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增值新話題
另一個投資新亮點是回到資產增值的角度,這一周漲幅最大的個股,是大家最不注意的大洋塑膠,最近股價從一九.八五元大漲到二八.八元,大漲的原因是中和廠土地變更獲准,將加速開發。大洋的中和廠有一萬六千坪,民國五十五年取得,原始成本只有一一四四.七萬元,雖然大洋本業不賺錢,但這塊土地將給大洋極大想像空間。
最近黑松宣布將出售微風廣場旁停車場一三四五坪土地,底價是五七.八八億,黑松已是老牌資產股,過去股價都在十幾元,○八年海嘯一度跌到八.三元,如今在資產題材發酵之下,像原先中石化主力盧燕賢把重心轉到黑松,也讓黑松穩穩站在三九元以上,股價形成了一個長多格局。
資產題材股惦惦漲一段
一直以來看空台灣房地產的國泰人壽被迫進場買地,這是不是房地產的另一個轉機點仍有待觀察,除了壽險大戶買地外,最近南山人壽在台中買地,興富發也南下砸下五七億,以每坪二三○萬買下高雄美術館第一排土地,讓高雄房地產又吹起一陣春風。
從壽險公司及房地產公司獵地的迫切壓力來看,很多擁地自重的台灣資產股,其實更加炙手可熱,除了大洋、泰豐、廣豐股價上漲,很多資產有開發價值的資產股,籌碼都出現極度沈澱狀態,像是南洋染整最近底部有出量,南染上半年淨利六一四二萬元,EPS○.六八元,算是獲利不錯的公司;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南染三重大有街有四九○○坪土地,目前房地產發展火熱的蘆竹有一.七二萬坪土地,對照九億股本,南染的價值自然欲小不易。
最近紡纖的強盛、鋼鐵的勤美、機電股三洋,股價緩步上漲都有資產的影子,甚至貼底已久的中視,這是蔡衍明入主的公司,一方面電視是有價值的產業,眾家財團兵家必爭,即便有錢也買不到;另外,中視南港廠有四五七七坪土地,有耐心的人,可以等待中視未來開發的價值。
目前台股量縮,若外資縮手,不再大買,那麼台股空間將十分有限,此時只有籌碼集中的借殼股,以及資產潛力雄厚,籌碼都在大股東手上的資產股有較大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