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賴布衣傳奇(十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賴布衣傳奇(十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賴布衣傳奇(十六)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3.16  天氣:  心情:
第十六回 皇覺寺臭頭和尚 搖身一變皇帝尊

朱元璋自劉伯溫離開以後,氣韻變得比以前還好,但是生活的困境卻沒有因此而改善,反而更加的惡劣。他每天到處謀職,可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哪有人家請的起工人。于是,他只好剝樹皮、啃樹根來裹腹充飢,最後實在是熬不下去了,便跑到皇覺寺當和尚,因為這樣不僅三餐可以溫飽,而且還可做到劉伯溫所說的“修心養性”。皇覺寺的法師叫做高彬法師,他見朱元璋氣宇非凡,與小時候判若兩人,心裡覺得很納悶,便問朱元璋為何想出家?朱元璋便把五年前劉伯溫之事全說給高彬聽,他才恍然大悟。吃齋、念佛的高彬,當初也是因為生活的貧苦才出家當和尚。自兩年前這裡的主持去世以後,他就成了新的主持。當他知道朱元璋的事情之后,就帶著幾個徒弟去潭邊看他家祖墳。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叫小和尚把祖墳挖開,然後打開棺木一看,發現了那棵光彩奪目的龍珍珠。高彬心想這發光的寶物,一定蘊藏了不少的真氣,若是將它放在枕頭下,功力必會增加幾十倍。就這樣,高彬把龍珍珠偷偷帶回皇覺寺,然後放在枕頭下。不料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高彬的下鋪正睡著朱元璋,而朱元璋就這樣被龍珍珠的真氣,熏陶了五年,不僅功夫了得,眼界也比一般人來得遠。

小牧童朱遇春,為了反抗元末的暴政,和友人組織了一個反抗軍,名曰“香軍”。他想起久未見面的朱元璋,便寫信叫他一同參加。朱元璋接到信后,一直猶豫不決,因為劉伯溫說五年后相會,眼看時間就快要到了。

但是沒多久,朱元璋卻不得不離開皇覺寺,因為寺中有和尚密報他“圖謀造反”。他趁黑夜跳牆逃離皇覺寺,在幽暗的小徑中,匆忙的趕路,深恐元兵會來追殺他。突然,前面路口出現一個人影,他立刻躲進草叢,等那人一走過來,就跳出來給他一掌。“哎呀﹗饒命啊﹗大爺”這人叫道。

朱元璋聽他說話的語氣,不像是官兵,連忙將他扶起,問他的名字,為何往皇覺寺方向去。

那人說︰“我叫劉伯溫,上山來探望侄子朱元璋。”

朱元璋當場臉色大變,急忙地說︰“大叔﹗失禮,我就是朱元璋啊﹗”

劉伯溫仔細一聽,此人聲音的確與朱元璋相似,便問了他小時發生的事,以及為何半夜離開皇覺寺。朱元璋一一回答,劉伯溫這才相信。他們兩人踏著皎潔的月光,一路上談著這幾年的狀況。劉伯溫觀察出朱元璋的印堂已出現紫氣,心中暗想完成大業之日將到。可是,照理來講,朱元璋應該還有三年才能出頭,為何運勢來得如此快呢?令他百思不解。

劉伯溫對朱元璋說︰“賢侄,我不瞞你,其實我是一位風水師,早在第一次見面時,就看出你有帝王之相。現下從你臉上的紫氣看來,你解救漢室子弟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朱元璋說︰“侄兒現下已被元人通緝,不知何去何從,還請大叔指點。”

劉伯溫點點頭,口中喃喃念著朱元璋的生辰八字,然後再掐指一算,說︰“你現下往西走去投靠香軍明教,未來將可化險為夷,出人頭地。”

朱元璋立刻跪下,說︰“多謝大叔指點,您的大恩大德,待朱元璋功成之日,必定回報。”

于是,兩人就一齊往西行,去投靠香軍郭子興。到了香軍軍營,朱元璋雖表明了來意,而郭子興卻誤以為他是刺探軍情的奸細,叫人把他關入大牢。正在這時,營中有人大喊︰“且慢﹗”朱元璋抬頭一看,原來是小弟朱遇春。朱遇春告訴郭子興說︰“朱元璋是我大哥,他的武功很了得,現下軍營中正缺將才,怎可將他押入大牢呢?”

郭子興笑著說︰“既然是您的兄長,他的來路就不會有問題,我看讓他先當個十夫長,等立下功勞之后,再酌情升遷,你看如何?”幾個月之后,只要朱元璋出兵作戰,皆是勝利歸來,郭子興對他器重有加,不但把女兒嫁給了他,並升他為香軍的總管,朱遇春一向敬重朱元璋,見朱元璋的官級,在短短半年之內即升任總管。郭子興非但沒有吃醋,反而還引以為傲,自願當朱元璋的副手。

自此以後,香軍勢如破竹,把元兵打的潰不成軍,長江沿岸的城市幾乎全部都掌握在他們手中。“驅除韃虜,複我中華”的口號,也早已傳遍了各個城鎮。這一年,叛將陳友諒造反,與朱元璋相約在鄱陽湖決一死戰。但因陳友諒的軍隊足足有二十萬之多,朱元璋甚感威脅,便與劉伯溫商議。

劉伯溫說︰“你可曾留意軍隊之中,有徐達這個人?”

朱元璋回答說︰“徐達平常沈默寡言,是個驍勇善戰的人才,只是我怕他會變成叛徒,所有並沒有重用他。”

劉伯溫嘆了一口氣說︰“侄兒,你現下的成就雖然得來不易,但也不該太攻于心計,徐達這個人英勇善戰,卻沒有一點傲氣,從他的面相看來,是個忠君愛國的勇夫,你非但不必防著他,反可委他重任。”

朱元璋聽后點點頭,對劉伯溫說︰“大叔,這次鄱陽湖一戰,您有好的對策嗎?”

劉伯溫說︰“陳友諒的生辰八字,不利于金、木兩星,所以選在金木相犯日開戰,將較有勝算,另外,派一支軍隊守在鄱陽湖口,阻斷他的去路,一舉殲滅他二十萬大軍。”朱元璋聽了,心中大悅,一切都照著劉伯溫所說的計策去做,果然在一個月后,順利的消滅了叛軍。接著,他派徐達率軍北上,收取淮河以北之地,派朱遇春攻定遠、南京等長江沿岸重鎮。在短短的兩年之中,元兵終至覆亡,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國號明朝。

朱元璋稱帝以後,極不願世人知道他在皇覺寺當過和尚的往事,所以他便下令火燒皇覺寺,一夜之間,皇覺寺上下幾百名和尚全葬身火海,而那顆神奇的“龍珍珠”,也從此失去了消息。

劉伯溫看朱元璋一改過去的作風,心中一直悶悶不樂,他在苦勸無用之下,便黯然離開南京,到各地雲游四海,江湖上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而朱元璋在劉伯溫離開之后,更變本加厲,甚至殺掉朝中的開國功臣,他之所以這么做,是怕他們篡奪他的王位,沒想到卻留下“嗜血暴君”的惡名。
標籤:
瀏覽次數:28    人氣指數:42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賴布衣傳奇(十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賴布衣傳奇(十七)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