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72586
 淡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破解一般免費會員的留言數限制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動物園的心理測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孩子吃多睡多易暴怒 躁鬱上身
作者: 淡出 日期: 2008.12.18  天氣:  心情:

孩子吃多睡多易暴怒 躁鬱上身
更新日期:2008/12/18 15:50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青少年突然間歇性出現暴怒、吃多睡多、「想像」父母對他不好、講電話時間拉長,甚至懷疑有人要下毒害他,過一陣子又好轉,可能不只是叛逆,而是躁鬱症發作。
包括台北榮總精神部主任蘇正平等25位精神科醫師,今天一起發表新書「走進躁鬱世界」。台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映雪也表示,躁鬱症患者大約有70%以上都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病,大多數病人回憶起第一次發病的時間,多半都在十多歲就讀國高中或大學階段。
但家長常會誤以為孩子只是課業壓力大、或是青春期必有的叛逆現象,以致於在精神科臨床經驗上,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在首次發病之後的十年,才正式接受正確的治療。
她提醒,若青少年突然話變多、愛跟父母爭辯、愛吃愛睡,過一陣子又恢復正常,一陣子又感覺「怪怪」的,可能不是叛逆,而是生病了,應該到精神科門診就診。
不過,陳映雪也說,早發病代表基因或體質大有問題,因此越早發病,病情也會越嚴重,不過不少年輕患者不把醫師的診斷當一回事,或是擔心吃藥被同學發現,一覺得自己狀況好轉就自行停藥、或在門診失聯,反而會頻繁進出醫院,復發會一次比一次嚴重,情況越來越糟。
蘇東平也指出,躁鬱症患者在未接受治療時,病人的神經細胞會逐漸的萎縮,一旦接受治療,細胞則會像春天的樹木一樣發出新芽。因此他強調,應該將躁鬱症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般,都需要被持續的追蹤觀察。


浪漫劇看多了 真實愛情生活就毀了
更新日期:2008/12/17 15:05


英國愛丁堡一所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看浪漫喜劇會摧毀現實生活中的愛情。
研究人員指出,多數的浪漫電影會讓人對兩性關係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與幻想。看多了,可能會摧毀真實生活中的愛情。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發現許多浪漫電影,如:落跑新娘、新娘百分百的影迷都與另一半溝通不良。因為多數影迷都認為,真愛是不需要言語或其他的溝通。還有不少影迷深信,真愛自有命運安排。
心理研究人員檢視了1995到2005年期間、四十部熱門愛情電影,其中包括「你是我今生的新娘」「電子情書」「二見鍾情」「愛上新郎」「女傭變鳳凰」等,結果他們發現這些電影的主題大同小異,但是專家都認為「不切實際」。
婚姻諮商專家說,很多夫妻都認為,如果對方真愛你,性生活就會完美無缺,兩人之間也不需要言語。但事實不然,真實的婚姻需要不斷的溝通。
研究人員表示,多數人之所以認為真愛不需多言,主要是受到媒體影響,尤其是這些浪漫喜劇潛移默化,讓人以為真愛理當如此。

科學新發現! 埃及艷后是「矮黑人」 還有一口爛牙
更新日期:2008/12/17 14:06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傳說中的絕世美女「埃及艷后」克麗奧佩特拉到底長什麼模樣?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考察各式古文物後,用電腦合成出她的3D圖像,結果發現這位傳說中的美女其實身高不到152公分,膚色黝黑,頭髮捲曲,還有一口爛牙,和一般人的想像完全不同。
其實英國新堡大學在去年也曾展出一枚2000年前的古錢幣,上面印刻的埃及艷后肖像臉大、額頭窄、脖子短,還有鷹勾鼻加上戽斗,實在算不上美女。
不過,經過2000多年的時間,人類的審美觀本來就會改變,因此電影《埃及豔后》的演員就說,人的審美觀總是會變的,所以人們才會在回顧史實或看到肖像時,直說「噁心」。
事實上,埃及艷后先後曾經色誘凱薩大帝和羅馬將領安東尼,而她向來在文獻中都被描述成絕世美女,不過當克麗奧佩特拉掌權時,她的家族已在埃及生活超過300年了,埃及艷后是膚色黝黑的埃及人,而非白皮膚的歐洲人也應該是常理吧!(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何瑞珠)




中研院解開「雜交種不孕」之謎
更新日期:2008/12/17 09:54 【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馬跟驢交配生的騾,為什麼無法生育、繁殖後代?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呂俊毅領導研究團隊,利用不同「種」酵母菌雜交,成功解開不同物種可以交配,後代卻無法再繁殖的演化密碼,證實與雜交種的「種化」基因配對出現互不相容的矛盾現象有關!
 呂俊毅團隊研究 登上《細胞》期刊
  這項研究成果上周五在全球生物學界最頂尖的《細胞》期刊發表後,隨即引起國際矚目,除了被《細胞》引為本期重點論文以外,還透過越洋電話專訪呂俊毅,專文 介紹研究團隊。國際知名演化學者、中研院院士吳仲義以「研究種化機制大半輩子,這篇論文的水準讓我為之亮眼」形容這項研究成果。
 呂俊毅指出,「種」是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同「種」生物可交配繁殖,代代相傳;但不同「種」的生物即使可以交配,生產雜交種,卻無法繼續繁殖後代,例如馬跟驢交配生的騾,就沒有生育能力。
 八十年前,演化學大師Dobzhansky與Muller曾提出可能是因為兩個「種」的特定基因不相容的假說,認為在雜交的子代中,原本兩個需要互動的基因,卻因分別來自不同「種」而無法互動,呂俊毅解釋,這種假設就好像「種A」的鑰匙打不開「種B」的鎖。
 多年來,全球學者都企圖想找出那些特定基因,揭開兩個不同「種」的雜交種無法繁殖後代的「種化」祕密。
 呂俊毅表示,雖有科學家利用果蠅雜交種找到四到五組「種化」基因配對,卻遲遲未解開這些基因配對是如何導致不孕。
 比對酵母菌染色體 發現演化密碼
  我國研究團隊最大的突破在於,利用Sb和Sc兩種相近、但雜交子代卻不孕的酵母菌,比對酵母菌有的十六條染色體後,在雜交種的第十三條染色體,找到關鍵性 「種化」基因配對AEP2和OLI1,這也是全球在酵母菌中找到的第一對「種化」基因,並首次解開兩個來自不同「種」的「種化」基因配對因無法互動而導致 不孕的機制。
 呂俊毅指出,分別位於細胞核的AEP2和粒腺體的OLI1必須來自同種生物,才可以互動運作。但雜交種的第十三條染色體 AEP2來自Sb,OLI1卻是出自Sc,導致AEP2無法控制OLI1產生蛋白質,粒腺體因缺乏蛋白質,就不能生產細胞所須的能量,造成酵母菌無法進行 有性生殖。
 研究團隊認為,不同生物可能各有各的「種化」基因配對,但造成雜交種不孕的原因,很可能跟酵母菌擁有相同的機制。接下來的研究重點將放在證實這樣的機制是各種生物不同物種雜交子代,無法繁殖後代的通則。
 至於這項研究成果是否可以應用在解決人類不孕的問題,呂俊毅語帶保留地說,這是個很好的科學議題。








標籤:
瀏覽次數:103    人氣指數:2703    累積鼓勵:1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破解一般免費會員的留言數限制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動物園的心理測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