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76254
 我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長期不吃肉竟早衰失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8種最有益的“難吃”食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作者: 我想 日期: 2012.10.19  天氣:  心情:
別再吃了!!!

知道魩仔魚是「魚苗」後,你還吃得下去嗎?

你吃過魩仔魚嗎?沒吃過很好,吃過的民眾千萬不要再吃了!現在的魚,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還在吃奶嘴的時候,就被當作「魩仔魚」給撈上桌。根據水產試驗所的報告指出,魩仔魚其實是「200多種魚的魚苗」,至今市場依舊買得到;如果繼續吃下去,沿岸漁業可能會完全滅亡。




▲魩仔魚「實質上」是200多種魚苗的統稱!

老一輩的媽媽常說:「魩仔魚營養啊,有豐富的鈣質。」事實上魩仔魚根本不是一種魚,而是「魚苗」的統稱!最早研發出雙拖網捕魚的是日本,但日本政府發現,這種捕魚方式會毀了整個國家的海洋生態,早早就禁止使用。然而台灣卻在1977年大量引進日本的雙拖網捕魚法,大肆捕撈之下甚至還將魩仔魚「外銷」給日本!而台灣的漁獲量,也從1977年開始直線下墜。

海洋作家廖鴻基在與老船長聊天時,聽到老船長感傷的說:「現在的魚仔,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討海討了四、五十年,卻眼見台灣的漁業在最近幾年崩壞,自然感觸良多;現在許多漁夫連還在吃奶的魚苗都不放過。這些魩仔魚是整個沿岸海洋魚類的數量基礎,牠們長大後可能生小魚,個體經濟價值也更高;但是台灣人卻愛吃魚苗,早早扼殺了牠們的機會。




▲一餐魩仔魚就可能吃掉數千條!

「人不吃魩仔魚不會怎樣,但牠卻是許多魚類賴以生存的食物。」根據統計, 一米 杯的魩仔魚,就可能多達5400尾魚苗!如果再不嚴格禁止魩仔魚的販售與捕撈,台灣沿岸很快就會無魚可撈(其實現在也差不多了),真正成為「只有海鮮、沒有海洋」的惡劣國家。如果市場上繼續販售俗稱「魩仔魚」的魚苗、人民也選擇繼續購買,海洋版「寂靜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編按:

我必須說老實話, 廖鴻基 老 師是我 老師,所以我在課堂上聽過的,比這篇文章還要多一些;有雲友提出「網路追追追」的文章來反駁「不該吃魩仔魚」的說法,現在我來針對追追追在最後引用的「漁業署結論」做簡單回應:

http://static.ettoday.net/images/59/d59482.jpg漁業署結論一、魩仔魚是由鯷科、鯡科魚類之仔稚魚組成,並非文章中所稱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

第一個結論,顯然是以「學術上」做區別;然而在現實情況下,人們在捕撈、販賣魩仔魚的時候,是不可能一條一條去分辨的,加上魚苗也沒這麼好分。

因此,就「實質上」而言,魩仔魚的確是兩百多種魚苗的統稱!而這個說法是來自水產試驗所,也不是 廖 老師自己掰的。

http://static.ettoday.net/images/59/d59482.jpg漁業署結論二、該文強調,目前政府已有相關的作法,「目前已輔導相關縣政府公告各該縣轄區海域魩鱙漁業管理規範,規範距岸五00公尺內海域為禁漁區,每年六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為禁漁期。」未來也會逐年淘汰捕撈。

然而日本卻是「早早放棄雙拖網捕撈」魩仔魚,看出差異了嗎?台灣漁業已經快要乾枯了,卻還在「未來逐年淘汰」;等到那個未來真的來了,也不用淘汰了,因為沿海只剩下海帶。

追追追文中還引用「王友慈」博士的說法,提到「吃也不對、不吃也不對」的窘境;不吃居然是因為「對國人的營養需求有影響」。(註:這疑似網路追追追作者自行臆測補充,非教授言。)

記者已經好幾年沒吃魩仔魚了,我還是活得健健康康的,跑 三千公尺 只要十二分半。但是魩仔魚對於其他魚類卻是必要的糧食,文中怎麼沒提到?

人類不吃魩仔魚,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其他魚類缺乏食物來源,卻是會引發危機的。 文中王 博士還提到可以從東南亞進口,真是可怕的說法。問題根本在於:「我們不該吃魚苗!」




▲魩仔魚也是其他魚類食物來源。(圖/翻攝自《菜市場魚圖鑑》)

http://static.ettoday.net/images/59/d59482.jpg關於「魩仔魚」混獲與種類的相關資訊:

這裡我引用部分海洋大學謝豐任碩士論文《台灣地區週邊水域魩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之研究》的摘要做為補充(指導教授正是王友慈),以彌補許多民眾的困惑;下方延伸閱讀有碩士論文全文電子資料,歡迎自行至國家圖書館註冊、參考。

該研究指出,台灣週邊海域的魩仔魚,魚類組成分別會就「時間」、「空間」上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在梗枋、枋寮、萬里及福隆是以「刺公鯷」及「異葉公鯷」最多,淡水與新竹則以「沙丁」及「刺公鯷」的漁獲率較高。台中海域則以「綾鯷」及「刺公鯷」數量較豐。

然後是許多民眾疑惑的「混獲」率,也是「魩仔魚實質上是200多種魚苗」的說法來源;由於漁民在捕撈時,不可能一條一條魚苗去辨別,一定會有許多混獲情形發生。以下是該研究所指出的混獲率與種類:

【混獲率】

淡水海域之月別混獲率:0.84~76.65%

新竹、台中、枋寮及梗枋海域之月別混獲率:0.31~18.77%

福隆及萬里海域之月別混獲率:低於8.49%

【混獲魚種】

淡水海域:狗母魚科、鰏科、鎖管、沙鮻、鰕虎魚科及鰺科。

梗枋海域:沙鮻、鰏科、狗母魚科、鰕虎魚科、鯛科及天竺鯛科。

枋寮海域:鰏科、鎖管、沙鮻科、狗母魚科、蛇鰻科、金線魚科及天竺鯛科。

新竹海域:沙鮻科、鰏科、鯛科、臭都魚科、鯔科及大眼海鰱。

台中海域:鰏科、湯鯉科、鰕虎魚科、鯛科及沙鮻科。

福隆海域:雀鯛科、狗母魚科、鯔科。

萬里海域:鯛科、天竺鯛科、鰺科及鰏科。

至於魩仔魚捕獲方式,通常是以「雙拖網、流袋網」等網具捕撈,其網目大小為 0.2cm× 0.2cm,主要漁獲物為年齡24週,體長 4cm以下之魩仔魚,1977年引進使用。(出處:水產試驗所

http://static.ettoday.net/images/59/d59482.jpg漁業相關延伸閱讀:






標籤:
瀏覽次數:359    人氣指數:3159    累積鼓勵:1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長期不吃肉竟早衰失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8種最有益的“難吃”食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