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60608
 小熊與滿天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善良是人生的一座豐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看見心智的科技(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看見心智的科技(一)
作者: 小熊與滿天星 日期: 2014.02.09  天氣:  心情:
大眾心理館
<每冊都解決一個或幾個你面臨的問題>
<每冊都包含可以面對問題的根本知識>

《生命科學》篇章
看見心智的科技 文/洪蘭

二十世紀走到現在已近尾聲,回首這一百年來心理學重大之事,我想應該算是心智科學的誕生,使得形而上的心靈哲學以及形而下的神經系統學,都能和認知心理學結合在一起,統整成一門新興的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同時正子斷層掃描(PET)、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以及最新的腦磁波(MEG)等腦部造影儀器的發明,使我們能直接看到心智(mind)的即時運作,對腦的功能有了完全不同的瞭解,對人的行為有了不同的定義。

學術界的心智黑暗期
沒有經歷過50、60年代美國心理學界變遷的人,恐怕很難瞭解為什麼認知心理學的誕生會是一件大事,或是說,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事實上,美國的學術界曾經有過一個時期完全不談心智方面的問題,認為心智是個骯髒的字眼,是個禁忌的話題。那個時候行為主義(behaviorism)的勢力強大,凡事不符合行為主義觀點的論文幾乎都不可能被刊登發表,史金納(B.F.Skinner)甚至認為人的語言不過是Verbal Behavior而已,所以在60、70年代曾有一個很有名的期刊叫做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JVLVB),其中心議題就是語言與思維的研究。見微知著,從這裡就可以看到當時行為學派的氣勢了。

很多人都說『心理學有很長的過去,很短的歷史。』這是對的。他師承歐洲的哲學派,但是又很想擠進科學的圈子,成為一門客觀測量的科學。十九世紀末葉,他看到物理、化學的突飛猛進,所以急著把自己晉升到像物裡、化學那樣可以被客觀測量的那種真正科學,他看到物裡是從原子建構而來的,化學是由分子建構而來,因此,行為主義也想把人的複雜行為畫約到最簡單的刺激—反應(S-R)的聯結,使能夠客觀的測量。但是因為人有七情六慾,不是老鼠,人的行為往往是超越S-R聯結的解釋。很顯然的,如果因為心智不能測量便否定它的存在,就好像『醉漢找鑰匙』一樣的不合理 ( 這個笑話是說醉漢在路燈底下找鑰匙,他的鑰匙並不是在路燈下丟掉的,只是因為這裡比較亮,所以來這裡找 )。所以反抗行為主義教條的聲音就慢慢的大起來了。

其實行為主義並不是一無可取,它最大的貢獻便是在方法論方面,發展出許多嚴謹的實驗方法,釐清可能的混淆變項。現在的年輕學子不願讀歷史,認為眼前的書就已經讀不完,何必再浪費精力知道過去的事。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不知道過去的來龍去脈就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會這樣想,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想就不可能對理論瞭解透徹。讀二手資料來源的人往往會誤解原著的意義,因為他又透過一個中間人的瞭解,每次轉手都會喪失一些原意。

認知心理學出頭
其實,行為主義受到英國實證主義(empiricism)的重大影響,認為人天生是一張白紙(Tabula rasa),一切的知識來自感覺(sensation)的聯結(association),這些簡單的感覺聯結成一個連鎖(chain),造成複雜的經驗。因此,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的看法基本上與笛卡兒一樣,認為所有的經驗來自感覺與反思(sensation and reflection)。只是行為學派只採上半部,卻把反思的部分摒除了(反思的部份就是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中的那個『思』)。行為主義否認心智的存在,他否定一切不可測量的東西的存在,這種看法一定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民怨),累積到某個程度,就會產生庫恩(Kuhn)所謂的paradigm shift,整個領域轉移到另一個極端。認知心理學開始出頭天,認知的領域很廣,舉凡語言、記憶、知覺、思考,都在它研究的範疇之內。

這二十年間,認知心理學累積許多研究注意力、記憶等現象的研究法,但這些終究是隔靴搔癢,實驗者只能從受試者外顯的反應推測他內在的心理歷程,對腦部怎麼運作我們其實相當的無知,我們只能憑著腦傷病人病變後的行為,推測大腦那個部位正常時的功能,或是從正常人的反應時間,推測他內部的處理流程。這些都缺乏一個客觀的鑑定,所以一直到一九七一年第一部電腦斷層掃瞄機(computed tomography)問市之後,我們對大腦的功能才真正的開始瞭解。

電腦斷層掃描也是用X光透視,但是與傳統X光片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把掃描的影像數位化,在電腦中重新建構一個三度空間的影像,三度空間所攜帶的訊息量遠超過二度,醫師可以憑著斷層掃描找出精確的病變位置。這對研究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短短的幾年間,CT Scan已變成臨床診斷與研究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了。
標籤:
瀏覽次數:53    人氣指數:5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善良是人生的一座豐碑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看見心智的科技(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