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在我生命中佔有極大份量,以文字和愛戀對象溝通或記錄生活見聞、思想,已成為日常不可少的動作,同時,也在無意間留下了見證……
●風花雪月的過往,讀來讓人汗顏,卻也是無法抹滅的人生足跡,無須否定!於是,選擇「愛寓」這個私密、令人放懷的角落存放舊作,並以此追憶青春。
青春之作──青青邊愁
四月初去台東一趟,看見陳的姊姊──一個智能障礙的廿多歲女孩。
是吃午飯的時候才跟她照面,陳事先跟我說了約略,我問:她怕不怕生人,陳說:只恐生人怕她。要我作好心理準備。
怎樣的一個年輕女孩?
初見她,我仍不免驚了一驚。自助餐盤橫放在她瘦弱的腿上,佝僂的身子緊縮在客廳的角落,顯得單薄而孤絕。那双空洞無神的眼睛,不時向我投來茫然的目光,口中間或傳出幾個似乎不具意義的單字。在她拉扯衣服和那一頭亂髮的時候,整個人有著奇異而不乾淨的感覺。我有些無措,陳遞來一個諒解的苦笑,卻讓我更加不安……
在客房小睡,她逕自開門入室,手中握著一把梳子和一面圓鏡,我楞楞不知如何,連忙叫喚陳,陳說這是她對我示好,讓我對鏡梳妝,我向她微笑道謝,但不知她懂是不懂。
臨走時,她伸出一双蒼白萎縮的手向我,握在手裏軟綿綿,那一刻,我仍害怕她的「特殊」、無法接受她的異常。想到這兒,不禁為這鄙俗的心態感到可恥。他們原是一群生存能力極低、必須給予更多愛與關懷的人,然而,又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怯於伸出一雙友善的手幫助他們、照顧他們?這個社會到底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苦難和無奈?
因為無知,所以無邪?那樣單純、明淨,又帶著一絲悲涼的人生雖然蒼白,卻也不染塵埃,比起汲汲營營的芸芸眾生,何嘗不是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