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已有4千多名台灣年輕人,到新加坡當服務生、店員。他們和外勞一樣,拿的是最低薪、
最低階的工作准證。當媒體呈現光鮮亮麗的新加坡酒店餐飲、地勤業者到台灣招募人才,
《天下》記者飛赴新加坡,現場目擊這群遠渡重洋「台勞」的真實狀況和心情。
台勞悲歌一:不能換工作、懷孕就遣返
34歲的陳其君和多數人一樣,想要到新加坡「闖天下」。因為台灣薪水普遍偏低,去年5月,
他毅然轉戰新加坡,他在樟宜機場的紀念品專賣店,擔任銷售店員。
陳其君在台灣的月薪約3萬5千元台幣,而今,底薪加上銷售獎金,平均可月入4萬8左右。
但是人到了新加坡,才發現處處受限。「我們一來,公司就嚴重警告,不能在這邊成家立業,」
陳其君苦笑,女性若是不慎懷孕,必須瞞著雇主自行墮胎,或是直接遣送出境。
這就像台灣對待「外勞」的方式。
事實上,這一波奔赴新加坡就業潮中,將近8成的台灣人,都面臨相同的處境。
在新加坡政府的定義中,他們拿的是最低階的工作准證(WP),意即薪資在
2千2百元新幣(約5萬3千元台幣)以下的非技術性外國勞工。簽證效期每次以2年為期。
期間必須每半年接受體檢、不能擅自換工作、不能結婚、不能懷孕,懷孕就必須遣送返國。
根據台星仲介業的估算,這股新加坡就業潮,從2011年約3至4百人,2012年已有上千人,
到2013年竄升超過4千人。短短3年,以10倍速度成長。
「這是相當保守的估計,」世新國際人力資源公司總監周海澄強調。
台勞悲歌二:整套輸出,就和外勞一樣
新加坡與台灣人的巨大薪資差距,造就了這波「台勞」潮。出走的多是二、三線的大學畢業生。
「我曾在1997年到台灣,當時大學生畢業薪水台幣3萬多,和新加坡差不多,」
新加坡仲介業者H先生說。
然而,當他2011年底再度赴台,聽到電視新聞嚷著年輕人22K,他算算不過新幣9百元,
而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卻要3千元(約7萬2千元台幣)以上。
「台灣薪水這麼低?我也不懂,」18年來,從印度、孟加拉、中國引入勞工,
滿足新加坡營建和石化工業所需,他立刻感受到新市場來臨的悸動。
台勞悲歌三:「鍍星」履歷,加分有限
淡江大學資管系畢業,現年30歲的廖英翔,在賓華酒店月薪1千6百元新幣(3萬8千元台幣)。
扣掉匯回家的7百元,以及生活費、房租費、交通費,身上所剩無幾。
「賺錢不是我來的最主要目的,而是想要培養自己在專業領域的能力,」他的目標是打拚到副理、
經理的位置,熬到台灣飯店來挖角。
但光靠企圖心和決心,能不能打破新加坡政府,對工作階層設定的「天花板」?還有待未來驗證。
「你問我學到什麼?」曾在新加坡飯店工作2年半,郭荃雯沉思半晌,
「我滿怕你問我這問題,我答不出來。」返台後,她同樣從基層做起,在南部某大飯店站櫃檯。
她給了個「也許是適應不同文化」能力的模糊答案。
「鍍星」顯然對重回台灣職場的年輕人,加分有限。這樣的現象,對台灣來說,
或許是重重一擊。但更值得深思的是,窮忙又茫然的「茫世代」,能何去何從?
「台勞」也是大家接受的選項嗎?
摘自:《天下雜誌》541期「台勞輸出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