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祖壇經疑問品 《前一篇 | 回他的日記本 | 後一篇》 時間與心念(一) |
| ||||||||||
教貴當機 施言施棒皆玄音 教不應機 橫說豎說皆葛藤
禪本平常 吃茶吃餅揚古道 若離世間 靜坐觀心亦非禪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大善知識是我們修行的助緣,
但他不能替我們成道。
修行的目的,為的是提升自己、淨化自己,所以修行要「靠自己」,
自己就是一種承擔。
有一則寓言這樣寫著: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生下來,
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回答說:「因為我們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慢慢爬,
所以需要這個殼來保護啊!」
小蝸牛又問:「毛毛蟲沒有骨頭,也爬不快,
為什麼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毛毛蟲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又問:「可是蚯蚓也沒骨頭,又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
為什麼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蚯蚓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聽了之後,哭了起來,
說:「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我們,大地也不保護我們。」
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大多數的我們也和小蝸牛一樣,常處於不安定狀態,
總想要有個什麼東西來保護自己。
世俗人依靠在財富、權勢,認為這些東西可以給他安全感;
修行人心外求法,急急要求個神通、感應,希望佛菩薩、上師加持,
讓自己得個什麼果位,或者執著有個淨土可去、有個天堂可升,
以致迷失了自己,錯亂了修行。當這些外在的東西無法得到或鞏固時,
就會驚慌恐怖、無所適從。所以眾生長久以來,迷惘輪轉於三界中,不得出離,
不知道自己原來有個與生俱來的「殼」可以保護自己,它就是──佛性,
不假外求,也不會遺失。
想想在中台山的我們是何其地幸運,因為有個具有大智慧的大善知識,
教導我們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告訴我們不用去羨慕別人,
因為你有、他有、我也有,就看自己願不願意直下承擔。
假使承擔的能力不足,在未能完全彰顯佛性的光輝前,
要藉由種種善法功德來增長對佛性的體悟,使這個保護「殼」更加堅固。
領執事、辦法會、作佛事、誦經、打坐、禮佛等都是善法功德,
也是我們修行的資糧、成道的助緣,願意擔當多少,就有多少的回報。
但有時我們認不清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當責任來時,就選擇逃避,
在習氣面前,就軟弱了。把責任當壓力,因為我們沒有願力;
把習氣當自然,因為我們隨順了,
所以無始劫的輪迴之苦,至今還在承受。
捫心自問:自己是抱著什麼心態來修行的?
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迷糊地過日子?
還是下定決心要了生死,斷煩惱?
今生想要修行有所成就,不是推諉責任,
逃避過失,而是要不怕辛苦,
不怕承擔。因為中台山是菩薩道場,
因為我們都發過要廣修六度萬行的菩薩願,
所以種種的考驗不啻是增益福慧資糧的修行助緣。
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無論成就任何一件事,過程中所遇到的順、逆境,都是一種考驗,
過了關卡,就有甜美的果實可嚐,但這一切只能靠自己承擔。
就像習武之人,在練成金鐘罩、鐵布衫之前,也要經過無數次的搥敲、跌摔。
但練武的過程,只能靠自己去承受,別人是替代不了的。
所謂「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自己最好。」
修行這一件事沒別的,就是「靠自己」而已。
「靠自己」就是承擔。承擔什麼呢?承擔一切善法、承擔所犯過失,
所以善法要自己修,習氣要自己化,煩惱要自己轉;
進一步,還要承擔人人本具的覺性、佛性,因為這是修行的根本,
修行要想不退,就要有這種承擔。
佛性猶如一個金剛不壞的「殼」,真正能保護自己的法身慧命,
我們不需要再外求什麼東西來保護自己。
導師告訴我們,什麼事都要「會、熟、巧、精」,如果我們對這念覺性,
從「會」識得到「熟」練,再從運用得「巧」妙到無時不「精」通,
那麼還有什麼事不能成就呢!所以當自己願意開始「靠自己」時,
就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礙自己,因為第一步已經跨出去了。
導師教導我們:「心性本具,人皆可頓,當下即是,個個成佛。」
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能作主多久,
金剛不壞「殼」就堅固多久,
那麼對於自己的這念心,你還猶豫什麼呢?直下承擔就是。
標籤:
瀏覽次數:170 人氣指數:7570 累積鼓勵:370 |
切換閱讀模式 |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
|
六祖壇經疑問品 《前一篇 | 回他的日記本 | 後一篇》 時間與心念(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