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斷除智慧障礙~non.no摘錄打字
要知道人的本性有如萬里無雲的晴天,充滿生命的光明,具有(無限慈悲與智慧)及(萬德莊嚴的能力),但由於(追求私慾的妄想執著),心有如烏雲密佈的陰天,把本來的自在心遮住,彰顯不出來.
今天修行大家要認清一點事實,就是:(外在功德做得再多,而內在品德修為不足,是很難跳脫生死).要真正出離三界.了脫生死,就必須心性提昇.智慧圓滿,如果帶著凡夫心.習性稟性一大堆,那裡都不是你的去處.
有人問:(你怎麼知道,你所修的是了斷生死的法門?)
解答:(修行常言:天上果位人間辦.天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人間有三乘法(聲聞.緣覺.菩薩),唯有大乘菩薩道,才能讓你無生死).
*想想今天修行者這麼用心,為何還跳脫不了生死輪廻?一言蔽之:(太注重外在有為功德,產生你爭我奪,而忽略心性無為的智慧圓滿).因此:
(1)習性怎會改呢-唯有斬念頭.斷業根.藉境煉心.
(2)道心怎會堅持-要發大願心.立堅固愿,堅持到底.
(3)世情怎能放下-廣發菩提心.斷除世俗一切攀緣.
*要知道菩薩的成就,是要(1)去除凡夫心的種種攀緣(2)斷除我執心的固執偏見(3)以及掃除障蔽慧性成長的習性稟性,才能彰顯智慧成熟的光明自性.
禪宗云:(五度皆盲,般若作眼).意指:修大乘菩薩道,如沒有智慧作引導,所行皆是盲目的.
想想現今修行者,自稱在修上乘法門或力行菩薩道者,為何在了脫生死的關鍵卡住了?究其原因-(未發菩提心,不知斷智慧的障礙).
*五度只是表面功夫,未往心性下功夫,以至愩高.我慢,阻礙慧性成長.
(1)布施度慳貪-布施須有智慧做引導,因為福德是有限福報,福德性是無量無邊的智慧.
一般布施-強調的是外在的.看得見的.如:舖橋造路.志工.義工.想想沒智慧的布施,如何度慳貪?又如何使眾生明理修行.跳出生死輪廻?
智慧布施-為利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既可渡人渡己,亦可破一切無明障礙,真正做到(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2)持戒度邪淫-無相頌云:(心平何勞持戒?)持戒非外在克制,而是內在的心平氣和.一個有智慧的人當知(心地無非自性戒).
一般持戒-拿幾百條.幾千條戒律來框住自己,以(外在掩飾內在)怎修有道?
智慧持戒-即心戒.自我提醒.自我反省.自我警愓.自我督促自己.
(3)忍辱度嗔恚-修行能(歡喜做.甘願受.順逆皆喜)何來忍辱?
一般忍辱-用降伏方式,而沒有化掉,心境無明累積過多就會爆發出來,想想自己修為不足,焉能渡眾呢?
智慧忍辱-要化忍即是無生法忍.有事時接納它.轉化它.放下它,化煩惱為菩提,藉一切不合理來成長自己.
(4)精進度懈怠-初發心的堅持,若能把凡業當聖業來耕耘,把逆境作為成長自己的機會,則一路走來才能始終如一.
一般精進-只求外在的成長.如:渡人.當講師.壇主或超越別人,而忘記將來成就即是心性修為的成長.
智慧精進-藉境煉心,展現無限慈悲智慧,讓心性一片光明,才不會產生愩高.我慢等習性毛病.
(5)禪定度散亂-無相頌云:(行直何用修禪?)當心平氣和時時流露佛的歡喜心,那來的妄念一大堆.
一般禪定-執著於打坐守靜或唸佛號,當事境來臨時,又妄念紛飛,心頭亂糟糟,終不是究竟法.
智慧禪定-(1)我們不求心境上內外無事,但起碼透過智慧達到:(事來則應,事去則靜)的程度.
(2)雖日理萬機,但心不隨境轉,真正做到:(心在運作卻不攀緣),才是真正(內不亂,外離相).
*修六度萬行最終目標,就是要達到(空)字,修到不執我身.不執法.
(空)-捨棄有所渡,因為眾生是自性自渡,非佛能渡.
(不執我身)-不執眾生是我(色身)所渡.
(不執法)-不執我修的是上乘佛法,最後連(成就智慧)亦要捨去.
*禪宗云:(只有無我的人,才能悟入佛的智慧).意指:把自私的我.煩惱的我.以幻為真的我放下,才能顯出一個大智慧.大慈悲的偉大人格.
~~~壇經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