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周日 (18日) 報導,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 Juergen Stark 表示,歐債 危機持續增長,是他請辭的原因所在,而現將正式離職,對歐央行公債購買計畫表達強烈 的抗議。
Stark 在 9 月曾表示,他在年底將因「個人因素」離職求去。德國《經濟周刊》( WirtschaftsWoche) 雜誌周日對他採訪,提到歐洲央行對因應債務危機的動作爭執不下, 因而惡性影響政策環境。
他的言論證實,選擇下台離去的真正原因,係對於全球央行間日漸累積的壓力感到擔憂, 不僅獨限於歐元區。自從去 (2010) 年 5 月起,歐洲央行已收購超過 2000 億歐元南歐 政府公債,然而歐元區危機依然沒有平定跡象。
Stark 任職於歐洲央行經濟部門,且對理事會利率決議提供建議,此一職責自央行成立以 來一向由德國人擔任。在德國媒體界,Stark 還有著「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的暱稱。
歐洲央行長期以來,對歐元區產生的問題提出警示,例如薪資太高且房屋價格危險飆漲, 讓部份歐元區國家急速喪失競爭力,這樣的失衡現象,不是央行能夠獨力回天。
他強調指出,歐盟對央行資助政府的禁令限制,是歐元區的部份「基礎結構」所在,「如 果沒有這規則,就沒有所謂歐洲經濟和歐元區的存在」。
Stark 補充到:「市場上各路專家約有 90% 宣稱,歐洲央行唯一方法就是祭出重砲,仿 效美國聯準會 (Fed) 買公債拼經濟的腳步,但他們對於歐洲的體系框架有所誤解。」
Stark 認為,歐洲央行已完成其打擊通膨的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