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朋友告訴我,他最近幾乎每個晚上都失眠,我問他為何不去醫院讓醫師診斷,
他只是苦笑說這個症狀,就算是醫生也無法根治,除非自己買的股票谷底反彈,不要再天天跌停板。
原來,他一直都有投資的習慣,不管是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都有涉獵,後來因為報酬率太低,
才會把目標轉向投資股票,只是沒想到一時貪小便宜,為了省成本,
把錢都分散在面額十塊左右的標的,想說買這麼多種產業別,總是會找到有潛力的金雞母。
結果這些股票在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不只成為雞蛋水餃股,有八成的股票更是跌破五元,
直接變成危機四伏的地雷股;不僅如此,因為企業虧損,無論是現金股利或是股票股利都沒著落,
投下去的錢就跟丟進水裡沒兩樣。我聽完這件事不禁搖頭嘆氣,
因為我以為像他這種有資歷的投資人,應該不會犯這種顯而易見的錯誤,
沒想到他仍然存有以小博大的心態,讓自己掉進「投機入市」的陷阱裡。
這種貪圖眼前利益的心態,讓我想起以前公司同部門的助理。與她共事一陣子之後,
我注意到她每天都穿不同的衣服,幾乎沒有重複。我開玩笑地問她家裡是不是賣衣服的,
她搖頭說因為自己都買地攤貨,常常丟進洗衣機就褪色,
或是才穿兩三次就起毛球,只好不斷買新的衣服。
她覺得反正這麼便宜,多買幾件也不算貴,又能常常穿新衣服,所以還是不改買地攤貨的習慣,
但她沒想到的是,如果300元的衣服可以穿一星期,那一個月的治裝費就是1200元,
一年就要花將近1萬5千元,相對來說,雖然專櫃一件衣服要3000元,
但材質跟品質至少都可以維持半年。
雖然有家量販店的廣告標榜「便宜有好貨」,但我要提醒你,一分錢一分貨,
想要抓緊手中的鈔票,你就要有承擔風險的覺悟。況且買衣服需要花時間,
可能還要移動的交通費,像這種容易被忽略的成本,很可能就是讓你不知不覺陷入貧性循環的關鍵。
舉例來說,當你花時間逛街買衣服,在此同時,你的機會成本就是去上進修課程,
增強自己的外語能力或其他專業技能,或者是兼差賺取另一份額外的薪水,
當你以為買到就是賺到,正為地攤貨便宜的價格暗自竊喜時,實際上卻是因小失大,反而得不償失。
只是很少人能夠看透這個事實,不管年紀是20歲還是30歲,
大部分的人還是容易被表面的好處蒙蔽雙眼,完全不知道背後的嚴重性。
我還有另外一個朋友,他最近看上一間市中心的小套房,為了湊足頭期款,
他用盡各種手段來撙節支出,連三餐都作兩餐吃,而且還有一餐固定是泡麵,
我曾經勸他不要過這種不健康的生活,但他為了一圓有殼蝸牛的夢想,仍然照著自己的計畫走。
最後,他順利存到頭期款,房子也過戶完成,結果沒多久,在公司例行的健康檢查中,
發現他的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必須定期到醫院洗腎。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也令他遲遲無法接受一輩子洗腎這個事實。
20歲的時候,你就要學著看清資本主義的本質,不要傻傻地以為隨隨便便就能當贏家,
就算現在你覺得自己得到好處,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就必須為眼前這點蠅頭小利,
付出超乎你所想像的代價。
在CPI不斷成長,通膨永不停止的M型社會裡,與其絞盡腦汁想著怎麼省錢,
倒不如想辦法擴張收入,強化自身的競爭力與消費力。如果你在20歲的黃金時期,
只學會如何省小花大,卻從來沒思考怎麼增加口袋的深度,那麼30歲後,當朋友個個事業有成,
都在盡情享受人生,你卻還得跟路邊小販為了五塊十塊討價還價,
在貧性循環裡載浮載沉,永遠無法全身而退。
(本文作者/狄驤 摘自/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Kenny G / Toni Braxton - That somebody wa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