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75248
 ★9個耳洞的火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五府千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關公義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三國關羽的事跡(從出生到死亡)
作者: ★9個耳洞的火爆★ 日期: 2008.10.21  天氣:  心情:
關帝是中國民間信仰中一個備受崇拜的神靈,除關帝廟外,不少私人神龕都立有關帝像,每日參拜,祈求關帝保佑。關帝的形象相當統一,下巴掛著長長的美髯,面色赤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左手拿著翻開的《春秋》,右手拿著巨大的關刀,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表現出文武全才、智勇相全的形象,令人望而敬畏。



崇拜關帝的信眾,包括平民、商人、警務人員,甚至為非作歹的黑社會成員。究竟關帝是一個怎樣的神靈,體現了何種價值觀念,滿足了哪些功能,以至不同背景的人都奉其為守護神?



本文試圖從關帝其人及其事蹟、封諡的過程、由關帝引申出來的信念,了解關帝崇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間信仰。



關帝其人及其事蹟

關帝又稱關公,本名姓關名羽,字雲長,原籍蒲州解梁,與劉備、張飛結義後,以恢復漢室為終身志業,成為三國時代蜀國大將。



關羽本為歷史人物,故陳壽的歷史著作《三國志》也記載關羽的事蹟。只是,現時一般信眾對關羽的理解,卻來自明朝羅貫中的俠義小說《三國演義》。比較《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我們可以發現,《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寫,不單明顯地比《三國志》豐富,而且正面得多,這對於推動關羽的神格化,無形中成為一股巨大的助力。



以下,本文將列舉幾件關羽的事蹟,概略了解關羽的為人。



桃園結義

關羽年少時已胸懷大志,心懷家國,喜歡打抱不平。一次因見本縣官員貪財好賄,仗勢欺人,酷害黎民,乃憑一股正義之氣,將縣令殺了,因而亡命逃遁,奔赴涿郡。時劉備正籌組軍隊,關羽與張飛共歸劉備旗下,三人更在桃園結為義兄弟。



三人結拜後,雖身分地位有別,三人的關係卻非比尋常,充分體現結義的精髓。從陳壽在《三國志》中的描述,可見一斑:「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關公的人格與神格》,頁26,轉引自《三國志》)桃園結義是關羽一生的轉捩點,而結義背後所呈現的義氣為先,更成為關帝崇拜的核心主題。



刮骨療毒

關羽一生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中,刮骨療毒一幕可說是最具英雄式浪漫主義的味道,在戰績以外突顯了關羽的英勇剛毅。



話說關羽在戰役中為流矢所傷,左臂中箭,箭上的毒令他每逢陰雨的日子便隱隱作痛。因其毒已入然入骨,軍醫(《三國演義》認為這軍醫是華陀,史書《三國志》則沒有提及)需要為他破臂作創,刮骨去毒,才能根治此病症。關羽於是便伸出手臂,一邊與軍將對飲,一邊任由軍醫治理,談笑自若。



刮骨療毒一事,在小說《三國演義》和史書《三國志》均有提及,而行文簡約的《三國志》更以近百字為此作特寫,可知此事是何等令人印象深刻。



下邳屆降,一宅分兩院

關羽雖堪稱為一代武將,斬殺文醜,過五關斬六將的事蹟更使他威名遠播;不過他卻算不上是百戰百勝的長勝將軍,他也曾有多次戰敗的紀錄。



其中一次,關羽在下邳,為保劉備妻妾,屈降於曹操手下。曹操甚為欣賞關羽,一直想羅致旗下,惟關羽常念及當日與劉備與張飛結義的情義而拒絕之。



關羽被擒,曹操給他一道難題,使他與義嫂同囚於一宅。關羽為保與義兄劉備的情誼,刻意與義嫂保持距離,隔院挑燈夜讀《春秋》,嚴守男女之禮。



自古英雄多好色,不過關羽恪守「朋友妻,不可窺」的信約,為他贏取守禮盡義的好名聲,更成為日後結義關係的典範。



敗走麥城

關羽一生最大的挫敗,在於麥城之敗、荊州之失,而關鍵更是敗之在驕。



當時三國鼎立,孔明力主與吳國孫權結盟,合力抗曹,而這取向亦成為蜀國的基本國策。然而,在向關羽女兒招親作政治婚姻一事上,因關羽恃才傲物,屈辱吳個使節諸葛謹,加速吳蜀國交的破裂,形成蜀國兩面樹敵之勢。後來吳國將領呂蒙、陸遜等人,紛紛向孫權進言,藉攻擊關羽志盈氣驕的弱點,兼以懷柔政策潰散關羽軍隊之軍心,力挫關羽,繼而收復荊州,最後關羽亦因此被敵軍處斬,頭顱被「借花敬佛」地送到曹操手中。



麥城之敗,突顯了關羽其實並非有智有謀,反之,更連驕兵必敗的道理也不能恪守,終至被敵人有機可乘,更連累國家失去荊州據點,實在是他人生的一大污點。



玉泉顯聖

對於關羽的神格化過程,玉泉顯聖一事至關重要,因為若沒有顯聖的事蹟,關羽只能是一個凡人,不會升格而成為被崇拜的神靈。



玉泉顯聖之說,在《三國演義》也有收錄。故事提及關羽英魂不散,蕩遊至荊州當陽縣玉泉山,巧遇以前曾會面過的老僧普淨。關羽的鬼魂大呼「還我頭來」,顯然死得冤屈,死不甘心,普淨認得關羽,遂出言點化,向他解說冤冤相報之理,而關羽亦恍然大悟,皈依而去,後來更於玉泉山一帶顯聖護民。



「我國通俗的宗教思想,凡是神道,多少總脫不了若干的釋道關係,尤其是凡人或物類昇格為神,大多數要經過仙道點化或渡引一重手續。剛愎的關弱,要淨化成神,一定要化除他那一點戾氣,叫他爐火純青,才得滌蕩瑕垢,而超凡入聖。」(《關公的人格與神格》,頁133)



當我們了解過關羽的生前死後的事蹟,我們便有了基本的概念,了解進到關羽神格化的進程。



封諡與神格化過程

中國古時有一種規例制度,用以對死去的人作出褒貶,叫作「諡法」,對象都是與國家社會有重大關係的人物,「上自君主諸侯,下至大臣平民,都由大臣們秉公裁定他生平的德性,用一個或多個能包舉賅括的字眼,作為他的『諡號』。這純然是一種褒貶,與表示官職爵位的『封號』不同。不過諡與封是有連帶關係的,在裁定德性而定諡號之時,若果承認他對國家社會有功績,便由帝王加給他一個爵位榮銜,和諡號連在一起,故合併統稱為『封諡』。」(《關公的人格與神格》,頁147-148)



封諡所用的字詞,一般都有本身獨特的習慣。從封諡的遣詞用字,我們可以看出權力機關對某人的評價和看法。



關羽在漢朝時,追封為「漢壽亭侯關壯繆」,這封諡是由「前將軍壯繆侯」與「漢壽亭侯」兩名號合併而來的,與關羽生前的爵位相若。所謂「漢壽」,其實是地方名稱,位於湖北某處;而亭侯,則為爵位名稱。由於《三國演義》把「漢壽亭侯」說成是「漢」的「壽亭侯」,故有些關帝崇拜的信眾會把關帝稱作「壽亭侯」。從這事例中,我們亦可以發現,《三國演義》對民眾的影響實在非比尋常,甚至可以說,《三國演義》塑造了我們的關羽形象。



「壯繆」中的「壯」,所指的是克亂不遂;而「繆」,即穆,意為執義布德。合起來看,前者是在描寫關羽功績,指他在平定戰事前便已犧牲;而後者則強調他的為人德性以義為先。



從關羽這第一個封諡看來,關羽在漢朝並沒有受到大大追捧,諡號的內容平實無華,只略略帶點稱許的味道而已,使他只能與其他為國捐軀之士同放於忠烈廟。



武神被專崇的年代,大多是國家面對外族攻擊的時期。關羽真正受到統治者的崇祀,始於千年後的北宋末期。當時金兵不斷南侵,北宋江山岌岌可危。宋徽宗認為可以藉著關羽的「忠勇義氣」,激勵士氣和民心,於是在崇寧元年至宣和五年的二十餘年間,三次追封關羽為「忠惠公」(1102年)、「武安王」(1108年)、「義勇武安王」(1123年)。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又加封「壯繆義勇王」,稱「壯繆義勇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英濟王」,稱「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孝宗敕曰:「生立大節,與天地以並傳;沒為神明,亙古今而不朽。」在宋王朝的褒崇下,關羽已成為既能以忠義氣節相號召的人間楷模,又是求雨祈晴、拯救生靈劫難的神靈。



元朝和明朝統治者繼續崇奉關羽。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年),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或稱「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遣使祠其廟。特別留意的是,關羽的封諡加上新元素「顯靈」,表達關羽在神道上的能力,可見他神靈的一面愈來愈被重視。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敕建關公廟於南京雞鳴山,每歲四孟及歲暮遣應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誕辰,又遣南京太常寺官祭。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建關公廟於北京。萬歷十八年(1590年),神宗敕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由王而晉為帝。



萬歷四十二年(1590年),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在這個封號中,強調了關帝掌管人鬼神三界的法力,其「伏魔大帝」一名,更與岳飛的「靖魔大帝」名號並列。到了滿清入主中原後,滿清政府更把與滿人祖先女真族的敵人岳飛攆走,讓關帝獨佔武廟,與崇祀孔子的文廟並列為文武二聖。



「關公既有『三界伏魔大帝』的稱號,大約是在明之季世,先起於民間,並且附有許多神話到處流傳,才由朝廷採納過來,用諭旨加封確定的,由師旅之事而推到守護地方,安撫良善,再由守護而推到伏魔靖魔,鎮守三界」《關公的人格與神格》,頁208),關帝神格的職能愈來愈廣泛,後來更信眾被推崇到成為玉皇大帝之下、眾神之上的「協天大帝」。



清朝統治者對關羽的崇奉亦是有增無已。入關之前已在盛京(今遼寧沈陽)建關帝廟,皇太極賜額「義高千古」。入關以後,清世祖於順治九年(1652年)在北京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關羽父祖三代公爵,並授洛陽、解州關氏後裔五經博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至光緒五年(1879年),更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封號長達二十六字。



滿清政府對關羽如此重視,一方面是由於滿族在入關前已十分欣賞《三國演義》,既視之為兵書,又視之為史書,學習其中的政治手法,藉推崇關羽來拉攏蒙古──因蒙古人在中土之時,早已視關羽如同喇嘛,敬謹奉祀。於是,推崇關羽便如同尊敬蒙古,滿人便在關外多了一位盟友。另一方面,由於關羽崇拜在滿清時代已甚為盛行,故推崇關羽,在政治上亦有拉攏民心的作用;而強調他的「忠義仁勇」,省去「伏魔」二字,則可能因為明朝時國人視外族為魔所致。



後來關羽的封號修訂為較短的「忠義仁勇關聖帝君」,用以描述他的「忠義仁勇」四字一直留,可見這幾個形容詞實為關羽的一貫形象,而其中的「義」更是人所公認。



關帝的不同神格

關帝被視為神通廣大的神靈,受到各階層的廣泛崇祀。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廣泛的信仰,除歷代帝王的褒揚崇封外,明朝《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起了很大作用。



在關羽崇拜極盛的明清兩代,盛傳很多關帝顯靈的故事。大都為佑助官軍剿滅異己或農民起義。如關羽顯靈助戰,使朱元璋在鄱陽湖大勝陳友諒,正德(1506年~1521年)時鎮壓劉六、劉七起義,天啟(1621年~1627年)間鎮壓徐鴻儒起義;清軍鎮壓甘肅蘇四十三起義、湘西苗民起義、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等等,都有關羽顯靈的神異故事。



除了這些協助軍旅平亂的故事外,斬妖除魔、治水患解天旱、救人疾病、起死回生等神奇事蹟,亦時有所聞。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關帝與治水患的事竟連上關係。如果要向上追溯,我們可以從北宋時代關羽故鄉解州盛傳的神蹟發現端倪。當時解梁正值旱災(另有一說為水災),民眾認為是古代傳說的妖怪蚩尤所為。蚩尤性極兇惡,懂得妖術,能呼風喚雨,關羽為解解梁的災情,遂與蚩尤爭鬥並除此大患,於是,關帝崇拜便添上治水患解天旱的一環了。



事實上,中國人理解天上神靈的神道職權,與人世間的朝廷大臣相同,就是各職各位的劃分並不分明,見事便管,不問是否屬於自己的分內事,只要有益於生靈,便無所謂僭越不僭越的問題了。是以當信眾「見證」著關帝的神能愈升愈高,能做到的事愈來愈多時,關帝的身分便愈趨模糊,成為一個跨越不同範疇的守護神了。



話雖如此,如果神靈在其本性上與某些特質關係較密切,信眾的崇拜便不會無的放矢。是以,廣大群眾因關帝的信義耿介,神威凜凜,使妖魔望風而逃,故奉之為驅邪除惡、扶正保民的大神。士人以其忠義正直,又有「山東一人(指孔子)作春秋,山西一人(指關羽)讀春秋」之稱,故奉之為道德偶像,直如仁義禮智信的化身。將士則以其神武善戰,智勇相全,奉之為克敵制勝的武神。商賈又奉之為招財進寶的福神,稱為武財神。



民眾、士人、軍人敬奉關帝,我們很容易理解,但何以商人對關帝也敬奉有嘉?原來,早於唐宋年間,商人階級逐漸成形,由於帝人每每離鄉別井,兼且身懷財物,經商時需靠朋友彼此照應。



「為確保相互的信賴,請一位尊神出來做監護,似是必要的。在宗教氣氛瀰漫的社會裏,絕大多數人都相信冥冥中有神靈監臨人們的所作所為,必要時,還出來執行社會規定的道德律。」(《關公的人格與神格》,頁265-266)關羽桃園結義之事,正好成為朋友關係的模範,故以關羽為彼此立約的守護神,實在是最好不過。



這種監護團體關係的職能,後來更推展到其他結義結盟的關係上,尤其是秘密社團,因任何洩漏風聲之事皆影響到社團的生死存亡。清朝時反清復明的地下組織便是其中一例,這些組織輾轉來到香港,因滿清政府覆亡後,沒有得到殖民地政府的認同,社團失去原來的目標,後來便演化成為非作歹的非法組織。不過,由於這些組織的本質仍是非法的,結義關係仍是十分重要,於是關帝崇拜仍然保留在這些團體當中。



至於香港警務人員崇拜關帝,一方面是因為關帝的剛正不軻的武神形象,另方面亦受到早年部分警務人員同時為黑社會成員所影響。不過當廉政公署成立,警隊經過整頓,加上加入警隊的人愈來愈多受過高等教育,關帝崇拜在警隊中便漸漸退減。



關帝崇拜的信念──義

綜觀關帝崇拜的特色,我們可以發現關帝崇拜最核心的信念是「義」。不過這個「義」我們該如何理解?是儒家所講的「義」嗎?



儒家對義的理解

孔子對「義」的討論並不多,很多時都是以「義」與「利」對揚來解說,例如《論語.里仁》所記:「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便是一例。正如當當儒家學者杜維明所說:「義的原則無論是從道義上還是從實際上來看,與利的原則都是截然對立的。」(《儒教》,頁118-119)



在孔子的脈絡,「利」是指向一些只對自己有益的利益;而「義」則指向予他人有益,甚至可以說,是為他人(甚或更高的原則)的緣故而約束自己對「利」的追求。



相對於孔子,孟子對義的探討便多很多。



《孟子‧告子上》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這意味著相對於「仁」是人的內在實踐,「義」則是人的外在實踐。相近的想法,在《孟子‧离婁上》也可看見:「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



仁義在孟子的思想中,是一對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的念:「仁離開了義,就等於無原則地講愛的情感,這樣的仁無異於婦人之仁;義離開了仁,就失去了道德價值的準衡作用。」(《智者的叮嚀──先秦諸子的生存智慧》,頁113)由此可見「義」事實上是一套實踐內在仁愛的外在道德標準,用以使內在仁愛得以充分發揮。



不過,當「義」這套道德標準變得僵化,化約成一些道德守則、一些約定俗成的道德禮教,不以仁愛為最終目的,則義行、義舉便成為滿足自己利益的工具,失去仁義的本質。



「由仁義行,是自覺自願地按照道義去做;而『行仁義』是把仁作為實現某種動機的手段和工具。」(《智者的叮嚀──先秦諸子的生存智慧》,頁114)當人義無反顧地踐行仁義,內裏便會培養出一股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的浩然之氣;反之,若人把仁義當作手段,則即使做出義舉,也只是一種淺薄的功利主義,與孟子所推崇的浩然之氣毫不相干。當人培養出這股正氣,便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戀進退,思不慮得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關帝崇拜的義──義氣、信義

觀乎關羽的一生,他所呈現的「義」,與孟子所講的義,雖有相近的精神,卻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嚴格來說,關帝崇拜所重視的,是平民百姓口中的所謂「義氣」、「信義」。由於民眾對關帝的印象,多是建基於俠義小說《三國演義》,或由《三國演義》演化出的戲劇、皮影戲、說書人口中的故事,故每每強調了關羽那充滿浪漫英雄主義的俠義精神。



俠義小說中的俠義精神,在關羽的身上隨處可見──光明磊落,慷慨大度,濟弱扶傾,恤危救困;對待朋友更親如手足,休戚相關,禍福與共,肝膽相照,赴湯蹈火而不辭,不計犧牲,見利不忘義,見色不貪淫;面對社會則急公好義,行俠疏財,嫉惡鋤肝,大則安邦定國,小則安撫良民。



在關帝崇拜中,這些俠義精神雖然得以傳頌,但信眾崇拜關帝的用心卻非為俠義精神,而是另有所圖。俠義精神只是監守關係的工具,目的仍停留在私利的獲取。商人崇拜關帝,是利用信義來保佑經商順利;軍人崇拜關帝,是為了建功立業;讀書人崇拜關帝,只為求一官半職;地下組織崇拜關帝,只為了使社團成員不背叛社團;君王推崇關羽,不斷封諡,只為順應百姓,安撫民心。凡此種,皆與孟子所說的「義」相距甚遠,即使每天掛在口邊,也不能使生命提升。



結語

關帝崇拜在中國民間相當盛行,在香港這商業城市,行經商舖,擺放關帝神像的私人神龕更是隨處可見。



民間信仰之所以盛行,必因其扮演著某些社會功能,滿足了民眾的特定需求。關帝在信眾之中,起著維繫團體關係的作用,監護彼此的關係,確保互相的信賴。在國難當前的日子,人心動盪,藉神靈鞏固團體,也起著穩定民心的作用。不過,這些功能是外在的規範,只能算為宗教工具,對提升信眾生命,就如儒家所推崇的生命,這種民間信仰是無能為力的

參考資料
標籤:
瀏覽次數:122    人氣指數:122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五府千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關公義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