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宏宇(一個在紐約及香港攻讀財務,卻心繫台灣的留學生)
這幾天學生佔領議會的新聞搞得沸沸揚揚,每天的FB動態都會被幾篇相同的文章轉貼再轉貼。我不是個喜歡對政策發表意見的人,但這次所謂佔領立法院的活動,似乎淪為政治、而非政策。
昨天看到我朋友提到,民主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在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個清楚?
我花了大概一天的時間,到ECFA的網頁去看清楚關於服貿的內容,雖然不一定看得很懂很正確,但我覺得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相互交流、討論一下。
關於這次的事件,我們可以分為幾個部份來看。
學生為何要佔領立法院?
3/17張慶忠用偷渡的方式讓服貿強渡關山,是這次事件的導火線。佔據立院的學生領導人林飛帆、陳為廷等人在3/20所提出的訴求如下:
1. 要求立法院長王金平於週五(21日)中午12點前,否定張慶忠強行宣布服貿協議通過的正當性,並說明在處置張慶忠時將採取何種必要的政治措施。
2. 要求馬英九總統於週五(21日)12點前,針對退回服貿協議進行回應。
3. 呼籲馬總統應同時於本會期內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讓往後對於兩岸協議可以有公開公平檢視的機會。
4. 條例通過前,所有的兩岸協議都應該終止。
從他們攻堅到現在所提出的訴求中,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出過「反服貿」三個字。在他們的Slogan中提到「退回服貿、捍衛民主。」也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這群學生反黑箱,但是不是反服貿? 我不知道。
最近的新聞報導中,甚至是高雄場的遊行,標題中都直接秀出「反服貿」。這個狀況有部分原因都是來自新聞的渲染及媒體的不平衡報導,導致很多民眾認為「反黑箱=反服貿」。如果各位反的是服貿,或許可以省下各位的體力去立法院抗議,也許最後你會發現,你爭取的與這群學生爭取的或許有一點落差。
服貿是什麼?
就字面上來說,很明顯的就是兩岸服務業的貿易協定。其中當然不僅是台灣對大陸開放,當然也包含了大陸對台灣開放的條約。就國際慣例而言,雙方簽署貿易協定的情況,「大多」都不會採取逐條審理的方式。原因在於,雙方簽署貿易協定,開放的產業受到衝擊,而可進入對方國家的產業獲得利益,有人受利、也有人受害。
逐條審理的狀況容易變成立法委員們將對台灣有利的全部接受,而會衝擊台灣的條例全部刪除。試問,會有哪個國家願意接受這樣不公平的條約嗎?
台灣如果要求雙方平等互惠,我並不認為逐條審理是一件合理的事情。雙方因自身國情狀況選擇開放自己能接受的部分,就這樣的前提下,由雙方的人員去進行協議。例如台灣絕不可能接受「教育」這種東西讓大陸的講師來台授課(難不成要告訴你毛澤東是領袖?);大陸也不可能接受台灣闡述「民主」的出版品進入中國。(把九評共產黨拿給他看?)
基於這樣的基礎,大家坐下來談判。
其實條約主文就是一連串希望雙方平等、遇到問題該如何調解、該如何修訂、保障自身的條約等巴拉巴拉的官話,內容並沒有太多爭議。重點在於「附錄一 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裡面所列舉各種產業的規定,才是大家爭議的所在。
說真的,看完雙方開放的產業及細部內容,我並不覺得台灣真的有吃虧到哪裡去。(重申:貿易協定絕不可能你永遠不吃虧)。像很多人轉貼台大鄭秀玲教授的PPT,其中也有很多內容很偏頗,容易將民眾誤導到台灣開放諸多不利,大陸開放佔盡利益。
反過來說,我們也不能以「營造及相關工程服務業」為例,說大陸來台最多出資12%,而我們去對岸可以獨資,當作我們在服貿協議裡佔盡利益的推論。雙方有好有壞,這就是協議!
關於開放產業的內容,由於裡面實在涉及太多產業,而我無法很明確的了解各項產業真正面臨到的衝擊以及西進所獲得的利益。所以政府在這上面,應該對涉入的產業舉行多場公聽會,聽取多方的意見,並依據專業的意見來微調當初協議內尚失周詳的部份。
可悲的是,無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舉辦的公聽會,目前看來有很多都是流於形式,而沒有實質的用途。而貿易協定中,兩個國家協議(闡述各自底線)→各自舉辦公聽會→微調協議。就上述的步驟來看,我覺得服貿目前大概也是遵照的這樣的階段。
重點就在,政府處理的程序上有很大的問題。
服貿到底好或不好?
早在先前討論WTO的議題之時,台灣就已經對於貿易「開放」這件事情的衝擊有過衝突。問題在於,我們真的可以不開放嗎?在這之前,先來看一下貨物貿易。所有的數據都告訴我們,台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聯發科的晶片或是宏達電的手機不可能靠台灣人民就全部消費掉。
所以,我們賣的東西勢必要往別的國家賣,而台灣亦屬於一個原物料缺乏的國家,所以諸多原物料也必須要由國外進口。倘若在沒有任何貿易協定的情況下,進口要課一次稅,出口要課一次稅,則最終物品的成本勢必會比有貿易協定的國家來得貴。
經濟學中也說到,自由貿易的市場中,廠商將售價提高(將關稅加入售價)勢必會造成均衡數量的下降,廠商不可能將稅的部分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是和消費者共同分擔稅收所造成的衝擊(在此不討論價格彈性極端的狀況)。簡單來說,如果要加稅,廠商的利潤勢必會降低、人民的利益也會降低。
而此次的服貿協定,其實就是在簽訂ECFA時就存在的東西,台灣必須接受ECFA,其實也等同於必須接受服貿。服務業目前佔台灣產業的絕大部分,也就是說服貿的開放,其實是台灣更需要仔細思考而且謹慎小心的。
就兩岸的狀況而言,台灣的服務業就質量上來說其實仍有一段領先優勢,開放雙方的貿易、服務業貿易協議其實對台灣來說「不一定」是個利空消息。甚至有可能是台灣維持競爭力的一個契機。我相信馬英九也很瞭解這一點,所以他等於把他的爛民調就整個賭在服貿上了,反正,要比9.2%的支持率更低,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再次重申一次剛才的論點:貿易協定,沒有任何一方能夠佔盡所有的優勢。但是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大的反彈呢?在這裡我個人有一點小小的淺見:
1. 因為是「中國」
因為對象是中國,所以大家特別在意;因為對象是中國,所以不論好壞,我們先談藍綠。其實也因為是中國,所以除了經濟考量以外,很有可能其中甚至牽涉了政治考量,面臨中國,政府在這上面就應該要更多宣導、更努力去聽取意見、更努力去制定條約。
如果有看雙方產業開放承諾表的人,可以發現為什麼大家會有大陸對我們立下諸多限制的感覺,那是因為大陸對於每一點的內涵都有做個很仔細的思考(畢竟還要考慮WTO開放事項),考慮各種狀況而訂下因應措施。反觀台灣的條文,大多都列出「不予承諾」「沒有限制」「同 XXXX之規定」,思考上有欠周延。
2. 台灣人的國際觀真的很有問題
在台灣,我們看不到太多的外國人;在台灣,國語台語客語都比英文好用。要去國外工作並非多數(除了大陸),也不知道學了別的語言到底是要跟誰講才用得著。但我們未來必須跟全世界競爭,而不是窩在自己的國家打自己人。
我能體會每個人都不想離鄉背井(包括去大陸),那相同的,大陸人難道就真的想來台灣嗎?但,如果單就這樣閉門造車,台灣很有可能很快會喪失競爭力。現在只是ECFA,如果未來真的要進TPP或是RCEP呢?
3. 社群網路媒體所造成的亂象
現在大家一沒事就是上個FB,FB上面轉的東西就是真理。服貿條約既無聊又複雜,網路上總有高人分享一個懶人包,看一看,花個三五分鐘我就能搞懂服貿在幹嘛了。無奈的是,寫文章的人總有立場,他將自己的立場灌輸到他的懶人包裡,任何人讀了之後,往往會出現相同或相似的推論。甚至糟糕的是,沒有人思考過內容合不合理,總之從小到大填鴨式的教育已經把我們訓練成「接受就對了」。
我們的的確確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力,無論這意見是贊成是反對,都代表著民主。但是,真的別再看懶人包了!
那再回到服貿這次簽訂的條約究竟對我們是好還是壞,個人真的學養太淺,無法解答。附上從朋友那裏看到一篇我覺得寫得很好的正反說法,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國民黨為何要闖關?
回到前面所說,服貿其實原本就是跟ECFA綁在一起的,所以不管是國民兩黨,很早之前就已經知道有這麼一項服務業貿易協定的存在,而雙方就協約內容各負責一半的公聽會。國民黨一心認為服貿是萬靈丹,看好不看壞,只想讓他快速過關,因此形式上隨意辦一辦交差即可;而民進黨認為服貿是毒藥,勢必會有些產業受到衝擊,看壞不看好,無奈於自己於國會處於劣勢,只好無限杯葛議會、拖延公聽會。
但服貿原本就不是比大小的遊戲,非你贏即我贏,兩國在貿易協議上的攻防,都是處於有贏有輸的情況。無奈的是國民兩黨都知道這裡面有好有壞,雙方又各執己見,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那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逐條審查、馬英九為何要催促服貿過關…這有時就跟雙方的政治立場有關,這部分我不是專家就不要亂扯了。
而為何法律規定服貿如果三個月沒有通過,就會自行通過只要給立法院留查呢,其實法律規定「行政命令」才可以有三個月未審查即通過的狀況。那究竟服貿屬不屬於行政命令呢?目前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行政命令是指國家對內部頒布的,因此服貿協議涉及兩國不在此限;另一派的說法是提到,服貿的法令在ECFA時就已經審理通過,因此服貿現在只需送給立法院備查。
關於這點我也不確定真正的法令規定為何,歡迎各位在留言中補充。
有人真的考慮過好與不好嗎?對於民進黨,服貿絕對不能過,過了跟台獨似乎是個牴觸;但打不贏國民黨,不是亂就是拖。對於國民黨,ECFA都簽下去了,服貿當初沒講清楚還是得過,管你逐條審還是包裹審,反正我只要動員就能過。
個人結語
照目前狀況而言,假設上面不負責推論屬實,我想無論怎麼談,服貿應該過了就是過了,退回的機率實在是很低。
21日中午以前,我們的馬總統應該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出面的(編註:截止21日下午2點30分,馬總統依然沒有出面和學生對話)。而這群學生,甚至綠營的大老、政治人物們要如何包圍立法院?如何有更激進的抗爭活動?那就看你們要耍什麼婊
反正台灣人對議題的熱衷度與持續度基本上跟買蛋塔或甜甜圈是沒什麼兩樣的,等到那群學生在立法院再坐一個禮拜,就會有人覺得新聞每天都是這個很煩很浪費時間,而沒有支持者的社會運動,最後就會呈現一種無疾而終的可悲情況。
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藍綠惡鬥、立院諸公,可是偏偏在平時也沒有關心過政治,選舉的時候也不知道要選誰。等到真正到了選舉的時刻,也沒有人關心過政見、也沒人關心過之前這位政治人物做過什麼。只看選舉的那段時間,他做了多少秀、屬於哪個政黨。
我們不愛藍綠鬥爭,可是偏偏在投票的時候卻又投給藍綠。我們不使用體制內的手段來爭取民主、而選擇用體制外的方式來抗爭。這就像是吸食毒品一樣,一千人去立法院外舉牌,執政黨不理我的訴求;一百萬人去凱道遊行,執政黨還是沒聽到我的聲音;這次我攻進國會殿堂,如果執政者還是用上述的拖延戰術,輕描淡寫。下次呢?
火燒行政院?血洗總統府?還是,接受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政府的所做所為?這些學生或許用了不合法的方式來進行抗爭,你說他們是暴民嗎?還是官逼民反?
也許,我們的能力的確很有限,但若是為了這個國家好,我願意從今以後多盡一份心力。針對每一件或大或小的國家事,都能夠找到合理的證據、善用自己的思考邏輯、發出自己心中的意見。幸運的是,我們的國家不是一言堂,或許這其中會有各式各樣的聲音,但我們總能夠彼此尊重。
這次的服貿,在野黨並不負責任、而執政這麼久的國民黨也草率行事。即便這次的服貿最後真的闖關成功,以後如果要談TPP、RCEA呢?難道要再吵、再鬧、再抗爭、再流血嗎?
剛才說過,服貿或是ECFA對我們而言,總是有好有壞。政府如何多方宣導,如何設想大陸員工(指負責人、專業人員等,而非基層勞工)滯台期間的眾多配套措施,如何輔導就業人口轉型,如何教育受衝擊產業因應更強的競爭者入侵,這些才是我們的官員所該做的。用下流、不符合程序正義的黑箱方式闖關、跟在野黨互推皮球互演鬧劇,實非人民之福。
最後,感謝看到這裡跟關心國家大事的你。
我反黑箱,不反服貿。
天佑台灣!
轉自:TheNewsLens
-------------------------------------------------------------------------------------------------------------
因此請台灣人搞清楚何謂服貿,何謂國際關,何謂運動,何謂革命
最後,請不要再多做會讓外國人笑話我們的事情了
我反黑箱,但我支持服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