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乾燥根莖,夏季當莖上的節盤顯著突出,並略帶紫色時採挖,除去泥沙,曬後炕干,再去鬚根、雜質,洗淨,切薄片,乾燥備用。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開郁燥濕等功效。中醫藥理論認為川芎「辛香走竄而行氣,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頭目而祛風,下入血海以調經。並外徹皮毛,旁通四肢,為血中之氣藥」。故常用於內服,主治頭痛眩暈、風濕痺痛、胸肋刺痛、跌打腫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寒痺痙攣、癰疽瘡瘍以及產後瘀阻腹痛等病症。
川芎既為婦科要藥,又系治療頭痛良方,尤以療理風寒、風熱、血虛之頭痛著稱。現代醫學科學研究發現,川芎提取液對抑制白血病細胞有一定作用;藥理學研究證實,川芎製劑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對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綠膿桿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擴張冠狀動脈,增進冠脈流量,緩解心絞痛,並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內酯有平滑肌解痙和抑制腸肌、子宮收縮等作用;川芎製劑還具有抗放射線作用。
以川芎、綠茶葉、杭白菊各3克,用沸水沖泡當茶飲,可作為風熱頭痛的輔助治療;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四味中藥配伍),水煎取汁服用,具有補血調經之功用;當歸15克、川芎9克,荊芥穗4克(焙炒微黑存性),水煎取汁服用可治產後血暈;川芎9克,細辛、白芷、決明子、白菊花各5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服用,適用內寒頭痛等症;川芎9克,細辛、川烏各5克,元胡、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可止婦女痛經;川芎9克,元胡、香附、五靈脂、蒲黃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常用於閃挫跌損和慢性肝炎、肝膽疾病所引發的脅肋疼痛。
川芎也是多種中成藥的主要成分,比如常用的益母丸、人參敗毒丸、十全大補丸、再造散、柏子養心丸、越鞠丸等中成藥均含有川芎。取川芎、紅花等量,水煎取汁服用,有助於鼻咽癌化療的敏感性。
但川芎為血中氣藥,辛溫走竄而行氣,在使用中應注意辨證與禁忌,凡陰虛火旺、下虛上盛、肝陽火盛、年邁氣弱、氣逆嘔吐、月經過多等均應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