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宏達電短期營運烏雲密布,外界傳出,宏達電7月營收僅有250億元左右,較6月營收減少16%。由於看壞宏達電今、明兩年營運,花旗、摩根大通、麥格理等3家外資券商,已率先將宏達電目標價調降至1字頭,摩根大通更一舉調降到只有160元,持續對落難的昔日股王落井下石。
雖然宏達電在法說會中,持續強調為了迎接未來的成長,公司會持續投資、尤其是關鍵成長市場,不過宏達電短期營運卻烏雲罩頂。
宏達電今年營收最低點為1月份的166億元,在One系列開始出貨帶動下,3月營收隨即衝上308億元,4月營收更一度站上310億元,但受到One系列聲勢雷聲大雨點小影響,此後即反轉向下,並因此調降第2季財測。
宏達電預計將於下週一(6日)公佈7月營收,外界傳出,宏達電7月營收恐怕只有250億元左右,不僅較6月營收減少16~17%,也是今年以來的第3低水準。
受到宏達電營運狀況不振,宏達電相關供應鏈廠商也笑不出來,據了解,目前只有位速對宏達電訂單狀況較為樂觀。
位速今年上半年並未承接宏達電太多新品訂單,但據了解,宏達電預計在9、10月間,公佈多款新產品,包括螢幕尺寸達5吋、解析度達1080p的四核心新品在內,共達4、5款新產品,而有別於過去宏達電高階產品多以一體成型金屬機殼為主,今年第4季上市的新產品多採用塑膠機殼,而且已下單給位速。
另外,宏達電在週五公佈第3季營運預估後,11家外資券商已陸續公布最新報告。由於宏達電預估第3季營收700~800億元、毛利率25%、營利率7%,均低於預期,多數外資將宏達電評等維持在賣出或不如大盤;而在目標價方面,不少外資調降宏達電目標價至200元左右,而花旗、麥格理、摩根大通,更率先將宏達電目標價砍到1字頭,其中又以摩根大通的160元最令投資人怵目驚心。
年初,外資對宏達電持股高達5、6成,但隨著宏達電營運不如預期,最近半年外資累積已賣超近12.5萬張,目前外資仍持有宏達電約42%股權,然而在多家外資券商調降宏達電評價後,是否將帶動進一步賣壓,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