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主宰創意時代的六大就業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行銷祕技/弱者的行銷原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7大券商精選35檔鑽石股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6.07.22  天氣:  心情:

7大券商精選35檔鑽石股

科技、中概、資產營建類股,正值「用低價買確定」

5月到6月,台股23個交易日跌掉1208點,外資大舉賣超1,288億元。6月底以來,市場持續悲觀,但指數已不再跌,甚至有外資券商開始叫進特定類股!

文/吳修辰

巴菲特投資股票有個偏好:「用低價買確定」。意思是要用夠低的股價、購買經營狀況預測性高的公司。這個原則用在今日台股,剛好可以套用。

五月九日,台股攀上今年最高點七四七六點,接下來遭遇全球股災,二十三個交易日,指數跌掉一二○八點,外資大舉賣超上市櫃股票達一千二百八十八億元。六月底,台股開始反彈,指數目前約回到年初起漲點,外資也只回頭買超二百四十七億元台股。

當大部分外資因為北韓導彈危機、高油價吃掉企業獲利,對下半年股市還在猶疑之際,高盛金文衡、美林程淑芬、以及巴黎證的王嘉樞等三大外資券商台灣研究部主管卻一致認為:台股低點已到,布局時點浮現。而三大券商一致看好的股票,則是這波跌幅最深的科技股。

科技股:將走U型反轉
PC、DRAM帶頭漲,消費性電子接棒


《商業周刊》根據前述三大券商推荐的投資組合,參考摩根大通、花旗環球、元大京華和中信等共七家國內外券商的研究報告,發現券商對下半年投資組合最看好:科技、中概、以及資產營建股三大族群。

台股這波跌幅達一六%,而科技股跌幅超過二○%,在股價跌深後,高盛證券預估,四至六個星期後,科技股可望走出一波U型反轉。

高盛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金文衡認為,今年下半年科技股將由PC類股率先展開反彈,接著由消費性電子股接棒,第四季再輪到目前正在修正的手機族群,呈現U型反轉走勢。

與高盛看法相近,美林、巴黎證也看好下半年的面板股如友達、PC股如鴻海、英業達、DRAM股如力晶、消費性電子股如聯發科等。

金文衡分析,過去台灣科技股由半導體及PC相關類股的走勢主導,但今年手機及消費性電子類股,主導了上半年的台灣科技股漲勢,大幅改變了台灣科技股的漲勢循環。

展望下半年,科技類股的庫存去化題材將率先發酵。PC及筆記型電腦相關個股在今年上半年因庫存問題,股價率先落底。下半年配合個人電腦微處理器霸主英特爾選在七月底進行處理器大降價,加上七、八月過後的返校需求題材增溫,PC相關類股的業績將最先反映。

隨著PC相關產業在第三季基本面復甦,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也將跟著上揚。據高盛證研究,微軟新推的Vista作業系統,基本DRAM需求達一G(十億位元),繪圖卡需求量二百五十六MB(百萬位元),都是過去PC基本配備的一至二倍。因此DRAM產業將隨著PC需求在第三季起飛而受惠。

PC族群在第三季的返校需求之後,任天堂的電視遊戲機Wii將提前在十月上市,新力的電視遊戲機PS3則在十一月上市,預計第四季初將掀起遊戲機大戰,消費性電子股可望在第三季底、第四季初接棒演出。配合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將在第三季落底,液晶電視的需求則可望在第四季初同步增溫。

目前人在德國法蘭克福、正在進行長達三週全球法人說明會的花旗環球證券執行董事暨亞太區首席硬體分析師楊應超則指出,今年第二季修正最大的手機族群由於第一季呈現淡季不淡,各公司對於全年預估過於樂觀,反而造成第三季呈現旺季不旺的行情。

楊應超表示,手機族群第三季仍在反映新興市場銷售不如預期的庫存問題,現階段不宜介入,最好等第三季庫存問題明朗化之後,第四季才會再回到高成長階段。

中概股:九月經續會利多加持
收成概念股邁入長線多頭


電子股是股價跌深,讓基本面看好的個股,投資價值浮現。中概股則因第三季有行政院主導的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將召開,在兩岸利多政策持續醞釀下,股價廣為券商看好。

美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程淑芬表示,兩岸包機正常化的新發展,顯示台灣的兩岸政策將越趨正常化及樂觀,有利於消除兩岸政治因素的雜音。她預估,台股下半年將在六千五百點至七千五百點間震盪,這顯示台股下檔風險有限,現在應該是開始挑買點的時候了。

美林證也預期,台股在缺乏實質利多題材下,兩岸關係和緩就是台股基本面最大利多。

九月經續會登場,兩岸議題持續受到執政黨關切,在預期蘇內閣將提出較具實質的兩岸政策下,券商預期第四季中概股將有利多加持。

目前的中概股可分成兩大類:舊中概股指的是「中國收成概念股」,隨著中國A股出現多頭行情,內需產業興起,布局中國內需市場的個股,如近期大陸轉投資獲利明顯拉升的統一,即被外資買盤鎖定。

中信證券研究部主管朱晏民指出,台灣的中國收成概念股前景,將隨著中國A股掛牌的同類型內需概念股的本益比提升,跟著被拉高。加上人民幣升值效應,也會讓這些台灣中國收成概念股的大陸資產價值跟著浮現,在兩大效應加持下,中國收成概念股將可跟著中國A股走出長線多頭行情。

「新中概股」指的是兩岸情勢和緩,交流機率大增引發在台灣相關的中國概念股,以六月份反彈最為強勁的觀光飯店與百貨類股為主流。今年四月以來,觀光飯店類股漲幅超過三七%,漲幅僅次於資產營建股。

觀光飯店類股在第二季已提前反映兩岸觀光題材的效應下,第三季走勢應該相對和緩。朱晏民認為,在人民幣的升值議題,以及第四季傳統類股的旺季來臨,反而「中國收成概念」的舊中概股將有較佳表現。

資產股:握有低價土地者為首選
漲幅已大的營建類,買盤將趨謹慎


中國內需市場興起、人民幣升值、兩岸關係緩和,不僅帶動中概股的獲利想像空間,也將持續刺激台灣最大的內需族群──資產營建類股維持多頭走勢。今年五月,幾乎主要外資券商推出的研究報告,除了看好高價科技股外,就是在看資產、營建類股。

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師賴以哲分析,新台幣升值、油價帶動的通貨膨脹疑慮、以及銀行房貸利率維持低檔三大有利因素,將持續推升台灣資產長期價值上揚。

摩根大通甚至預估,台股第三季將因缺乏利多題材,呈現盤整格局,但具資產題材的個股,表現將超越台股大盤漲幅,持續成為主導台股的重要族群。

不過,今年四月至今,營建類股指數漲幅達六六%,類股指數創下七年來新高,隨著股價漲多,買盤勢將轉趨謹慎。

相較於營建股已出現股價接近三位數的高水準,握有低價土地的資產股,反而成為買盤鎖定的新標的。一位金融業者分析,地價上漲,對資產股是利多,對營建股則不見得有利。

資產股上揚題材,在於其擁有的土地價值若明顯低於現有市值,甚至遭到嚴重低估,加上具有實質資產開發計畫,最能獲得法人青睞。

目前市場關注的資產股題材,首選標的還是在台北市區內擁有低價土地的公司,如台肥、國產等,其次則是鎖定在重大交通幹線附近擁有土地的公司,如剛開工的機場捷運線、第四季將要完工的高鐵沿線、未來三到五年將會陸續完工的新莊和內湖捷運線附近。

相較於握有低價土地的資產股仍受法人青睞,認為值得長抱。許多目前漲幅已大的營建股,隨著個股市值已逼近、甚至超越公司的資產價值,追價買盤已漸趨觀望。六月大漲的長虹、華固、皇翔、興富發等上市營建「新F四股」,是本波營建股最為強勢的族群。在摩根大通看好的十二檔資產股與營建股中,摩根大通點名的資產股漲幅在一五%至四○%之間,而營建股漲幅更達四○%至六○%之譜。預估今年每股可賺超過八元的長虹,漲幅更超過一四四%,首度漲破百元大關。

目前投資營建類股最大的風險是,營建公司帳面上所持有的土地題材將會越來越少,再加上台北地區國有土地釋出計畫暫緩,如果營建類股無法進一步取得土地,未來三至五年的獲利成長將被壓縮。因此投資營建類股,不再只能看題材,還要檢視營建個股目前擁有的土地與建案數目,才能確保未來的成長空間。

科技景氣、中國內需和台灣的地價上揚,接下來,就看你能不能效法巴菲特「用低價買確定」的投資手法,賺這波台股反彈行情。
標籤:
瀏覽次數:15    人氣指數:21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主宰創意時代的六大就業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行銷祕技/弱者的行銷原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