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彭淮南近期喜事連連,除了成為全球唯一的9 A總裁,協商近2年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也終於拍板,自合作備忘錄簽署日起60天內,各自完成相關準備後生效,換句話說,最快10月底國銀就可開辦人民幣存款、匯款、兌換業務;彭淮南親自宣佈這個喜訊,雖然謙虛的不對自己打分數,也不談有關「9A總裁」及明年是否續任的問題,但欣喜之情溢於言表,「9A總裁」真的是交出名符其實的漂亮成績單。
據金融界人士形容,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之所一直無法簽署,主要是因彭淮南堅持人民幣清算業務應該全部「拉」回來台灣做,而不是比照「香港模式」,因此,透過不斷的協商,彭淮南更親自跟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交換意見,終於在明年任期屆滿前半年,交出兩岸貨幣清算這張成績單。
在兩岸各自完成準備工作後,預計最快在今年10月底前,國銀就可開辦人民幣存款、匯款、兌換業務;在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國人可以直接做人民幣存款,及投資人民幣相關理財商品,不必再透過香港、大陸進行。
在企業部分,以往無法進行人民幣貿易或投資結算,需要支付更多手續費,在機制建立後,可直接進行,降低匯兌風險,及節省手續費支出。
在銀行部分,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後,DBU(外匯指定銀行)可開辦人民幣存款業務,開發人民幣理財商品;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DBU相互拆借人民幣。
金管會也表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將立即讓銀行業開辦人民幣業務,吸收人民幣存款,另外,人民幣匯款、證券業與保險業人民幣業務,也將同時開放。根照金管會的規劃,開放項目將包括人民幣基金、債券、境外結構型商品、保單等。
在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9A總裁」彭淮南為兩岸金融往來樹立重要里程碑後,央行下一個目標,就是是爭取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央行認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可產生效益包括,增加兩岸經貿活動可使用的幣別,提升廠商資金調度之靈活性。有助於政府推動「發展具兩岸特色之金融業務」計畫,包括金融機構辦理人民幣業務、發行人民幣債券及提供人民幣計價商品等。允許海外金融機構參與,有利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央行指出,台灣地區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具有多項利基,央行說,兩岸貨幣管理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人民幣清算行,建立人民幣兌換與回流機制,為人民幣離岸市場之拓展奠定重要基礎。
央行強調,兩岸經貿活動及人民往來關係密切,兩岸貿易額每年高達1000億美元以上,也是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另一重要利基。
央行表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拓展,還有賴業者長期的努力,例如積極推動人民幣存放款及其衍生的業務、發展人民幣資本市場,及設計理財商品等,以擴大市場規模,台灣地區人民幣離岸市場才能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