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沙門天王咒》梵、漢文:
簡易羅馬拼音:om vaisravanaya svaha
傳統漢字音譯:嗡 百夏哇那也 娑哈
簡易漢字音譯:唵 外史拉哇拿牙 刷哈
通行藏音(一):om besavanaye soha
通行藏音(二):om besamanaye soha
毘沙門天王
(天名)Vais/ravan!a,又云多聞天。四天王中毘沙門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護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 法華義疏云:此天恒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於胎藏界曼荼羅在外金剛部院北方之門側,於金剛界曼 荼羅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與吉祥天,從古神話時代常相關連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如歡喜天有雙身毘 沙門法,但雙身者,皆男天也。其形像有多種。胎藏界曼荼羅之像,著甲冑,左掌有塔,右持寶棒,坐像也。 或傳有為立像者。金剛界曼荼羅亦與之同。色紺青。左手持寶塔。右手杵.
多聞天王(毘沙門天)信仰
在中國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製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
佛教傳入日本後,日本戰國時代許多武將篤信佛教,也出現了著名的“毘沙門天降主”—越後的軍神上杉謙信,自詡為毘沙門天的化身。他的軍旗就有“毘”(“毗”之異體字)的字樣。
毘沙門天也被納入了日本民間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毘沙門天”的寺廟,寺中僧侶只要將空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多聞天王原形象為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在後期的中國,為了配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一般將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代表「雨」的「雨傘」。
多聞天王有許多兒子,一子名獨健,一子名哪吒(一說哪吒是多聞天王的孫子),都是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很多人認為,封神榜與西遊記中的托塔李天王李靖,形象即從「多聞天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