 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鈐醫師表示,關節炎是軟骨磨損造成的退化現象, 而骨質疏鬆則是骨頭強度降低,兩者症狀及保養方式截然不同。近年來, 診間也發現有近6成的民眾無法完全辨別兩者症狀,導致錯誤治療。呼籲民眾, 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對症下藥,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近6成民眾搞不清關節炎與骨質疏鬆 陳文鈐醫師說明,大部分民眾容易混淆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診間統計也發現, 高達6成以上的病患無法完全辨別兩者症狀。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 造成關節僵硬或疼痛的退化現象;而骨質疏鬆症則是因為骨質流失,造成骨頭強度降低, 因此容易骨折或跌倒,兩者發生原因不同,症狀表現也完全不同。
走路關節會痛是關節炎、容易骨折是骨鬆症 到底該怎麼分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呢?陳文鈐醫師解釋,分辨方式相當簡單, 只要發現關節緊繃或痠痛,像是走路膝蓋會痛、上下樓梯膝蓋無力, 甚至年輕族群使用電腦坐姿不正,造成頸肩痠痛等關節疼痛狀況,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 而骨質疏鬆症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到後期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跌倒或骨折, 就好比是一棟海砂屋,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所以被稱之為無聲無息的殺手。
關節炎初期可補充葡萄糖胺,骨質疏鬆多曬太陽補充鈣質 陳醫師表示,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退化性關節炎初期可透過葡萄糖胺, 讓軟骨的增生以減低軟骨的磨損,到中後期就可能得施打玻尿酸或更換人工關節; 而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應多曬太陽及攝取小魚乾、深綠色蔬菜,補充維他命D及鈣質, 尤其亞洲地區年過30歲以上的女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民眾應定期做骨質檢測, 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呼籲,健康的身體維繫於良好的骨關節系統, 保健應同時兼顧骨骼、肌肉與關節,三者的保養缺一不可,才能擁有靈活的活動力。
(摘自優活健康網)
是網路新聞轉載來的 [:D]
關節炎初期可補充"葡萄糖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