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先生去逝了,今天要參加他的告別式, 人真的很脆弱,記得前一兩年就聽說, 清交大的教授,早逝的比例很多, 大都在五六十歲就去逝, 同事的先生,是交大的教授,子女都才唸大學, 有時候,對於生死的事,不是說要畏懼, 而是要認真的看待,既不輕慢,也不害怕. 希望學姊可以堅強起來,加油喔. %%- 學姊先生的告別式,是龍巖辦的,非常的莊嚴隆重, 但是,主要的還是她先生的實驗室學生, 非常細心的協助她籌備這次的喪禮, 坦白說,能夠讓學生在告別式中那樣哭泣的, 這樣的老師,真的是十分的令人崇敬, 在現在的教授中,可說是不多. 學姊的大兒子在祭父文中提到他與父親的互動, 從一同彈鋼琴唱歌,人格的養成與亦父亦友的角色, 令人深刻動容.尤其在他講述他父親對他說的話: 一個人做事情,在現在或是十幾年後的對錯評價, 不一定是一樣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做決定的當下, 你是否清楚自己做此決定的"理由"為何? 只要知道理由,那麼無論對或是錯,都可以無悔. 講的真好,一個這樣的父親, 相信兒子一定可以承繼父親的善, 縱使英年早逝,也應可以稍感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