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17835
 =友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道德重整運動如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柯文哲騎自行車日記4/1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輕」「重」之間必須調整
作者: =友情= 日期: 2013.06.06  天氣:  心情:
人間百年筆陣─台灣是「一半對一半」的社會——
「輕」「重」之間必須調整
《人間福報》2013/1/7,p.5。作者: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一)「一半對一半」
二○一三年的台灣景氣會逐漸脫離谷底,但是兩黨的對立、某些輿論的唱衰,看不出有改善的跡象,就像不少西方民主國家,台灣仍將陷入「家不和,萬事難興」的困境。
當前台灣社會所出現的現象,可以「一半對一半」來形容。財富分配是「貧窮對富裕」,兩岸關係是「交流對限制」,公共政策是「政府對市場」,年齡分配是「銀髮對年輕」,產業發展是「傳統對科技」。
借用狄更斯的譬喻,台灣有二個:善良的台灣與私利的台灣、智慧的台灣與愚蠢的台灣;台灣有二面:光明的台灣與內耗的台灣、前途擁有一切和前途一無所有。
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當然是使台灣走向和諧、安定、幸福。你和我此刻能做些什麼?
(二)「輕」與「重」的倒置
我認為此刻阻礙台灣進步的還是「觀念」—那看不見、摸不著、卻根深蒂固的想法和偏見,尤其是對「輕」與「重」看法的倒置。
在「一半對一半」的社會中,當然不是算術上的五十對五十,而是指總有一股力量與另一股力量相持不下。因此,每一個重大政策都會僵持,每一個芝麻小事都有爭議。試列舉當前流行的八項「重」與「輕」:
1.重保護、輕開放。
2.重補貼、輕納稅。
3.重價格、輕價值。
4.重數量、輕品質。
5.重表面、輕實質。
6.重當下、輕千秋。
7.重指責、輕責任。
8.重私利、輕義務。
如果這種「輕」「重」失衡持續,那就惡化了台灣壞的一半:內耗、平庸、自私;同時磨損了台灣好的一半:善良、付出、分享。
就在這一時刻,台灣得到一項國際評比的稱讚。英國《經濟學人》在「二○一三的世界」專刊中指出,評比了八十個國家的主客觀指標後,做了一個二○一三全球「出生幸運國」的排名。前三名符合大家的看法:瑞士、澳洲、挪威。台灣名列第十四,優於傳統五強:德與美(均十六名)、日(二十五名)、法(二十六名)、英(二十七名),也優於所謂金磚四國:巴西(三十七名)、大陸(四十九名)、印度(六十六名)、俄羅斯(七十二名)。
因此台灣人不必太自謙及太自卑,在二○一三年台灣出生的嬰兒是相對地幸運。
(三)福利好因為付稅高
上面八項之中所輕者(從不肯「開放」到不盡「責任」)必須調整。要透過各種方式:從道德勸說到訂定政策,把現代社會的個人義務、社會進步、企業責任與永續發展做比較合理的組合,例如:人人要很周延的健保;人人要很好的教育;人人要很方便的捷運及交通;人人要很好的退休年金及退休制度;但是人人都不肯分擔改革 後調漲的費率、費用、成本,形成了一道逢「漲」必反、逢「改」必反的銅牆鐵壁。不論哪一個黨執政,都缺少「社會福利可以增加,虧損不能增加」的堅持,「自私的一半」永遠占上風。日本、美國、希臘等國的巨大財政赤字提供了可怕的實例。
我一再指出:除了要補貼低所得及弱勢團體外,台灣人民必須要付較高的稅。北歐社會的好福利,來自人民的高稅率,而非政府的高虧損。如果「肯負擔」的「一半」能占上風,台灣才有機會變成真正有品質及幸福的幸運之地。
心有戚戚焉!
支持王緒醫生的寧靜革命!
親愛的同胞,你好!
我向你呼籲請你支持我的寧靜革命。我現在發起一場寧靜革命,假如你讚同,你就幫我把這個電郵轉發給你的朋友。越多越好。假如你反對,就不麻煩你。我們來看看台灣到底還有沒有希望,有沒有公理。
假如50%以上的人認為我是對的,願意幫忙我,起碼我們有了多數,我們有機會創造歷史。假如大部分人認為我是錯誤,不願意幫助我轉發。我也死了這條心,我知道我太自不量力。
台 灣現在需要我們人民自己幫自己。因為沒有人可以幫我們。我發起自覺運動。這個運動有兩點。第一,我要求自己有道德,就是我要誠實、純潔、無私、仁愛。第二 點,當我一個指頭指別人要求別人的時候,別忘了有三根指頭指自己。我要先自我要求。假如你同意這個自律公約,就請你轉發給你所有的朋友,讓大家都來參加。 假如你認為無聊。就不麻煩你。
我希望你不嫌麻煩。這個國家是你的,是我們的。還有我們的下一代。


父親節與母親節都是源于西方的節日,但人們對于父親節的慶祝活動遠不如對母親節那般重視和熱鬧。雖然如此,父親在家庭的重要角色、以及爲子女付出的巨大心血却不能被一筆帶過。因此,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本報特別邀請一些愛主至深、事業有成的模範父親談談教養子女的酸甜苦辣,以記念他們對家庭默默的無私奉獻。

王緒醫師,來自臺灣,現任紐約法拉盛、長島立即門診中心主任醫師。王醫師對推動健康飲食教育不遺餘力,定期開放診所向廣大社區民衆提供免費健康講座,享有良好口碑;王醫師還有寫作恩賜,曾先後向各華文媒體投稿或接受采訪幷借此分享基督信仰。王醫師現育有一女、一子。

建立和睦相愛的夫妻關係:教育子女的基礎
在談子女教育前,王醫師首先提出建立和睦相愛的夫妻關係的重要性。他說,夫妻同心營造恩愛和諧的婚姻是教育好子女的基礎,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對孩子進行完美教育的溫床。因此,在立志做一個好爸爸前,要學習如何做一個好丈夫,這是每位弟兄成長的必修課。

說到婚姻,王醫師把它歸納爲五個階段。首先是的蜜月期:新婚不久,夫妻二人仍沉浸在蜜月期的喜樂中。其次是困惑期:時間久了,由于夫妻都以自我爲中心,開始爲一些鶏毛蒜皮的事情而爭吵,覺得生活在一起很麻煩。緊接著就進入了爭吵期:夫妻雙方時有熱戰,有時陷入冷戰。

很多夫妻在爭吵期中選擇離婚,導致家庭的破裂。但倘若夫妻都能在神面前破碎自己老我的樣子,去學習謙卑自己、彼此接納對方,就能找到一起生活下去的理由,從而順利度過爭吵期,而進入和解期。

在和解期中,夫妻雙方能更加互相瞭解、彼此諒解,幷真正爲對方著想,二人真正合爲一體。之後,婚姻就進入到美滿期,夫妻二人開始從「忍受」到「享受」婚姻、享受人生。

王醫師坦誠,孩子處于成長階段時,家庭已踏入婚姻美滿期的很少,大多數的子女都是在困惑期、爭吵期中長大,因此孩子往往成爲家庭爭吵的最大受害者。他盼望有志當個好父母的夫妻們能用心營造美滿家庭,讓孩子在充滿和睦、關愛的家庭中成長。

父親角色的轉變:從嚴父到慈父
王醫師又談到現代家庭裏的父親角色已和傳統完全不同了,過去是「嚴父慈母」,現如今則變成「慈父嚴母」。以王醫師爲例,由于平時在外爲事業打拼,沒有太多的時間管教孩子,所以他在家就扮演了慈父的角色;而嚴母的角色則有妻子擔當了。

所以,現代很多的父親逐漸褪下「嚴父」的面紗,也如同傳統的「慈母」一樣帶著笑臉對待孩子。他認爲,身爲現代的父親對于自己在家庭中的全新角色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好父親要剛柔幷重
王醫師還進一步指出,雖然從嚴父變成了慈父,但幷不代表父親要溺愛孩子、放任他們成長;作爲一個好父親要學會「剛柔幷重」,才能撑起家庭、教導好兒女。

比如說,孩子在身心靈成長階段很容易受到世俗墮落文化的誘惑,所以父親在子女剛懂事時就應教育他們何爲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免得他們將來誤入歧途。王醫師說,在這些方面,父親絲毫不能馬虎,要表現出「剛」的一面,即父親的威嚴。

自從孩子剛剛懂事起,王醫師就教導他們「三不政策」:絕對不能自殺;不准碰毒品和烟酒;杜絕婚前性行爲。從結果來看,這些「政策」在子女幼小心靈産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幫助他們心靈健康成長。

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順著他們的興趣、特長去培養
很多美國第一代華人父母要求强迫子女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父母考慮到子女的「錢景」,强逼他們放弃自己喜歡的專業,去選擇高薪專業。但王醫師提醒父母要尊重子女的個性發展,注重他們的興趣和才能方面的培養,讓他們在寬鬆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同樣身爲人父、作爲第一代新移民的王醫師非常理解父母的苦心,但他開導廣大父母們說,「第一代華人父母爲了在美國立足發展,不得不區就自己做一些不喜歡的工作;可是我們的子女——第二代移民同樣爲了賺錢而扼殺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就太可惜了。」

所以,王醫師非常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特長,不但不會强逼他們做不喜歡的做的事情,反而會鼓勵他們培養自己的興趣、施展自己的才華,不讓他們抱憾終身。

王醫師也知道很多時候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有時孩子喜歡的專業「錢景」幷不看好,而「錢景」看好的專業孩子幷不喜歡。遇到這樣的情况,王醫師認爲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只有順著孩子的發展去培養才是對他們最有益處的。

王醫師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相比很多父母强迫孩子選擇醫生、律師等高薪專業,王醫師非常尊重子女的興趣和意願,讓他們自由選擇。他的子女從小就對音 樂産生濃厚的興趣,但搞音樂往往沒有「錢途」,薪水低、較難維持生計,即便如此,王醫師依然尊重子女的選擇,幷給予最大的支持。

現在王醫師的女兒轉行進入醫療事業,幷成爲耳鼻喉科住院醫師;兒子大學畢業後,在紐約市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主要幫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讓他們重拾人生的希望。

忠告:健康的身體源于健康的飲食習慣
王醫師的子女不僅非常孝順、且事業有成,令很多父母羡慕不已。但他同時也道出自己在教育子女的憾事,希望將來的父母能吸取教訓、避免走彎路。

在王醫師看來,好的身體是吃出來的,吃對營養不生病;很可惜,當子女小的時候,他沒有意識到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放任孩子偏食一些肉食、油炸品和百 米白麵等垃圾食品,結果造成營養失衡,體重過胖;等到把正確的飲食觀念傳授給他們時,爲時已晚,畢竟飲食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因此,王醫師定期開放診所向廣大社區民衆提供免費健康講座,特別呼籲家長們能從小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讓身體健康成長。

凡是見到有孩子的父母,他總不忘提醒他們讓孩子多吃純天然的健康食品,如蔬菜瓜果、五谷雜糧,少吃葷食、高熱量的油炸品和垃圾食品,儘早培養他們健康的飲食習慣。其父親心腸顯露無遺。

父親與子女多溝通: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法寶
作爲過來人,王醫師不忘告誡年輕的父親平時多抽一些時間和子女多溝通、多談心,教導他們何爲正確的生活態度,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關係。他說,父親與子女多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法寶。

他理解作爲一家之主的父親因爲在外打拼賺錢而十分忙碌,「但無論有多忙,都要拿出時間陪孩子。」特別是年齡低于6歲的孩子的父母更要管教好孩子,與他們作好關係;否則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力日益减弱,等到那時再補救,恐怕「亡羊補牢,爲時晚矣」。

如果已錯失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該麽辦?對于這些父母,王醫師還是給他們送上了「後悔藥」——多爲他們禱告,把他們帶到神面前。「其實,解决的方法總是有的,只不過父母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王醫師最後盼望父母們儘早多花心思教育孩子,以免日後走彎路。
標籤:
瀏覽次數:236    人氣指數:836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道德重整運動如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柯文哲騎自行車日記4/13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