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曾有過不明原因的「啞症」,
這「啞症」讓我過了一個多星期張口卻說不出話的日子。
突然不能發出聲音的頭兩天,我是驚慌的,但醫師檢查不出原因,
我也只能暫時靜觀其變……
雖然,我不是愛說話的人,但失去了最簡便的溝通方式,倒也困擾。
比方:手機響了,必須就近抓個人幫我代答,告訴對方我現在有口難言;
比方:上街購物、點餐,我必須靠指指點點加上寫字來代替口語傳達;
比方:別人說話,我只能聽、或是寫字回應,兩者,都難免產生互動上的時間落差;
比方:跟不識字的孩子溝通,我的比手劃腳就像在玩兒童遊戲……
但是,幾天後,我開始習慣不說話、甚至愛上不用說話的感覺,
週遭的人也自然而然地接受我的沉默,不以〝孤傲〞、〝冷淡〞錯解。
更好的是:當別人聽不到我說話的時候,
他們會用雙眼正視我、也更用心觀察我的動作和表情來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
當他們發現我無法開口、以為我是聾啞人士時,我會得到更耐心的對待和幫助;
偶而,我還會看到他們眼神中透露的〝惋惜〞……
〈我猜是──〝好漂亮的啞女〞之類!呵呵!〉
張嘴說話是那麼直接又快速,它讓人難以擺脫這個最簡便的表達。
幾日的不能說話卻讓我發現:除了口語之外,還有很多溝通方式,
例如文字、眼神、肢體,而這些,有時甚至比語言優雅、精簡、好用!
同時,當你無法輕易地開口說話時,
你才有機會察覺──我們每天說的,多數都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