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5448
 風信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深藍色小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早期創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靛青孩童是騙子還是病人
作者: 風信子 日期: 2007.01.02  天氣:  心情:
靛青孩童是騙子還是病人
國際線上消息: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在美國,有一群非常另類的孩子,他們擁有一個專有名稱“Indigo Children”,直譯成中文就是“靛青孩童”,也有人譯成“深藍色小孩”。
但他們比那臺和國際象棋大師下象棋的名叫“深藍”的電腦還要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自稱可以看見死去的人。這種鬼呀神呀的事兒聽上去就不太可信。可是在美國,“靛青孩童”是一個群體,是一種現象,他們究竟是騙子,還是偽科學?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許多研究人員都想解開這個謎團。
說出來的話讓人心驚肉跳今年17 歲的小姑娘桑迪·貝薩德看上去與其他小孩沒什麼兩樣,但她說,她總
感覺自己與其他小孩不一樣,通常她更喜歡與成年人呆在一起。她曾經患過兩年的深度抑鬱,因為她感覺到沒有人理解自己。父親帶她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她患有注意力缺失以及多動障礙,於是桑迪接受
了藥物治療。但當她長大後,桑迪意識到自己擁有特別的天賦和能力,她可以看到天使,並聽到她們的聲音!這麼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讓周圍的人心驚肉跳。但更多的人認為桑迪肯定是在胡說八道,或者只是這個病孩子的一種幻覺。如果說,就桑迪一個人,哪怕幾個人,這事兒人們在茶余飯後談論一下也就過去了,問題是,在美國,像桑迪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這些孩子被人們稱為“靛青孩童”。indigo 原是一種植物名,歷來被使用為染料,所染出的顏色為靛青色。之所以把他們稱為“靛青孩童”,是因為他們中的一些小孩表示,他們看見了環繞在周圍的一道藍色光環。據說,這些靛青孩童多才多藝,擁有天生的很強的精神力量。
由於這些孩子所描述的大多數經歷都是超常,人們很難理解,更難以接受,所以,兒童中間出現這種現象被更多的人被劃入信仰範疇,而非科學。常常表現出對權威的叛逆塔米和阿倫·格洛維爾夫婦同樣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但相信他們的孩子所說的都是實話,因為他們有三個孩子都有這種奇妙的經歷。塔米說:“我們的三個最大的孩子都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前世。像梅拉婭,她就清楚、鮮活地記得她前世是我
母親。”這聽上去太不可思議了。他們經常談論與上帝、天使或者已死去的人之間的對話。相信這種神童確實存在的人表示,“靛青孩童”常常表現出對權威的叛逆,且極端情緒化,有時,他們的身體非常敏感和脆弱。
《與上帝的對話》一書的作者尼爾·唐納德·瓦爾什對“靛青孩童”現象進行過研究,她表示:“比起大多數人,‘靛青孩童’更大程度,更深層次上獲取了人的經歷。”
在靛青孩童中,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著一雙明亮的藍色眼睛。一些專家建議,由於“靛青孩童”顯露出一種嶄新、不尋常的心理屬性,並有那些大部分與往常經驗相當不同的行為模式,他們有著共同的特異之處,所以,那些與他們互動的人們,特別是父母,需要改變對待、養育的方式來為這些小孩帶來平衡。
懷疑者認為這根本就是一種病桑迪的母親瑪吉婭·貝薩德表示,女兒還在她的肚子裏時,她就覺著女兒與眾不同。她說:“她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思維更成熟,精力更集中。”桑迪的父親湯姆·貝薩德則說:“你必須認真對待她。她從來不像個小孩。她善於詭辯,讓你難以應付。
也有一些人表示,“靛青孩童”現象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因為有多達90%的孩子有這種能力。桑迪也相信所有人都能擁有這種能力,只要他們願意接受一個“靛青孩童”的啟蒙。桑迪表示,她發現自己不是病了,而是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她說:“對我來說,一個新世界向我打開了大門。我感到一些人終於理解了我,幫我走進了另一個精神王國,發展了我的這種天賦。我開始引導其他人。我感覺非常和諧。”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這種神乎其神的能力,他們是病人,那些神奇的事只是疾病讓他們產生的幻覺而已。比如,他們可能患有孤獨症,有注意力缺失問題,或患有其他一些行為障礙。心理學教授大衛·斯坦更是一針見血地否定了“靛青孩童”所謂擁有特異功能的說法:“沒有精確的科學試驗證明存在這些所謂的超正常的特異功能。”
“靛青孩童”的故事被搬上銀幕
可是,關於“靛青孩童”現象人們仍在爭論,科學界也在研究。兩年前一部名叫《靛青孩童》的影片再度讓這一神秘現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部電影由《戰地靈光》的作者詹姆士蒂曼製作、《與上帝對話》作者瓦爾什聯合編劇。這部電影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呈現新一代桀驁不馴而又聰明過人的孩子的天賦靈性。有意思的是,這樣一部特別的小成本、小製作的電影,竟然由萬千志願工作者志願工作而得以完成,由此可見人們對“靛青孩童”現象的關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人們是多麼希望有人能夠揭開這個謎團。
編譯/任秋淩
來源:北京科技報
標籤:
瀏覽次數:70    人氣指數:1070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深藍色小孩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早期創傷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