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於鏡頭前親口向林口鄉一名小六學生說出「三隻小豬」的故事後,
我才知道完整的「三隻小豬」的故事是:
有三隻小豬兄弟,他們各自為自己蓋了一棟房子。
老大最偷懶,用茅草蓋屋;老二稍微偷懶,用木頭蓋房子;
只有老三認真守本分,紮實打基礎蓋磚造房子。
有天,大野狼來了,老大、老二蓋的茅屋、木板屋都無法承受大野狼的攻擊,
他們只好躲到老三的磚造房屋避難,最後,三兄弟還團結合作,戰勝大野狼!
所以,「三隻小豬」的故事寓意是要人「凡事要從基本、認真去做」。
從小我就愛看故事書,老爸雖無暇顧及我們的課業,卻給了我們一項特權:
就是允許我們到住家附近的書局無限制記帳買書。
即使爸爸願意不限金額地供應我們買書閱讀,
但我還是會盡量利用圖書館或與同學交流的方式來閱讀群書。
我的童年不同於弟妹的就是:他們經常玩山玩水,而我就浸淫書海!
故事和寓言啟發了我對人生和人性的探索,然而這些故事也隨著我的成長而塵封……
之前,當媒體大幅炒作杜部長的「三隻小豬」,我竟──完全想不起這個故事內容!
而今,風波已然過去,這疑團才解!
三隻小豬,嚴格說來只有兩類。一勤一惰。社會上存在最多的,就是懶豬一類。
但是,
每一個家庭、每個社會都需要像第三隻小豬這樣認真、實在的人。
這樣的人在承平時期是完全看不出優點的,
只有危難當頭,他那實心打造出來的堡壘才能顯出作用、庇護周邊的人。
多數人並非天生就樂於當「第三隻小豬」,
但是,卻又害怕身邊充斥老大、老二這類懶豬,
為了自救,才不得不勉強自己──乖乖地扮演「第三隻小豬」。
當第三隻小豬,付出要比別人多,甚至還會被老大、老二當傻子,
非得到空心的老大、老二自食惡果,他們才可能醒悟、才能發現老三的可貴!
可憐的是──第三隻小豬卻得承擔老大和老二造成的苦果!
我們無法祈求人世太平,
不過,如果每個人都有第三隻小豬的傻勁和實在,
即便遇禍,只要兄弟同心,就算大野狼虎視眈眈,也會沒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