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所稅復徵, 只是早晚. 股民要有心理準備. 現在先放出風聲, 不出半年~一年大概就會成案. 與其任人宰割, 不如找一些對策因應. 買進穩定獲利的高股息 - 台塑集團/台積電/統一超/電信股, 慢慢領; 賣出賺取資本利得的景氣循環股 - LCD/LED/DRAM/太陽能. 就能在資本利得免稅額度內, 取得最小稅負, 對抗低利率與通膨.
1. 看空金融股 – 有哪個大戶會想要一年內交易實現利得, 達到累進稅率的高點, 就算明明有行情, 台股又便宜? 因此證券營業員/承銷商恐怕要轉行去, 另謀生路. 金融股的手續費/融資利率/借券費/上市輔導案件也會大量萎縮!! 這是不用研究看看就可以想到的結果. 因此金融業的失業率就會上升!! 台灣有將近幾十萬的金融從業人員ㄡ!! 陸銀參股的利多不用來, 馬上被研擬的股市資本利得稅扭曲, 搞到快頻臨失/轉業了!!
2. 股市資金轉進高股息/有獲利公司 – 投資人不想被課最高累進稅率, 可是銀行利息又那麼一點點, 何如? 上次郭婉容部長課稅時, 台灣的銀行定存年利率是現在的好幾倍, 資金還有得逃!! 現在一年定存1%!! 所以, 投資人只好退而求其次, 躲進台塑集團/電信股/台積電/統一超等績優穩定配息股票 – 可以慢慢領, 避掉最高稅率, 兼具抗通膨.
像景氣循環股或有虧損的公司, 投資理應買在狀況最糟的時刻. 可是碰到股市資本利得累進稅率, 買盤力道就會縮減 – 買的到, 將來不敢一次賣獲利了結. 因此LED/太陽能/DRAM/LCD, 就變得更不受投資人青睞了, 股價上漲就會有稅率因素的調節賣壓. 那這樣那些公司如何籌資? 因為景氣循環股籌資沒人敢要, 就算買也要殺價把公司的定價往下調整, 來貼補將來賣出時的資本利得稅負.
所以, 股市資本利得課稅的稅制會導致景氣循環股掉入惡性循環 – 稅制扭曲, 沒有人想買, 公司從資本市場籌不到錢, 更會加速財務狀況惡化. 偏偏台灣這類型的上市公司(LCD/LED/DRAM/太陽能)又很多. 因此開放陸資參股四大行業不用來, 馬上被研擬的股市資本利得稅扭曲, 搞到台廠的無薪假風險又現!!
3. 壓制風險性資本的投入與成功公司的上市, 讓GDP變差 – 既然要股市資本利得課稅, 好的未上股, 不敢上市 – 一上市賣股, 先被剝一層皮. 好公司幹嘛要上市, 讓大股東被扣一大筆資本利得稅? 那創投為何要去投資未上市股, 創造新的產業? 中產階級只能待在大公司賣命/領薪水, 膽敢出來創設新公司? 國民所得帳內的投資項目減少, 政府消費(因為稅收增加)也減少, GDP會變好嗎??
4. 澆熄台灣公司創新/成功的希望, 間接鼓勵失敗的負作用 – 台灣經濟需要新的產業與創新成長動力來帶動島內經濟, 單靠中國, 無法活得久, 可以短暫活得好. 島內的租稅獎勵, 不是這幾年都拿掉了嗎? 促產條例投資優惠稅率越來愈低. 現在又要加上一條股市資本利得稅 – 那台灣公司或新創產業還是別創業成功好了. 道理簡單: 一旦成功, 上市後賣股, 馬上分享過去3~10年蹲苦窯的成果. 這對新創公司的股東/員工也是很不公平的 – 長期投資獎勵變少, 外加一條上市捐. 不是小條的, 是大大一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