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近期市場傳言iPhone 5將採In-cell嵌入式觸控,並對F-TPK 宸鴻(3673)營運有不利影響,昨天法說會也有法人提出,客戶採用In-cell觸控面板後, 宸鴻還有沒有機會提供客戶唯一一段貼合服務,宸鴻並未給予正面回答,但凱基證券分析 師郭明錤於iPhone 5 In-cell的研究報告中指出,iPhone 5不僅幾乎已確定採用In-cell 觸控技術,且宸鴻恐怕難取得iPhone 5 In-cell貼合訂單。
郭明錤認為,蘋果為製作更薄的iPhone,勢必透過減少觸控玻璃與一層光學膠(OCA), 才能達到整體觸控面板減少0.4~0.5mm的目標。此外,因面板廠商可在Cell階段便先行與 表面玻璃貼合,此舉將大幅度提昇貼合良率,因此宸鴻的貼合優勢將不在。而若觸控面板 流程都發生在面板廠商端,則觸控面板製作時間則約3~5天,大幅縮短既有iPhone 4S觸控 面板所需的16天,對蘋果管理供應鏈的效率將有明顯助益,因此蘋果無道理再走頭路,將 In-cell貼合訂單釋給宸鴻。 昨天宸鴻法說會因應In-cell的衝擊提出看法,包括積極開發TOL、G1F等觸控技術及應 用市場,尤其強調TOL觸控面板其實也可以達到同樣的薄度,且適用性、產品規格、成本 結構都優於In-cell,可以帶給客戶更多選項。也對於假使In-cell導致營收流失,宸鴻認 為2012年下半年Win 8上市後,將會帶動一波新的觸控需求、新的NB、平板電腦類產品需 求,足以消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