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雲南回來後,深深感受到對岸的風景之優美.
朋友問我,下次去大陸想去那兒?
我想都沒想就回答:「杭州西湖」
朋友:「嗯,西湖聽說很漂亮!難怪你會選西湖」
事實上,我選擇西湖當然是因為它很美,而且,我更希望我去的時候是冬天,尤其是下大雪的冬天.
為什麼呢?
因為國中時讀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後,就覺得如果可以去西湖的話,那就一定要下大雪的冬天去.
大家有讀過這篇文章嗎?
「 |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 |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沅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大家還記得嗎?
如果記得的話,能不能告訴我霧淞沅碭後面那兩個字怎麼念呀?
偶還給老師了....(汗)
可以看得出來張岱實在是個很享受生活的人.
也難怪,他們家世代都是當官的,怪不得在大雪的時候,人家都窩在家裡只有他會一個人跑去西湖看雪.
不過,我比較有興趣的是他的後來.
因為當時是崇禎皇帝當家,大家都知道那個崇禎最後把他祖宗的基業給搞掉了還落了個自殺身亡的下場.
在國破之後,家裡當官的張岱後來怎麼了呢?
我查了查,國破後張岱隱居山林,過著潦倒的日子.
在他69歲時幫自己些了墓誌銘,這倒是挺屌的,別人的墓誌銘都是他人代筆,只有他先幫自己給寫好了.
來看看他寫什麼: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褲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50歲之前家大業大,有12種喜歡的東西,這邊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孌童就是俊美的少年,在明朝時期的中國和日本基本上男人是「男女通吃」的.
而且這是一種風氣,放在今天也許驚世駭俗,不過在明朝時期是見怪不怪的哦.
50歲之後隱居到山裡面,只剩下破床和一些壞掉的鼎和琴跟幾本破書,甚至常常沒飯可吃.
可見日子過得相當辛苦.
難怪張岱回想起50歲前的自己,會有如隔世之感了.
人生,真的很難預料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