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1094
 megi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個無聊宅男宅女的情人節對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2008新概念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讀"燦爛千陽"
作者: megie 日期: 2008.03.14  天氣:  心情:
而儘管生命充滿苦痛與辛酸,但每一段悲痛的故事中都能讓人見到微弱的希望曙光。

這本書的書名是來自一首有關喀布爾的詩
十七世紀波斯詩人Saib-e-Tabrizi
在參觀喀布爾之後的作品: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
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喀布爾是那樣美麗的城市
無情的戰火卻帶來了毀滅與災難
在崩壞與重建之間
永遠無法彌補的 是失去至親的哀慟憂傷
玻璃碎片在爆炸聲中飛散開來
片片映照著彩虹色的燦爛陽光
耀眼的光點灑遍了喀布爾的藍天
飛舞著墜落著
血淋淋地扎刺著每個人的靈魂
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一切被戰火吞噬
只剩下記憶零落的殘片
拼不出未來


如果注定要面對悲慘的命運,我們該將何去何從?

生長在台灣這麼富裕,幾十年沒有戰亂的地方,這個世代的年輕人
我想是無法想像那種那幾十年歷經戰火的生活!
在這麼自由的時代,你無法想像還有女人外出時必需穿著布卡(全身被布包裹著,只露出有紗網遮著的眼睛)
還必需有男性親屬陪同的社會!

沙文主義下的產物,私生女瑪黎安被隔離著長大,沒想到因為自己小小的心願卻導致母親自殺,
更讓自己被迫遠嫁給一位40歲的鰥夫鞋商,從此過著不斷懷孕、流產、懷孕、流產郤又得不到
自己的小孩的悲慘的日子。
20年後,出身中產家庭、受過良好教養的15歲少女萊拉,在戰火中失去所有的親人,為求生存,
不得不也選擇嫁給瑪黎安性情乖戾的丈夫。兩個女人相差了19歲,對於愛和家庭的概念大不相同,
但兩人的命運卻因為戰爭、喪親而交纏在一起。

在共同歷經了丈夫的凌虐之後,她們不但情同姊妹,甚至更如同母女般相互依存,
在貧困的生活裡找尋相知相惜的樂趣,最後瑪黎安還犧牲了自己扭轉了萊拉的人生道路。

戰爭、政局交替、貧富差距、男女的角色地位....
每每在最悲慘的情況下,又透出些許曙光,叫我們不能失去編織夢想的能力。
瑪黎安與萊拉,在作者的文筆鋪陳,乍看之下,過著不同生活,儼然是兩個不同世界的女性,
沒想到卻因為一次意外,從此命運卻交叉在一起。
看著想著這兩人,我相信這世上還有無數個瑪黎安與萊拉,或許境遇不同,但所保有的那份堅毅和愛情
一定也同時在各個角落創造著不同的故事。

作者以感人至深的力道,描繪了阿富汗女性在砲火、飢餓、暴虐與恐懼之下,如何絕望地忍受煎熬苦難,與命運搏鬥,
以及她們如何憑藉著對家庭的愛,勇敢地犧牲自我,而最終,也是愛,或者說,是對愛的記憶,支撐倖存者勇敢活下去。
這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心碎的故事,關於一個殘酷的年代、一段不可能的友誼和永遠無法毀滅的愛。

生長在民主國家享受自由習慣的人,很難想像光是一張臉能不能揭露於世竟然是阿富汗婦女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掙扎。
這本書在描寫「阿富汗婦女的悲哀,他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作者用婦女題材來點出「自由」的可貴,
在阿富汗這個國家,女人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自由,他們生活在強烈性別歧視的環境中,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無論他們是否接受或者心甘情願。
標籤:
瀏覽次數:98    人氣指數:2878    累積鼓勵:13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個無聊宅男宅女的情人節對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2008新概念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4-01 00:31
他, 82歲,高雄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8-04-01 07:26]:

台灣的女生們很獨立吧!
女權也算有受到重視!
所以呢!
現在要來看看台灣的男人都在做什麼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