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研發一項新的癌症標靶治療技術,以「金奈米棒」複合藥劑,結合「近紅外光」照射,讓癌細胞存活率大幅降低30%,提高癌症治療效果,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德國先進材料》期刊,列為今(2012)年7月份的封面故事。
成大化學系特聘教授葉晨聖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裡利用肺癌細胞做實驗,證實在相同劑量下,金奈米棒複合藥劑比單純用抗癌藥物,讓癌細胞存活率降低30%,葉晨聖教授說,金奈米藥劑就像是個膠囊,表面包覆一層具有孔洞的二氧化矽,產生孔洞可裝填化療藥物,外層再用有療效的「雙股DNA」當蓋子包住,讓藥物分子在輸送過程不會外漏,也避免副作用,在食用金奈米棒複合藥劑後,配合對人體無害的近紅外光照射,讓「雙股DNA」的蓋子打開,藥物才釋放出來,讓藥物直接對癌細胞進行治療,不但提高治療效率,也大幅降低藥物副作用。
這項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可依不同疾病需求裝載適合的藥物,目前已著手申請臺灣及美國兩地專利,未來還將研究如何將抗體與複合藥劑結合,並持續進行動物試驗、人體試驗,希望能提高癌症的治療成效。
圖為:成大化學系特聘教授葉晨聖(左二)、成大校長黃煌煇(右二)等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