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5448
 風信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斷輪迴》第一章佳句摘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是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告別娑婆(二)第二章 真實
作者: 風信子 日期: 2008.02.29  天氣:  心情:


     斷輪迴
告別娑婆(二)

第二章   真實的力量  摘錄


譯者:林慧如   審訂:若水

抉擇能力是囚禁於世界中的你所剩下的一點自由。你能決心正確地去看世界。


    ……好事多磨,《告別娑婆》雖大賣,障礙似乎也不少,這包括了各種大大
小小、有形無形的攻詰詆毀。狀況來臨時,我總是盡我所能地操練寬恕,因我
知道,唯有透過不斷地應用,方能進入「體驗」階段,那也許僅是一絲內在的
平安感,也可能是我已逐漸習慣的某種超乎人意想的玄奧體驗。《奇蹟課程》
說過,以心靈層面而言,我不可能真的受到攻擊,僅管表相看來確有其事。話
雖如此,操練起來還真不容易,有時我還會讓小我牽著鼻子走了一陣子,才甘
願回頭選擇聖靈。這讓我納悶,為什麼我無法時時刻刻活出我鍾愛的《奇蹟課
程》中「
愛內沒有怨尤
2這句話呢?為什麼寬恕用在某些人身上行得通,某
些卻困難重重呢?


    我也知道《奇蹟課程》教過「你如何看他,你就會如何看自己3,我怎麼
看待他人,我勢必會怎麼看待自己,而這最終也決定了我自己的身份,是靈性
或是一具身體。但我仍舊不懂,為何有的時候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會這麼的難?


……


白莎:說到身體,你也知道,你一直思索的「愛內沒有怨尤」這個觀念,正是
化解身體的良方,如同該課所言:


      放不下怨尤,就表示你已忘卻了自己是誰。放不下怨尤,就表示你已把自
己為一具身體。
4


          近日來的寬恕功課讓你嚐到不少苦頭,對吧?


葛瑞:你們明明知道。那麼,到底為什麼寬恕某些人還算容易,某些卻這麼
困難?


白莎:你得記住,人的潛意識裡什麼都知道,它對你每一世的任何一種關係
都一清二楚。你可以把你的生生世世想像成一首舞曲,這一幕你扮演受害者,
下一幕則成了迫害者。這一世是個殺人犯,下一世卻成了被謀害的人,也許殺
害你的正是你上一世所殺害之人。不僅單一事件是如此,人的職業亦是如此。
這輩子是牧師,可能下輩子是妓女,反之亦然。事實上,J兄所救的那名原本
要被眾人擲石致死的妓女(不是Mary Magdalene抺大拉的馬利亞),在先前
的某一世中就曾幫助過J兄。我們一直在變換角色,夢中的某世是警察,下一
世可能成了罪犯。

葛瑞:甚至更糟,成了政客。

白莎:政客有他們自己的心結要解。對他們仁慈點,也是對你自己仁慈。


葛瑞:我在努力了,老兄,成績還不錯呢!以往我每回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從
政者(你知道是誰),我就一把火。只要一想到他是怎麼把我們國家和
整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的,我就有氣,會忍不住跟他對立起來。有一天
,他又出現在電視上,我快要隨之起舞時,突然憶起了真理,決定寬恕
他。正如你說過的,能在節骨眼上憶起真相來,是最不容易的事…


白莎:沒錯,寬恕始終都是一份給你自己的禮物,而非給你認為被你寬恕之人
不論是以形上或形下的層次來看,你都是真正的受益者。雖說每個念
頭都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而你的寬恕也確實能勾起他對真相的記憶
,使他也蒙受好處,但重點是,那個人並不真的存在,我談的是你的心
靈好似分裂出去的那部分。


……

葛瑞:          好了,重回我們「輪迴快餐」的話題吧,你的意思是不是:我之
所以較難寬恕某些人,是因為我早在另一世中認識他們,與他們有些糾
葛,只是在意識上記不得了。我能了解你們所說的輪迴的「表相」,我
們看似在輪迴,其實不然,那不過是一段冗長且荒誕的心識之旅,實際
上我們哪兒都沒去。如同《奇蹟課程》說的,我們只是「
在腦海裡重溫
一下種種經歷而已
5


         我們不過在看著自己潛意識所投射出來的影像而已。這就好比在看電影
時,我刻意忘記那是假的,我有意把它當真,整個注意力都跑到上頭去
,於是,當我漸漸投入劇情中時,可能就會跟著螢幕上的情節起舞了,
但事實上那兒什麼也沒有。螢幕只是「果」,螢幕上的影像實際是從別
的地方來的。若為了要改變螢幕上的影像而去修改螢幕,那只是無益之
舉。後頭藏著的那架放映機才是真正的「因」,我所見的一切實際上都
是源自那兒,但看電影的人卻忘了放映機的存在。


          要想擁有真實的力量,自然得從「因」下手,而非從「果」下手…


阿頓:說得真好。你知道嗎,你有時候理路還挺有邏輯的。


葛瑞:這是你對我說過最動聽的話了。


阿頓:可別跟別人講。


白莎:對了,你也會在你的工作坊中用到這個以電影為例的「因果」觀念。
你的教學以及《告別娑婆》會讓奇蹟學員對這部課程的教誨有更正確
的了解。目前他們當中就有不少人想抄捷徑。倘若你告訴他們,他們
所教的跟《奇蹟課程》所說的不同,他們就給你灌上「基本教義派」
這個頭銜。他們所謂的「基本教義派」即:舉凡認為應當遵照這部課
程的實際教誨之人。要終結這類愚昧的事,你可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你傳遞出的訊息非常明確,讓其他教師不能不面對,因此,他們不能
不配合,否則他們就會看起來不太道地似的。


          我也要恭維你一句:你過去這幾年還稱得上是位修行中人。


葛瑞:沒錯,寶貝。


白莎:由此可知,從「果」下手有多愚蠢,而從「因」(也就是心靈)下手
有多重要,因為心靈才是真實力量之所在。我們會再復習一下,在那
之前,你必須了解
所有棘手的人際關係都是前緣已定,而且是你要來
的。


……


白莎:這場劇再真,也不過跟夢一樣。某些寬恕功課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你
的潛意識記得你們前世結下的樑子,因此你暗地裡打定了主意,這一
世絶不輕易放過他。況且,你藉此來抵制任何放棄「個體性」的可能
,你的小我知道,一旦你操練寬恕,它就沒戲唱了。
每個人都有幾世
以來的各種人際關係,無一例外,而這些記憶全都隱藏於潛意識中。
這正是為什麼,寬恕「恨的特殊關係」遠比寬恕「愛的特殊關係」來
得困難。


葛瑞:要寬恕愛的特殊關係(你的親人、朋友、伴侶等)很容易,只因你愛
他們。但要寬恕恨的特殊關係(你討厭的那群人),可就難了,因為
那群混蛋「不配」得到寬恕。而且你還認為你所珍愛的人「配得」一
切好事,倘若你的親人殺了人,你還會上法庭聲援他,設法為他脫罪
。然而,真實的愛與寬恕絶不會將任何一人摒除於外,它們適用於每
個人,毫不特殊,一視同仁。它們的真實性,靠的正是它們原是一個
整體。


白莎:是的。然而,為了「弄假成真」,你用的一種手法就是將某些身體營
造得比其他身體特殊,為的是要讓你的心能在那些形體上看到罪的存
在,好將自己潛意識的咎投射到他們身上,這也正是你一開始要營造
出他們的原因。只要去算一算你和那些親人投胎過的次數,你便會了
解那些形體其實一點也不特殊。


葛瑞:我到底投胎過幾具身體?


阿頓:上千具。


葛瑞:你們在《告別娑婆》的最後一次造訪中提過,我曾輪迴上千次,但那
數字聽來頗嚇人的。


阿頓:是嗎?你想不想瞧瞧?


葛瑞:什麼意思?


阿頓:坐穩你的椅子了,老弟。接下來的情景會令你震驚。


葛瑞:喔喔,聽起來很恐怖的樣子。


    【註:接下來的情景真令我倒抽一口氣……


          絶對要忠於訊息原意,不可作任何妥協。《奇蹟課程》所講的皆完全
的絶對,我們不想讓兩千年前發生在
J兄訊息上的事,又發生到這部課
程身上。這也是我們回來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幫助世人,包括你在內,
專注於正道上。
我們希望你直言不諱地傳達這些訊息,假使有人批評你與這些訊息,
你要寬恕,然後告訴他們錯在哪裡。你有權「不」保持緘默。


……


《奇蹟課程》是世上唯一一部揭露「意識」的內幕真相之靈修書籍:


      意識,也就是知見層次,是天人分裂之後在心靈內所形成的第一道裂痕,
它把心靈變成認知的主體,而非創造的主體。正確的說,意識屬於小我
的領域
9


          人類認為「意識」非常重要,只因我們希望自己所營造之物具有很大的
意義。於是我們讚頌它、衡量它,並賦予它特殊意義,然而它實際上只
是我們與終極根源分裂的一個標幟而已。它代表著分裂,因為,要有意
識,就必須有一個以上之物,必須有主客二體,必須有自身之外的東西
好讓它去「意識」。於是,二元就這樣取代了一體,虛假不實的象徵性
二元對立狀態於焉形成。


          二元又孳生多元,這一切不過是最初那分裂一念的象徵而已,於是這多
元複雜性又孳生出一片混沌,究其根本,皆源自幾個基本信念,例如匱
乏與死亡,而我們只有在視自己為分裂時,才會將這些信念當真。滿全
之境內沒有匱乏之虞,然而你一旦有了分裂、對立這類信念時,各種光
怪陸離之事就産生了……一旦有了相對的觀念,死亡的觀念就潛進了。
天堂內沒有死亡,只有永生,我們一旦有了相對的觀念,生命就好似有
了對立物,也就是死亡。但實際上死亡並不存在。因此《奇蹟課程》在
導言中說道:


      與愛相對的是恐懼,但凡是涵容一切者是不可能有對立的。10


          能涵容一切者即為真實,不能涵容一切或非圓滿俱足者,根本就不存在


阿頓:《奇蹟課程》提到「救恩」時也曾說道:


      它讓你重新認清那些碎片的完整性,雖然它們在你眼中分崩離析,各自為
政。克服死亡恐懼的正是這個意識。因為分崩離析的碎片必會腐朽滅亡
,但完整性卻是永恆不朽的
11


葛瑞:永恆不朽?我沒印象《奇蹟課程》用過這個字眼。


阿頓:不必大驚小怪。請再繼續。


葛瑞:好吧。「真實的寬恕」回應此虛妄的分裂之境的方法是:否認一切非真
實之物,僅接受真實之物。
J兄在他的《奇蹟課程》中是這麼說的:


      它否定任何不是來自上主之物具有左右你的能力12


阿頓:這段話反映出這部課程的真理:


      永恆不朽之物是凜然不可侵犯的;時空境內之物,則不會産生任何結果…
(下期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113    人氣指數:4713    累積鼓勵:2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斷輪迴》第一章佳句摘錄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是誰?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2-29 19:53
她, 99歲,歐洲,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2-29 19:37
他, 54歲,台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