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39666
 中古好男人 廚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說話的藝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夫妻相處之道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說話的藝術
作者: 中古好男人 廚師 日期: 2010.10.12  天氣:  心情:
「說」與「不說」之間,需要極大的智慧與勇氣,要學習能適時的說出一句「得體的話」、能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並且時時提醒自己,說話當厚道,要有口德。                                
  語言,是人類交換訊息、增進瞭解、建立共識和傳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溝通,則是人類最頻繁的社會互動模式。話,人人會說,不過有些人說話大家聽了歡喜,進而有所啟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不忍再聞。所以,一個願意溝通、熱心真誠的人,人生價值觀較和諧、理性、積極,成功的機會也較一般人高。


  說得恰當好處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強調謹慎說話的名言,如「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喪家亡身,言語佔八分」……,但許多人仍然有「話多」之毛病,喧囂吵雜,令人厭惡。有人說:「愈少思考的人,說話愈多」,頗有道理。佛陀智慧深廣,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教示眾生要確立正知正見,有了正見,繼而能正思惟,進一步就能落實正語,遠離口四過──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且能積極地說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合語。能行正語,口業即清淨,不論誦經、持咒、說法,聽者都會信受奉行。

  孔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更是告訴我們說話的時機要拿捏好外,也當察言觀色;該說話的時候,要說;不該說話之時,當三緘其口。「說」與「不說」之間,需要極大的智慧與勇氣,要學習能適時的說出一句「得體的話」、能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並且時時提醒自己,說話當厚道,要有口德。


  善用譬喻,說話更具說服力

  古希臘著名寓言作家伊索,因家境貧窮,年輕時曾在貴族家當奴僕。有一次,主人要宴請許多當時著名的哲學家,命令伊索準備最好的佳餚,伊索一道道的上菜,每一道都是各種動物的舌頭。

  主人大吃一驚,問他:「這是怎麼一回事?」伊索回答:「您要我準備最好的菜,舌頭是傳述各種學問的關鍵,對於哲學家來說,沒了舌頭,也就無法明白表達他們的哲學思想,所以我覺得沒有比舌頭更好的東西。」客人們聽了,都認為有道理而開懷大笑,主人也覺得很有面子。

  第二天,主人又要請客,故意吩咐伊索準備最壞的菜。怎知上菜時,依然是一整桌的「舌頭宴」。主人氣沖沖的質問伊索:「今天你怎麼解釋?」伊索不急不徐地回答:「禍從口出,誹謗、造謠、誣蔑、中傷、挑撥等壞事,難道不是透過舌頭產生的嗎?所以,我覺得沒有比舌頭更壞的東西。」當時這些著名的哲學家,都十分稱讚伊索的智慧。精簡、有力、貼切與恰到好處的絕妙「比喻」,常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亦增加語言的「趣味性」與「吸引力」。


  言出妙語吐芬芳

  多背誦佛經、四書、諺語、以及佳句好辭,既可以提升文學素養,亦可增加說話的內涵,讓人言之得體,言如妙語花香,使聞者如沐春風,欣然信受。所謂「出言須涉典章,談說乃傍稽古」,對於「反覆無常」、「前後不一」的言語一定要避免,更要注意言談中,自己不經意、無心之語,可能帶給他人不必要的誤解。言語談吐中透露著聰明或平庸,人品與風度,若能審慎說話的時機與因緣,用慈悲與智慧的觀照,發揮說話的藝術及技巧,將使說話更具內涵,說者真誠,聞者法悅,真為「善說」。

標籤:
瀏覽次數:72    人氣指數:652    累積鼓勵:2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說話的藝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夫妻相處之道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