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瑞信證出具台股策略報告,台灣股票市場歷史經驗顯示,台股的股息殖利率對股價的表現,通常是效率較低,造成高股息未能在公司宣布後立即反應在股價上,主要是投資人偏好在除息前幾天買進股票,等除息後再出脫。這樣的操作模示使台股的高股息個股,在股利公布後未必能立即反應在股價上,台灣的公司大都在七至八月除權息,但一直要到除權息前的二至四周才會公布確定的除權息日期。
瑞信證偏好台灣的高股息殖利率,目前投資組合共遴選11檔組合分別為:群光 (2385) 股息殖利率6.61%、長虹 (5534) 股息殖利率7.2%)、元太(8069)股息殖利率7.27%、遠雄 (5522) 股息殖利率9.76%、宏達電 (2498) 股息殖利率7.8%、華固 (2548) 股息殖利率7.89%、光寶科 (2301) 股息殖利率7.53%、閎暉 (3311) 股息殖利率7.1%、台橡 (2103) 股息殖利率5.44%、緯創 (3231) 股息殖利率5.64%、啟碁 (6285) 股息殖利率5.53%等。
瑞信證過去的操作經驗顯示,投資人在除權息前的六至八周持有高股息股票,通常依策略性交易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報酬,也因此,瑞信證偏愛高收益的股票,在市場波動時,同時兼具防守和股價的活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