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17835
 =友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說一樣做一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顧好四老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臺灣節氣諺語透天機
作者: =友情= 日期: 2013.11.23  天氣:  心情:
「自然之師」—臺灣節氣諺語透天機
魏吉助/東海大學教授
演講日期: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節氣諺語」可以讓人們知道一年氣候春、夏、秋、冬的變化,也可以讓人們了解動物和植物生、長、養、息的變動,因此「節氣諺語」可以說是足供人們觀測大自然的導師,故謂之「自然之師」。
   「不食五月節粽,破裘不甘放」這句諺語是說:時日未到五月端午節,天氣隨時會乍寒變冷,提醒人請勿隨便收藏起取暖的衣裘,以免凍著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這句諺語是說:四月「芒種」時節若下雨,五月的梅雨會下得很長,以至於看不到乾燥的土地,到了六月則天氣又乾又熱,彷彿火燒草埔一般。
   以上兩句諺語,臺灣鄉村(庄腳)的阿公阿伯,都能琅琅上口,他們以押韻的閩南語,精準地預占臺灣何時會刮風?何時會下雨?颱風會不會來?打雷會怎樣?庄腳阿公阿嬤怎麼如此聰明?此無他!因為他們能「透天機」從代代相傳的「臺灣節氣諺語」,他們能預占氣候、物候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發明之一。全世界像中華民族一樣古老的民族,有埃及和印度,但埃、印人民對一年氣候的觀察,僅有春、夏、秋、冬之別,而中華民族卻能細分為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並以之觀察天氣之變化和動、植物生息之轉變,至為生動且細微,誠令人嘆為觀止。
   例如:春天農民深盼下雨時,謂之「雨水」;「經過長久潛眠之蟄虫因春雷乍鳴而驚醒,謂之「驚蟄」;天清氣明時節稱為「清明」;天氣酷熱分別有「小暑」、「大暑」、「處暑」;天氣酷寒又分「小寒」、「大寒」;露從今夜白,叫做「白露」;比「白露」更涼冷的深秋,又稱「寒露」……。
   二十四節氣原為中華民族在黃河流域觀察所得。臺灣地處大陸東南海面,緯度與黃河流域有別,因此有一些節氣的景象與大陸華北不一樣,例如華北初冬有「小雪」和「大雪」,臺灣平地則無雪。臺灣一到冬天,只有寒流來襲而且水分豐沛時,才能在高山如合歡山、玉山看到雪景。臺灣歷史上只有一年平地下雪,那一年是西元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滅明 鄭,鄭克塽投降滿清二個月後,臺灣下雪,積雪盈尺,臺灣人大驚,百思不得其解,咸曰:「臺灣地氣甚熱,何以下雪?」久思不解後,臺人勉強找到答案說:「啊!可能是愛新覺羅人從北方帶來了寒氣!」
  臺灣緯度既與黃河流域有別,故臺灣對二十四節氣景象的觀察,就與華北略有不同,當華北白雪紛飛時!臺灣可能是「乞食睏破蓆」的小陽春時節。
  對廿四節氣的規則,中國各省各地皆有大同小異的諺語,臺灣地處亞熱帶,此地農民觀察天氣所留下的農諺,必然與大陸略有不同,因此臺灣的廿四節氣必須配以民間俗諺,始見其靈驗。
   時下電視臺的氣象預報員,偶在播報當日氣象時會冒出一兩句「節氣諺語」,其實他們唸的都是「大陸」的「節氣諺語」,並非臺灣民間「純臺灣諺語」。「大陸節氣諺語」是大陸農民所說的諺語,有些並不適用於臺灣,我對電視臺的不知錯而一錯再錯,感到很奇怪。
   熟悉節氣諺語,可以預占天氣的晴雨。例如:「冬至紅,過年茫;冬至黑,過年酥」,從冬至那一天的晴(『紅』即豔陽高照),可以預占過年那一天會下雨(『茫』即雨茫茫之意);相反的,冬至那一天若下雨(『黑』即黑陰天),則過年時會大晴天(『酥』即大太陽將萬物曬得酥酥酥)。
   熟悉節氣諺語,可以透視動植物的生長。例如:「好上元,好早稻;好中秋,好晚稻」,意指元宵節(上元)晴,主一期稻作豐收;中秋日晴,占二期稻作豐收。
   「正蔥,二蒜」,「清明芋,穀雨薑」,「寒露麥,露降豆」……農民從「節氣諺語」中知道正月的蔥、二月的蒜是最好吃;農民知道「清明」最為適合種植芋頭,「穀雨」是種生薑的時節;「寒露」時適合種麥子,「露降」時適合種豆子。
   農民的農作與漁民的漁獲依「四時八節」而轉化,而「四時八節」和「二十四節氣」又是如何制定?其內涵又如何?
   「四時八節」和「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源自於中國古人對大自然變化的觀察。古人認為,寒暑的往來、植物的榮枯、動物的鳴蟄、雷電的產生、候鳥的來去等自然現象,是有規律按周期產生的,所以古人用以來標識時間。
   「四時」,指春夏秋冬。這個概念可追朔到殷 商時代,因為甲骨文(殷商)中已有了「季」和「春、夏、秋、冬」的字樣。「四季」的劃分正表達了我國的氣候特點。
  「四季」劃分之法最先確立的是「二至」,接著是「二分」。古代的中國人們注意到氣侯寒暑之際,所見到當時中午太陽的位置高低亦不相同,夏季烈日當空,樹木房舍的陰影較為短小;而冰封雪凍的隆冬,樹木房舍的陰影似乎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物體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長短也跟著變化。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看見太陽東升後,竿影由東邊移向西北;到中午時影子在正北方且較短;太陽西下時,陰影逐向東北偏。依據全年觀測所得的結果,發現夏天太陽位置較高影子也短,冬天太陽位置較低影子也較長,因此取中午節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或簡稱「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或簡稱「短至」。「至」就是「到頂」的意思。
   「立竿測影」以觀寒暑季節,大概在殷 商時古代人們已知使用。人們制定冬夏至以後,在春秋雨季又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春分」、「秋分」及「夏至」、「冬至」這個「二分二至」的觀察氣象現象在《左傳》中已有記載。
  「二至二分」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四季「中點」的日子,因此古人稱這些「中點」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合稱「四仲」。
   「二分二至」的劃分最先確定了「春夏秋冬」的四季。有了二分二至以後,雖有利於農事的安排,但一年裡氣侯變化很大,而二分二至相隔時間很長,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因此後來又陸續制定了一些節氣。
   繼四季「中點」之後,古人按推測又增加了「四立」,「立」即「開始」之意,一年四季的「開始」謂之「四立」、即從「四仲」日向前後外延四十五天或四十六天,就可以得到四季「開始」的日子,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又叫「四立」。
   「四立」和「二分二至」稱為「分至啟閉」,亦稱「八節」,加上春夏秋冬的四時,合稱「四時八節」。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四時八節」已不敷農事安排之用,人們還要求作更細緻的時段劃分。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愈來愈多,於是「二十四節氣」便應運而生了。
  除「四時八節」之外,到了秦代,在《呂氏春秋》中又載有「雨水」、「小暑」、「處暑」、「白露」和「霜降」等節氣。
   到了兩漢時期,農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而節氣名稱更進一步增加。在《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中,又增加了「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大暑」、「寒露」、「小雪」、「小寒」、「大寒」等節氣,二十四節象於焉齊備。
   二十四節氣既然是一年當中氣候變化的週期規律,因此其命名的內涵,自然就與一年中自然現象的轉變有關。
   古人根據觀察所得,就寒暑的往來、植物的榮枯、動物的鳴蟄、雷電的產生、候鳥的來去等自然現象,一一予以命名,其內涵大致可分下面四大類:
(一) 四季轉折為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四時八節。
(二) 反映天氣冷熱狀況: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三)
降雨、降霜、降雪、降露的程度:雨水、小滿、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四) 反映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狀況:驚蟄、清明、穀雨、芒種。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先哲累積千百年的觀察、研究、分析,才制定出來的氣象制度。二十四節氣之可貴,在於能掌握時節景象,也能顯現動植物生長狀況,其節氣之命名,隨動植物等物候的特點而命名,如降霜下雪、河開河凍、樹木萌芽開花,候鳥往還等,例如長芒作物快速出長的季節,謂之「芒種」,降霜的時節謂之「霜降」。
   一年有十二個月,其二十四節氣名稱順序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農業社會人人關心二十四節氣,而且時時使用節氣,為方便記憶,人們便把二十四節氣編成簡單的歌訣,其為:「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中國人對「候」、「氣」、「時」、「歲」的區分,係指一年的十二個月中,每個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即每個月的前十五天為「節氣」,後十五天為「中氣」,而每個「節氣」中,又各有「三候」,每五天為一「候」,每三候即(十五天)為一個「節氣」每六個節氣(九十天)稱作「一時」,四時成為一年,一年即有十二月,而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即有七十二候。
   古人以七十二候來認識動植物的周期規律,起源得很早,早在古代曆書《夏小正》以及《周書‧時訓》、《禮記‧月令》和《呂氏春秋》等書均有記載。
  對七十二候中有關氣候和物候的週期規律變化,明朝醫學家張景岳著的《類經圖翼》一書,有如下精采記載:
正月:「立春」-初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虫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雨水」-初候獺祭魚,二候候雁北飛,三候草木萌動。
二月:「驚蟄」-初候桃李始華,二候蒼庚鳴,三候鷹化為鴆。
   「春分」-初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乃發。
三月:「清明」-初候田寺始華,二候田鼠華鴽,三候彩虹始見。
   「穀雨」-初候萍始生時,二候鳴鳩拂羽,三候戴勝降桑。
四月:「立夏」-初候螻蟈鳴始,二候蚯蚓陽出,三候玉瓜生時。
   「小滿」-初候苦菜秀始,二候物長盈滿,三候百穀成熟。
五月:「芒種」-初候蟲螳螂生,二候伯勞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夏至」-初候鹿角解脫,二候夏蟬振翼,三候半夏生藥。
六月:「小暑」-初候溫風始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雛鷹學習。
   「大暑」-初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七月:「立秋」-初候產涼風至,二候白露下降,三候寒蟬始鳴。
   「處暑」-初候暑氣將退,二候農乃登谷、三候天氣始肅。
八月:「白露」-初候鴻雁比飛,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二候蟄出壞戶,三候雨畢水涸。
九月:「寒露」-初候鴻雁來賓,二侯菊有黃華,三候豺狼祭獸。
   「霜降」-初候雀入水為蛤,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虫咸俯。
十月:「立冬」-初候水涸始冰,二候天寒地凍,三候雉雞入水為蜃。
   「小雪」-初候虹藏不見,二候瑞雪飄下,三候閉寒成冬。
十一月:「大雪」-初候鶡瞗不鳴,二候虎始交尾,三候平地積雪。
    「冬至」-初候蚯蚓結俯,二候糜鹿角解,三候水泉盟動。
十二月:「小寒」-初候天氣漸寒,二候雁鳥北鄉,三候之鵲始巢。
    「大寒」-初候寒冽已極,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以上七十二節氣是古人對中原地區物候和氣候的觀察,這些自然觀景的觀測至為生動且細微,但有些則太過荒誕,因為再怎麼神奇也不可能「雀入水」會變成「蛤」。
  由於古人將他們觀察氣象變化的心得,以及播種作物的經驗,視若至寶,因此便濃縮成琅琅上口的諺語,代代相傳,中國大陸各地有各地不同的農業諺語,臺灣因地處亞熱帶,又偏於東南海面,當然也有臺灣特色的農業諺語,而且這些臺灣的節氣諺語當然與華北或中原地區略有不同。
  臺灣人民自閩 粵大量來臺,時間雖只三四百年,但臺灣先民已把祖先源自大陸的節氣諺語,自成一格地融入臺灣特殊的海島型氣候中,這些農作經驗的寶貴諺語例如:
(一)
「好上元,好早稻;好中秋,好晚稻」:意指元宵節和中秋節若是晴天,則預占一、二期稻作會豐收。
(二)
「雨水節,接柑桔」:意指「雨水」節氣是柑桔接枝的好時節。
(三)
「春分前好播田,春分後好種豆」:臺灣北部農民都在春分前播田,春分後種豆子;南部則比較早。
(四)
「清明前,栽竹平」:要栽植竹草花木,必須選在「清明前」,其成活率較高。
(五)
「清明芋,穀雨薑」:這是說「清明」比較適合種植芋頭,「穀雨」是種生薑的季節。
(六)
「穀雨前三日無茶挽,穀雨後三日挽未付,穀雨過,茶葉卡粗過材皮」:意指春茶須在「穀雨」前後一週採茶。
(七)
「小滿櫃,芒種穗」:稻是於「小滿」的時候作櫃(結芭),到了「芒種」時開始結穗。
(八)
「雷打秋,年冬一半收」:「立秋」時若「陳雷」(打雷),則二期稻作會歉收,「年冬」只有一半的收成。
(九)
「七月蔥,八月蒜,九月蕗蕎」都是當令的農獲,是最甜美好吃。
(十)
「寒露麥,霜降豆」:「寒露」時適合種麥,「霜降」時適宜種豆。
(十一)
「雷打菊花心,柴米貴似金」:九月菊花盛開時,不宜「打雷」,否則年冬不好,連柴米都像金子一般貴。
(十二)
「立冬田頭紅,立冬田頭空」:「立冬」是農作物收成的季節,田裡一片金紅色,田裡因收割而成為「田頭空」。
   對於農業諺語,我國有極為精采而詳實的記述,因為我國數千年來以農立國,自西漢以來使用的二十四節氣,為農民提供了安排農作的參考。但是對於漁業,前人的記載就不甚詳盡,臺灣是海島型氣候,地處亞熱帶地區,與黃河流域為準的大陸性氣候稍有不同,因此臺灣人民對漁撈捕獲,也留下許多珍貴的漁業諺語,例如:
(一)
「春鮸,冬加魶」:春天的鮸和冬天加魶魚,最肥最好吃。
(二)
「七蟳、八市、九毛蟹」:臺灣四面環海,螃蟹種類繁多,一年四季都可捕獲,但以七月的蟳、八月的市和九月的毛蟹最為滋美。
(三)
「九月圓臍,十月尖」:螃蟹以九月的母蟹最佳,因為此時的母蟹體內尚未排卵,故油膏豐脂,最為老饕所喜愛,但十月以後,母蟹已排完卵,體內空虛,肉質鬆疏,母蟹的口味就不如公蟹,而檢選螃蟹的要訣,就是檢視其腹部,故若形如三角型的,則為公蟹;型如圓型的,則為母蟹。
(四)
「正月查某,二月簡古」:鄉村的婦女正月為最美,因為婦女迎接新年,須抹粉,穿新裝,故正月可「笑山妻塗粉過新年」,而如同正月的村女,二月的簡古(烏賊)也最肥最美。
(五)
「芒種瘋鯊」:四月「芒種」時,鯊魚會大量迴游到大甲外海,像-群發瘋的魚。
(六)
「六月秋,快溜溜;七月秋,秋後油」:「立秋」若出現在農曆六月,則捕漁季節將大為縮短,故謂之「快溜溜」;「立秋」若出現在農曆七月,則捕魚季可延長,故謂之「秋後油」。
(七)
「十月到,豆仔魚肥到不見頭」:農曆十月是「豆仔魚最美最肥碩的時節,可肥到看不到頭,此時老饕會澆上醬油,配以薑絲,略加蒸煮,即成一道佳肴。
(八)
「小雪小到,大雪大到,冬至過十天,烏魚就無了」:烏魚俗稱「烏金」,又稱「信魚」,每年「很有信用的」準時來到臺灣海峽,時間是:「小雪」時小批來到淡水、新竹外海;「大雪」時大量湧到梧棲外海,冬至前後十天則大批大批地游來臺灣南部外海。近年因海水溫度升高,故冬季前後的烏魚漁場,已逐漸由高雄、布袋移往梧棲。
(九)
「三月三樣三」:三月的海潮變幻多端,加上三月「春天後母面」,天氣晴雨多變,宜蘭漁民在三月多變的天氣裡,勇敢駕船沖入海面,捕撈心愛的魚。
(十)
「二月十九,無風水也哮(六月十九,無風水也哮)」:臺灣人相信「神」的生日(或重要紀念日),海面會起「風暴」(報頭),二月十九日是觀音嬤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觀音得道之日,故「二月十九,無風水也哮」。
  「風颱」,是臺灣人最怕的天變,因此臺灣人對「風颱」的觀察最用心、最仔細,也留下許多琅琅上口的颱風諺語,例如:
(一)
「夏至,風颱就出世;霜降,風颱走去藏」:臺灣的颱風以農曆四月(夏至)至八月(霜降)出現最多,臺灣人以這句諺語,來提醒人們「颱風季節」應注意防颱。
(二)
「五、六無害北」:《臺灣府誌》等古籍,對臺灣季風如此描述:「清明以後,以南風為常;霜降以後,以北風為常,風若反向,必有颶風」,五月和六月應該吹南風,若改吹北風,此風必不善良,颱風要來了。
(三)
「六月一雷鎮九颱,七月一雷九颱來」:農曆六月若陳(打)雷,則颱風必消失,七月若打雷,則颱風一個接一個地來襲。
(四)
「六月防初,七月防半」:六月來襲的颱風,要特別嚴防月初的颱風,因為風力特別強烈,會造成嚴重災害;七月則以七月半的颱風最厲害。
(五)
「不驚(怕)七月半鬼,只驚七月半水」:臺灣人最怕的是七月的鬼(好兄弟),連七月鬼都不怕了,卻怕七月水,原因是七月滿潮,每有颱風,必定海水倒灌,災情特別嚴重。
(六)
「天頂若有半節虹,要作風颱敢會成」:臺灣久晴遇虹必雨,久雨遇虹必晴,但此虹是完整的半圓型,若只出現一半的彩虹(半節虹),則颱風要來了!
(七)
「風颱做了無迴南,十日九日談(濕漉漉之意)」:颱風無論從臺灣島何種方向登陸,其臨離開臺灣前,必吹刮南風,否則就會有下不停的豪雨。
(八)
「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大暑」應該酷熱,應熱到「大暑,大暑,曬死老鼠」,若「大暑」時豪雨連連,天氣應熱而不熱,則大水風颱馬上就到。
(九)
「九月颱,無人知;九月颱,慘歪歪」:九月「九降風」的東北季風已吹起,因此人們很難預測九月的颱風是否準確來襲,故九月颱,無人知,而且九月颱會捲進「九降風」挾雜的豐沛雨量,使災情更慘重。
(十)
「山神無動,海神頭先動」:颱風來臨前,海浪會長浪海吼,因為海水的傳送速度比風速快,且海浪會把海底的穢物捲上海邊,人們看到海神變臉了,知道颱風快來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智慧結晶,熟知節氣不僅可掌握農作漁獲,而且可以搶到商場先機。
   例如「冬至在月頭,要寒在年兜(年底),冬至在中央,無雪閣無霜;冬至在月尾,要寒正二月」;冬至在陽曆(新曆)都固定在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但在農曆(舊曆)則變來變去,有時在十一月上旬,有時在中旬,有時在下旬。倘若冬至是在上旬(月頭),則那年冬天的年底(年兜)會很寒冷;倘若冬至日在中旬(中央),則那年冬天是暖冬之年,倘若冬至日在下旬(月尾),則那年冬天過年前很暖和,過年後會很寒冷。
  對這句諺語,我觀察多年屢驗不爽,因此有很多賣成衣、賣蘭花的,過年前是否該大批進貨,便可依此諺語,搶到商場先機。
   熟知諺語除可搶到商場先機外,亦可做扭轉乾坤的一搏,孔明「赤壁之戰」豈有能力借東風,起濃霧?只因他熟知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的「天時」。鄭成功擊退荷蘭人,豈是他有能力掀潮漲、鼓濃霧,只因他懂得節氣,能掌握天時。施琅癸亥年的「澎湖海戰」,一舉殲滅明 鄭水軍,豈是他兵力強過劉國軒?只因他懂得「六月一雷鎮九颱」!歷代賢臣良將的扭轉乾坤之搏,豈「節氣諺語透天機」一文所能道盡。
From: http://public1.ntl.gov.tw/publish/education/31/p126.htm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43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說一樣做一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顧好四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