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02427
 ㊌~太陽神的女兒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電影原聲帶~~迷宮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如何防止職場精神病?
作者: ㊌~太陽神的女兒 日期: 2013.06.24  天氣:  心情:
2012-11-14 天下雜誌 510期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795



在日本,勞工自殺造成的損失,相當台灣四分之一GDP。企業員工健檢都只檢查身體,員工的心理健康誰來顧?





韓國,連續第八年,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自殺率第一。日本,十四年來,自殺人數年年破三萬。而台灣,企業員工罹患憂鬱症、過勞死和自殺事件也不算少。


日本早已成為各國勞動安全政策的學習典範。


去年底,厚生勞動省擬訂勞動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規定在二○二○年以前,所有企業都有義務,對員工進行精神狀況檢查,以確實掌握勞工精神健康狀態。


還在國會審議中的這項修正案,將原本僅五○%企業需要做的事,變成所有企業的義務。並把全國六百萬家中小企業,統統納入。


修正案明訂,企業實施每年一次員工健檢時,也得做精神壓力測試。厚勞省有一份包括疲勞、焦慮和憂鬱等項目的簡易壓力檢測表,供施測參考。


過去,厚勞省根據『下一代育成支援對策推進法』,規定員工人數在三○一人以上的企業雇主,必須向所在地的勞動局,提出「行動計劃」,營造讓員工兼顧工作與育兒的工作環境。


去年四月一日起,擴大到一○一人以上的企業,也比照實施。


到今年七月止,一○一人到三○一人的企業,有九六.九%、總計近七萬家,乖乖提出行動計劃。


這一連串措施,其來有自。


每年二六○○人自殺


日本因精神疾病請求職災補償的件數,從一九九八年的四十二件,到二○一○年,暴增為一一八一件。創歷來最高紀錄,十二年成長二十七倍。


厚勞省統計,日本每年因憂鬱、過勞而自殺的上班族,達兩千六百人。因此產生的醫療支出,及勞動力損失等社會成本,一年高達十一兆日圓(約四兆台幣),相當於台灣四分之一的GDP。


○六年起,日本政府施行自殺對策基本法以來,每年花上百億日圓防治自殺。自殺人數已逐年下降,顯示已見成效。


自殺率全球第一的韓國,精神健康對策,更普及社會各層面。


由於學校及職場,均面臨激烈競爭,導致壓力產生精神疾病的案例增多。韓國保健福利部,要求明年起,韓國民眾全面接受精神健康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一生十九次精神檢查






韓國『二○一一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一四.四%的韓國十八歲以上成年人,曾有過一次以上的精神疾病經歷。但其中,僅一五.三%,接受醫院治療或專家諮詢。


報導指出,未來韓國人從小學入學前開始到七十歲,總計一生當中,將接受十九次精神健康檢查。


除了憂鬱症是共同項目外,不同年齡層有不同檢查重點:幼兒和青少年側重注意力缺陷過動(ADHD)、網路成癮;青壯年則是壓力、自殺、酗酒;六十歲以上高齡者,重點在壓力、自殺傾向。


韓國實際的做法是,由國民健保公司,根據對象年齡郵寄問診表,受檢者填妥表格後寄出,由健保公司評估。


在台灣,有規模的企業,幾乎都會定期給員工做健康檢查,但都只管身體,不管心理。最近兩件職災認定案,暴露出勞工心理健康受到忽略的問題。(編按:立即檢測》你的心理健康嗎?)


去年十月,台塑化一名員工自殺,被勞委會鑑定為,執行職務所致之職業病。燿華電子一名員工,以罹患憂鬱症為由,申請精神疾病職業傷病給付,歷經波折,最終鑑定獲准。


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處處長傅還然表示,○九年,勞委會修正發布「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傷病審查準則」,及「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參考指引」。將精神疾病納入職業病種類表,說明台灣已有機制可以引用。


比起日、韓,動輒每十萬人有二、 三十人自殺的高自殺率國家,台灣自殺率逐年下降,去年為一五.一人。自殺連續十三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年起退出榜外。


然而,勞委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受理案件卻有增加趨勢。


今年迄九月底止,受理四十八件,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因工作壓力引起的精神疾病或自殺案件,有十件,佔二一%。


傅還然表示,新版職業安全衛生法,增訂雇主促進勞工身心健康之義務。未來,臨廠醫護健康服務的企業,將由現行三百人以上,逐步擴大到五十人以上的企業。


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會是蠻進步的法規,與國際相比並不遜色,」傅還然說。



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隆正表示,根據去年以來,支援南科園區診所駐廠經驗,發現精神健康議題漸趨重要,但投入的資源卻很少。


黃隆正建議,未來健檢項目中,也該有一套心理篩檢,以建立個人基本身心健康資料。


一來,可以作為日後身心變化的數據參考。二來,可用來參考為員工安排適當職務,例如失眠者的輪班調整等。


黃隆正語重心長地說,以公共衛生的角度,心理健康檢查、心理衛生支援,也該視為員工福利。


「雇主應該體認到,這不是花錢,而是可以讓員工生產力增加,對公司是正向的,」黃隆正說。


勞委會傅還然也強調,雇主應調整心態,「面對問題、接受事實、妥善處理。」對這些有適應障礙、需要協助的員工,應給予適才適所的工作安排。


EAP降低離職率


目前,企業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實施EAP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成立專屬單位,或引進外援方式,提供工作、生活和健康等諮詢協助。


台北捷運、台積電、統一集團、IBM、台灣日立等企業都有類似措施。根據美國就業諮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的成本效益研究顯示,公司每花一美元在EAP上,可帶來三美元的成本節省效益。



以台灣IBM為例,○四年實施EAP以來,三年內,員工離職率從一○%降為八%。


奇美醫師黃隆正直言,除了企業雇主努力,政府應檢討法律面和執行面。從各層面促進,和國家競爭力息息相關的國民心理健康。
標籤:
瀏覽次數:310    人氣指數:10810    累積鼓勵:525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電影原聲帶~~迷宮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