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17835
 =友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將永遠不會得上癌症!請全部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叫人難忘的事~農村老伯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天下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陳大姑
作者: =友情= 日期: 2013.06.24  天氣:  心情:
發一崇德的創始者-『陳鴻珍』女士。道親尊稱為『陳前人』、『陳大姑』。

一貫道陳大姑前人,諱鴻珍,字瑩如,道號元貞,天津市人。生於民國十二年(西元1923年),尊翁鳳鳴公生前曾任天津商會會長,樂善助人,創辦『恤黎會』每月救濟孤苦貧病百姓數十人,萱堂顏氏相夫教子,淑慎溫恭,大姑前人有二弟四妹,家庭極為和樂美滿;大姑幼年即秉承父親「孝廉、仁愛」之庭訓,耳濡目染,遂培養慈憫助人之胸懷。大姑前人距民國九十七年(西元2008)元月六日成道,享壽86歲。
大姑前人在天津身為金枝玉葉之千金小姐在十九歲求道後的三年間,即看破紅塵,一心效法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終身奉獻給道場,刻苦耐勞,救渡蒼生。大姑前人帶領發一崇德道場整整一甲子,接受種種的錘煉,綻放生命的光芒,歷經許多的艱難困苦,譜成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偉大聖蹟,大姑前人一生效法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生命的內涵,以永不休息的菩薩示現人間,大姑前人一生為宏揚大道,為渡化眾生奉獻生命,大姑前人付出的大愛,天人共讚,受到各界推崇,一生修辦的精神與作法,堪為道中之典範,是我們後學效法學習的榜樣。
崇德道場能有今天豐圓的基礎,除了天恩師德加被,眾仙菩薩諸天神聖護佑、白水聖帝大德護持之外,就是因為有一位永不休息的活菩薩,大姑前人的孕育與領導,對崇德眾後學來說,恩同再造,難以回報。
大姑前人焚膏繼晷日以繼夜,終日栖栖皇皇、風塵僕僕的來往各地,說法渡眾、苦口婆心成全道親,一天當作三天用,積極渡化眾生。她老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念念是眾生,處處為後學,永遠不辭辛苦,永遠不怕勞累。她老時常提醒後學:「老師仙佛對我們太好了,老前人太慈悲了,我們不能忘恩啊!」大姑前人一生道範行誼,可說是真心不二、慈悲喜捨,無怨無悔,至誠不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姑老前人二十五歲時,正逢道長選拔人才開荒台灣,她老遂於民國三十六年抵台,然因水土不服而返鄉治病,仍不忘救世宏愿。翌年,再度追隨白水聖帝韓 道長來台開荒闡道。從此兩岸斷絕,從此以道場為家,自立自強,歷經層層考驗,突破千魔萬考,披荊斬棘,蓽路藍縷,至誠感天,仙佛慈悲無限助力,由斗六崇修 堂立基,逐漸建立起雲林、彰化、台北、台中、苗栗、高雄、台南等七大道場。回想大姑前人西元1948年二度來台,父母弟妹在天津大沽口送別,她老跪別父母 淚濕衣襟,久久不忍離去,心想父母年事已高,弟妹年紀尚小,此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與父母家人團聚,父親雙手緊握大姑前人的手說:『孩子!陳家能出妳這麼一位修道子,這是我們陳家的福氣,到台灣受苦妳一定要忍耐,一定要為陳家祖先爭氣!』她老到台灣因語言不通,隔年又河山變色,兩岸阻隔,親人音訊全無,大陸接濟斷絕,經濟陷入困境,大伙兒生活非常艱難,且官考連連、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但大姑前人緊記父親臨別之言,稟著堅定的信念-「那裏需要,就往那裏去」,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深刻鑿痕,不因生活艱辛而喪志,永遠追隨韓老前人(也就是成道的白水聖帝),一起做麵條、饅頭、包子出售來維持生計。從小生活在富裕環境中,第一次吃盡苦頭,但大姑前人心中一直謹記著父親的訓示:「天下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使她在堅困的環境中克服障礙,仍不忘使命和理想。
一心向道, 勉力向前、絕不退轉。她老常說:「人生沒有衝不過的火焰山」,大姑前人忍辱負重、不畏艱難、愈挫愈勇,以感恩之心悲智雙運突破層層考驗與困局,一步一腳印,緊追師尊師母天命,歷經許多的辛酸血淚,終於邀得天心,獲得天上人間的肯定。大道在台灣大開普渡,並由台灣開展到世界各國,無遠弗屆,求道者絡繹不絕,道務蒸蒸日上,蔚為今日發一崇德海內外豐圓的大道場,也是以她老的聰明睿智與慈心悲愿,而開展出道場前所未有的大氣度與大格局。
大姑前人強忍思親之痛,由斗六開始散播愛心的種籽,將對父母的孝思轉而投入發揚孝道精神,感動了許多浪子回頭,重建無數溫暖家庭。大姑老前人孝思不匱,效法父親成立恤黎會的精神,在台灣先後成立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光慧五個文化教育基金會,以提倡節孝精神頒發獎學金,鼓勵學生進德修業,各基金會均曾多次獲選為教育部推行社會教育有功團體;她老又襄助白水聖帝韓道長創辦埔里光明仁愛之家及信義育幼院等公益慈善事業,以造福人群;尤其各大專院校學生 受其精神感召,投入修道辦道行列者成千上萬,在各學校成立素食伙食團即有一百多所,造就許多人才。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她老人家以儒家思想化導群 生,關懷弱勢團體,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站起來。故無論慈善救濟、濟人利物、公益環保、文化志工等志業,都自然的應運而生,與人為善,善與人同,藉此舉與社 會廣結善緣。
大姑前人帶領發一崇德開創道務由農村發展到都市,由傳統邁向現代化,更由海內傳到海外各國,崇德道場近三十多年來的迅速蓬勃發展,質與量與日俱增,可說都是肇因於大姑前人的慈心悲愿與高瞻遠囑,及恆誠堅毅的大決心與大勇行。
大姑前人認為,知識份子是時代菁英,亦是興衰的關鍵,攸關國家建設與發展,道場中為了道務宏展,更要有優秀的人才,如有知識份子的投入,將會促進永續發展與永續傳承,大姑前人明確認為都市人文薈萃、人才濟濟,為道務發展不能只留守於農村社會,固守於傳統辦道模式,而應勇於開創,積極引渡知識份子及各 界賢達之士,因此,從西元1968年開始,大姑前人發心開荒台中與台北學界。
她老人家五十餘年來極力提倡孝道,並且親自宣講孝道。許多大專院校學子聆聽之後,莫不深受感動,紛紛效法她老行善、勸孝的精神,她老的慈心悲愿感動諸天仙佛萬仙菩薩的搭幫助道,雖然官考不斷,但學生求道一波接一波,發心修道辦道者,更是比比皆是,如同天兵天將下凡,為幫助大姑前人宏揚大道,使道務更蓬勃、更成功,不久各處道務明顯成長,在修辦精神上,力求「學、修、講、辦」四好。一年復一年,前人在修辦理念拉動力行「建立國際化的修辦人生」,在德行涵養上實踐「內德─溫良恭儉讓,外德─恭寬信敏惠」達成五輔之德,對坤道尤其注 重「坤範四德」,對乾道要求「理直氣和,得理且饒人,確實做到心誠、氣和、色溫、辭婉」的涵養。
崇德道場也因此由雲林、彰化擴展到台北、台中、苗栗、高 雄、台南等七大道場,從此不分老中青少、士農工商,人才濟濟,奠定了發一崇德可大可久的穩固基石。
西元1976年,大姑前人更在仙佛助緣下,開啟了海外傳道弘法之聖蹟,首站是開荒日本,但因語言與文化差異,渡化成全不易,幸有大姑前人的大仁德大 勇行,不避辛勞,忍辱負重,大愛無限,感動日本道親,深切體認天命可畏與道之尊貴,始能發心修道辦道,才有點線面的擴展,也才有今日東瀛道務發展之盛況。西元1977年開始,機緣成熟,另創道務新局的一頁,續有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門等地也陸續開荒奠基發展道務,接著更跨過太平洋將大道傳到美國加拿大,甚至歐美諸國,如今已遍傳五大洲數十個國家。
大姑前人非常重視忠義精神,她老認為現代化社會必須有強大的護持團隊,因此在道務運作上採取集體領導、整體帶動的模式,實施忠義字班聯絡機制,發揚關聖帝君忠義精神,號召大家要萬眾一心、齊心合力,期望大家集眾人之智為道場大智,集眾人之力為道場大能,集眾人之德為道場大德。忠字班公心一片推動道務,濟弱扶傾,無為的付出;義字班成全道親要有情有義,才能廣結善緣。她老亦深刻體認道場要穩固,需要社會界、學界、青少年界同步發展,缺一不可,三界聯繫一元化,大家緊密結合成一體,大家同心同德,道場才能傳承永續,也才能由平安道場邁向標準再達模範,大姑前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救渡眾生永不停息,護持師尊師母天命,直到永遠。她老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念念是眾生,上邀天心,下合人意,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自勉,念茲在茲廣培道場人才,期締 造可大可久的慧命傳承;因此,大姑前人期勉大家佛規禮節要嚴謹,要做到三清四正,做個標準的修道人;人人標準,道場就達標準,甚至還要勉勵自己如活佛師尊所說的:「達標準,不稍歇息,為模範再接再勵,立標竿傳承永續。」
從鄉下走到大都會,從農村走到學界,從國內走到國外,建立了國際性道場的道務,現今道務國際化,社會多元化,要有全方位的服務與成全,需要有更多的 人才,大姑前人常言:才不才各有其才,每個人都是仙佛老師撥轉來的,都是乘願來的,因此一定要發掘人才,培育人才,更要善用人才,道場人才愈多愈好,如能 讓每個人適才適所,則道場將更有推動力,更有發展力。活佛老師說:「人要盡其才,才要盡其職,職要盡其能,能要盡其用。」所以,大姑前人為我們規劃出十組 分工合作的機制,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都有行功了愿的機會,同時為了使人才能更上層樓,好還要更好,用心規劃,因應宏道的需求,她老針對社會界、學界、青少年界的人才,因材施教,普設五年進修班,冀望每位道親都能體認聖道宏恩,充實道學、立志發心學道修道辦道,繼師志、承師德,以發揮生命真意義,創造人生最高價值,讓大愛遍灑寰宇,讓大道宏揚傳遍世界各地。
她老為使年青人修道不受到委曲挫折,乃積極與各組線前輩為一貫道合法化而努力,終於民國七十七年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嗣後對於臺灣省分會及各地支會的成立及運作,積極指導,提攜後進不遺餘力,並襄助張老前人培成,推動世界性的會務發展。且對各組線不吝關懷協助,深受愛戴敬重。大姑前人大慈大悲,不畏風霜、不辭舟車勞頓與日夜顛倒之苦,每年飛往海外各地,宏法利生、說法渡眾,所到之處,仙佛搭幫顯化助道,道務宏展,她老睿智無私無我,認為海外道務要宏展,必須落地生根,不能靠台灣人力與物力,因此她老一再提倡,本國人辦本國事,本地人辦本地事之原則,其深意是要讓海外道場能獨立運作,開荒者只是從旁給予協助指導,如此才能造就當地的人才,道務也才能真正宏展。誠如前人常感恩地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師尊師母天命領導,諸天神聖、萬仙菩薩打幫助道,老前人大慈大悲,再憑自己一股真誠的毅力。」
大姑前人以身示道、以德服人,為建立「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締造道場可大可久的規模、制度,不遺餘力,她老認為應以平安道場為基礎,建設發展成標準道場,進而為模範道場,她老為砥礪後學年年提出精神指標,具體而微,指導大家修辦方針,她老認為道場要傳承永續,必須道場社會化、修道生活化、辦道現代化,人人齊家修道辦道,人人都能正知正見,學修講辦行樣樣身體力行,使人才成長茁壯,終能擔大任辦大事,期勉後學才德智兼備,成為道場中流砥柱,崇德眾後學如能效法大姑前人修辦精神,矢志建立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必能創造永恆不朽的白陽聖業。才能道援天下,救渡眾生永不休止。在台灣定居近六十年,前人早已把自己當作台灣人,講道時常引用台灣俚語,還時時提醒道親,「要根留台灣,人才與錢財一定要回饋台灣社會」,因此她老在十二年前便立下遺囑,把名下的房子與財產全部捐給基金會。
大姑前人自幼慈心本具,蒙受尊翁 承恩大帝之薰陶,恤孤憐貧,濟弱扶傾,不遺餘力,來台開荒,不管環境順逆,急公好義,不落人後,五十多年來,不論多少痛苦與挫折,都在前人的堅強意志下忍耐、突破與接受,對社會苦難總是關懷倍至;在道場宏揚儒家綱常倫理五倫八德,勸孝專題到處宣揚,苦口婆心六十年來不曾間斷,不知感化多少人子,造福多少家庭,近二十年來,大姑前人在台灣由北到南成立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及光慧等五個文教基金會,每年領發節孝勵志獎學金,鼓勵單親清貧學子,勵志向學,舉辦成年禮,勉勵青年知道長大成人,應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近十年來更大力推廣親子讀經教育,勉勵大家向聖人學習,舉辦數十場身心靈健康講座,道德勸說挽化人心以淨化世人心靈,成立許多大專院校崇德志工團隊,深入民間社區,幫助弱勢團體,長期輔導國中小學生之課後學業,讓社會國家能更安定、更祥和,此外也成立了發一崇德慈善基金會,推動社會慈善傳承韓道長的心願,續辦光明仁愛之家及信義育幼院,做好老年人的安養與養護、 憐孤育幼的慈善義舉,為老安少懷盡一份心,為社會盡一份力。
綜觀大姑前人的一生,以大智大仁大勇的精神,實踐慈悲喜捨的大行,幫助師尊師母老前人肇建發一崇德寬廣豐圓的大道場,也完成了大姑前人自己立志下 凡,所要達成的使命,如今使命完成,功圓果滿回天繳旨,從何時開始的臨凡降世,至今成道回天正式回歸佛的本位,今天大姑前人的永別,是悲歡離合的景象,也是生離死別的必然,崇德眾後學難以掩抑的悲痛與不捨,久久在心中,難以釋懷,在哀慟不已中,更直接的失去依靠,怎不令崇德後學們心中惶恐,驚慌不已。然而您老始終勉勵後學們,要堅強的走下去,要承擔要負責任,因此崇德後學們絕不懷憂喪志,眾後學將悲痛化為力量,謹遵您老的叮嚀囑咐,決不讓您老再操心,叩請 您老安心放心,更叩求您老隨時鑒臨示導,使您老的後學們更優質,更成長、更茁壯,以更宏展的盛況,將道場永續傳承。
您老一生慈悲喜捨的大行,如今的告別正是送佛回天歸位,儘管不能再見您老的慈容,但眾後學將可得到您老永遠的庇祐,前人您老的大恩大德,難以回報,您老的慈示訓勉永記心頭,前人啊!眾後學們永遠感恩您老,永遠懷念您老,您老一生行道,示現給後學們,真修真辦真行真成的道風行誼,正是道成天上、名留人 間,千秋萬世、俎豆馨香,德潤萬邦、道行千秋的典範。
菩薩「不休息」的理由:大姑常說:「當我在病痛、不如意、身心最脆弱的時候,總會有兩個我出現:『假我』總是向『真我』說要請假,但是『真我』不答應,所以我只有繼續跑、繼續辦,不能休息。如果有人問我,成功經驗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只有堅持到底。我沒有什麼好自豪的,近六十年來,我對師尊師母、對道場始終如一,未曾改變過,這 就是我的經驗。」
菩薩心存大悲,不捨眾生,只要有眾生一絲一毫的苦痛,都是菩薩自己的苦痛,也只有深入眾生的生命,方能體其苦之深、痛之切。是菩薩以智慧湧出,源源不絕,目睹眾生各種牽執掛礙的煩惱與悲苦,菩薩有能力,提各種法藥來治癒眾生的各種病痛。但是病雖治癒,眾生卻很快就會忘卻曾經受過的苦痛,因而再度生發各種新的苦痛…如此輪迴不斷,痛苦不止。所以菩薩必須運用各種智慧,進入眾生的苦痛,並且治癒他們的苦痛,徹底拔除他們的苦根,如此苦心造詣,循環不已…。故「悲智一體」是菩薩的本性,「重發心愿」是菩薩的精神,「永不休息」是菩薩的原則,只有不曾稍歇,普渡之後,繼續普渡,如此才能接引更多更廣的眾生踏上彼岸。
做為後學者,也只有志願修道辦道,須存濟世胸懷,振作精神,日新又新、實踐篤行、以身作則,使上天之大道發揚光大,使世界眾生均沾法雨而有欣欣向榮之氣,如此方和乎「不休息」菩薩的精神,救渡眾生,以達世界太平,方不負菩薩的教誨之恩。
她老在世時,一天作三天用。曾對學界的道親說:「你們這些講師、點傳師,都是天兵、天將,要來幫助我啊,幫得我愈幫愈忙。這句話是好話呀,有忙不完的事兒,辦不完的道,我自己也不敢稍有懈怠。我每天辦一場叫浪費生命;一天辦兩場叫休息;一天辦三場叫正常;一天辦四場、五場叫加班…。我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我要報答父母對我的鼓勵成全,我要努力追天命,幫助老前人,以報答師尊、師母聖德。」於是大姑天天在為眾生而加班、打拼,為了眾後學有操不完的心,開不完的會,設不完的班,辦不完的道,講不完的話…。菩薩念念眾生、身心不願休息的行誼,讓人看了激動得五內滾燙,發出效學菩薩的沸騰熱血,以思報答前人的恩德。
直到丁亥年的歲暮(民國97年01月)大姑成道回天。老母敇封「不休息菩薩」。六月下旬,南海古佛又奉母命,帶「不休息菩薩」聖靈在日本道場與眾道親結緣,並親釋「不休息」的理由:「元者乃為萬本之始,聖德廣被;亨者乃萬物之長,生生不息;利者乃萬物之遂,潤化蒼黎;貞者乃為萬物之成,日月相繼。元、亨、利、貞為萬物宇宙之始、長、遂、成。蓋一切之天地包羅,如日月星辰,輪轉無息;如川流涓涓,淵源流長,無老、無終、無休、無息。如菩薩之愿行「慈、 悲、喜、捨」,無歇、無止、無盡,此乃謂「不休息」也。故而元貞,其信、愿、行、證,堪為不休息菩薩也。」元貞,是大姑的道號。從南海古佛的解釋中,可以瞭解大姑慈悲喜捨的愿行,是與天地相和的,天地無始而菩薩無終,天地無息而菩薩也無盡。所以不休息菩薩是從無始以來,就不曾停止過其信愿行證的功夫!在這個過程,菩薩所成就的眾生因而成聖成佛者不知凡幾,而且菩薩的果位也已然早就成佛,但是悲憫眾生無邊、萬物無量,只要還有一個眾生尚未得渡,她不會稍歇其身心,必欲渡盡天下蒼生為念。所以其累劫累世都重覆一再示現「不休息」的行誼,以不休息的法相,要幫助師尊師母帶回九六億原胎佛子回歸本位。
不休息菩薩結緣訓云:「要求自己,合其眾人。要求自己,圓滿眾生。要求自己,成就眾生。要求自己,諧怡眾生。一同開創,美麗和煦之彌勒家園。」
大姑前人要後學們,修道辦道只要求自己,只問是否公心一片?如此來與同修相處,彼此才能合和,真正做同舟共濟。只問自己是否盡心盡力?如此任何事情誠心相待,必然也能在待人處事上一片圓融。只問自己是否作忠作孝?如此才是以身作則,才有德性來成全諸道親。只問自己是否問心無愧?如此對沒任何人事物沒有任何 想要要求、控制的念頭,才能與眾生和諧相處,修道才能怡然自得。
修道人,處事圓融、仁民愛物,具備種種的美德。心地如日的普照,如月的溫煦,光明地照耀大地,照護萬物眾生。不自以為是,團結上下為一心,整個團隊,人人齊 心勠力,共登彼岸。只有如此要求自己,絕不要求別人,大家方能理念相同、目標相同,共同開創出人間淨土,美麗又和煦的彌勒家園。
崇德子弟人人應效法陳大姑一般,要慈愛社會、關懷人生、濟世渡眾、完全無我的付出,以接續大姑薪傳的慧命。因此我們必須自我要求,塑造出具有高度文化水平,開創遠大的人類文明,以先驅的智慧,推動一貫道的教化,實踐廣渡有緣佛子,使師尊師母的弟子從十萬、百萬、千萬達到九六億原胎佛子齊渡,如此才能落實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的神聖使命。
後學們人人志願修道辦道,須存濟世胸懷,振作精神,時加警惕,日新又新、精益求精、實踐篤行、以身作則,使上天之大道發揚光大,使世界眾生均沾法雨而有欣欣向榮之氣,以達世界太平,方不負道場之恩、前人之恩。
只有大家時時以陳大姑「慈悲喜捨」的精神,則道場傳承建制,一定愈趨穩固,必能光大師尊師母聖德,必能維護正知正見,傳承正法在人間,造福國內外有緣佛子,老前人、前人的天命自然就會永遠昌盛、慧命長存,大道也必然會普遍於萬國九洲。
如果人人能修己以達明明德,則平治天下便是人人的志業,無人能置身於責任之外,如此,大同世界必然有可期的一天,這也是中華文化必然之期待。然而,無可否認的,至今全天下以宏揚儒家思想,恢復固有道德文化,欲平治天下,實世界大同的蓮花邦國度,唯有一貫道的思想與力量,在堅持著奮鬥與努力。這正是陳大姑之所以日夜奔波、永不休息的理由。






要以為在道場才算是「聖」,所以可以說「無處不聖,何處不凡」。 修辦 ... 天心是平等的,是沒有利益的對待,所以只要秉持著天心 ... 就是為了這個「緣」你們跟為師之間有這麼一段緣,你們跟引保師之間也有那麼一段緣,跟你們的前人,你們的點傳師 ...
忠義精神2(感恩不休息菩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2VByBN2Q14&list=PL3E7315C36B53361E
善歌--崇德家書--不休息菩薩 慈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u4lrE59k9g&list=PL3E7315C36B53361E&index=1




前人的愛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F7dev-lVc&list=PL3E7315C36B53361E
前人的愛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W4Rob1GszM&list=PL3E7315C36B53361E
前人的愛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wffXPYRBCU&list=PL3E7315C36B53361E


http://www.cdzr.net/forum-116-5.html
拍手歌(布農族現代歌謠)讓世界聽見玉山的聲音
歌詞詞曲:王拓南 編曲:馬彼得
http://www.cdzr.net/thread-3112-1-1.html
標籤:
瀏覽次數:9507    人氣指數:9907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將永遠不會得上癌症!請全部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叫人難忘的事~農村老伯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