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5448
 風信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的秘密—10個力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02尊重的力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01思想的力量
作者: 風信子 日期: 2006.07.24  天氣:  心情:
第二天,他打了電話給紙條上的十個人。打電話給十個完全陌生的人,跟他們詢問有關「愛的秘密」實在令他既緊張又困窘。可是最令他吃驚的是,這些人好像完全知道他在說什麼,而且表現出很高興他打電話給他們的樣子。所以他便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中,分別跟他們見面。
年輕人對名單上的第一個人特別好奇。他是雨果 普契亞,一個退休的社會教授,對人際關係的率直觀點使他聞名於學院派中。他還出了好幾本這類內容的暢銷書,而且經常出現在廣播和電視的談話性節目裡。
普契亞博士論述的精髓是,人類在追求科學和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都忽略了生命中最本質的事物。他經常引述古印度的預言:「只有當最後一顆樹木被砍下,只有當最後一條河流被下了毒,只有當最後一隻魚被抓住了,你才會發現金錢是不能吃的。」
普契亞博士是個六十幾歲的老人,手臂很長,頭髮全白,有著一張非常溫和,甚至可以說有點孩子氣的臉孔,這使他看起來至少年輕二十歲。他展開雙臂迎接年輕人,緊緊地擁抱著他,好像他是個失去聯絡很久的朋友。年輕人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他不太習慣和完全陌生的人擁抱,事實上,他根本不習慣和任何人擁抱,即便是他自己的家人。
「所以你見到那個老人了?」普契亞博士一邊說著,一邊請年輕人坐下,「他好嗎?」他問。
「據我看來他非常好,」年輕人坐下之後說道:「他到底是誰?從哪兒來的?」

「你的疑問跟我一樣,我也只見過他一次,而且是在三十多年以前。可是他改變了我整個教學和生活的道路。我剛在大學開始教書的時候遇到了他,當時我被指派接任指導六班一年級的學生。就在學期進行了十個禮拜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學生失蹤了,她是一個漂亮、活潑且聰明的年輕女孩,她的作業展現出她相當敏銳的天性。在她缺課之後的第三個禮拜,我問做在她附近的幾個學生,知不知道她在哪裡。結果你相信嗎?竟然沒有人知道,也沒人在乎,他們甚至連她的名字也都不曉得。那堂課結束之後,我到教務處去,試著問出學生的住處,以及她為什麼缺課的原因。教務處的人很驚訝地看著我說:『咦!對不起!我以為你已經知道了。』她把我拉近一旁的辦公室內,告訴我那名學生已經在兩個禮拜年自殺了。她從十層樓高的大廈頂層跳樓自殺。我聽到這個消息嚇呆了。我坐在前廳傻想著,是什麼因素讓這個有潛力的學生這樣結束生命。不知在那兒發呆了多久,一直到我突然發現他正坐在我身旁。」
「誰?」年輕人打斷他。
「那個中國老人。」普契亞博士說,「他問我在困惑些什麼,我就把這個故事告訴他,他聽了之後沈默了幾分鐘,然後對我說了一些我永遠不會忘記的話。他說:『你知道,我們教導學生如何寫字、加減乘除,我們教導他們一些我們自認為是良好的教育,但是卻都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如何去愛。』
他的話一棒打醒了我。那是我曾經直覺地感受到的問題,卻從來沒有人這麼清楚地告訴我。我們坐在那兒談了一些有關愛和生命,就是從那個中國老人的口中,我第一次聽到有關愛的秘密------十個不朽的原則,它讓我把愛帶進生命中,讓愛圍繞著我們的生活。」
年輕人半信半疑地問:「你是說那些『愛的秘密』真的有用嗎?」
「至少對我來說是有用的,而且,我的幾百個學生也在生活中實踐的很好。」普契亞博士說。
「真是不可思議!奇妙的難以相信。」年輕人說:「我的意思是說,如果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不每個人都去做呢?」
「你問的很好!」普契亞博士回答:「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每個人需要愛的程度比其他任何事都來得多,只是我們忘了。我們汲汲追求其他的目標,譬如事業、金錢和財富,我們專注地追求休閒、娛樂,而忘記了生命中夠重要的事。你想想,有什麼比愛更重要的呢?」
年輕人在筆記上記下一些重點。普契亞博士繼續說:「中國老人離開之前,交給我一張便條紙,上面記載了十個人名電話號碼。我在一個禮拜之內就跟所有人聯繫了,透過他們我學到了一些簡單而實際的方法,去經驗許許多多的愛。這些方法讓我學會如何去建立持久的愛情關係。這十個愛的秘密都同等重要,但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年輕人重複說著。
「是的。它雖然簡單,卻真的可以讓我們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如果你一心想著氣憤,你就會體驗到氣憤;如果你有著興奮的思想,你就會興奮起來;如果你想著快樂,你就會快樂……當然,如果你有愛的思想,你就可以體會到愛。改變思想,你就會改變了經驗。他就是這麼簡單。」
年輕人揚起眉毛,「說當然很容易,我懷疑做起來並不簡單。」
「沒錯。它不全然容易。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擊敗自己的心靈比擊敗無數個論點來得偉大。』不過它還是有可能做到的。我們本來應該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思想的,可是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卻被教導著去選擇錯誤的思想。我們被教著去評斷別人,去歧視跟我們不同的人。孩子是不會在乎不同的膚色或信仰的,他們只是單純的看著人。你愛一個孩子,他也會愛你,因為愛是人類的本能,問題是,小孩子對愛的領悟力被他們的父母扼殺了。」
「怎麼說呢?」年輕人問道。
「孩子會從父母的行為,來建構他們對愛的理解。如果孩子總是被吼來吼去,或被體罰,他們就會相信這種行為是可被接受的,然後就以這種方式對待別人,來表示愛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重新學習愛的真諦,以及被愛的意義。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信仰和態度,才能走想愛的世界。」
「那你是怎麼做到的?怎麼樣才能持續很多年而不忘記?」年輕人問。
「你可以靠一段『鄭重的陳述』來開始改變你的態度、信仰,甚至思想。」
「什麼是『鄭重的陳述』?」
「『鄭重的陳述』就是一段話,你可以把他肯定地念出來,或具體地對你自己不斷地重複說著。舉例來說,如果你認為恆久的愛是不可能的話,你可以用這麼一段話來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創造生命中的愛。今天,所有我碰到的人,我都要用愛去對待他們。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愛的關係。』或者你也可以說:『我有無比的力量,可以創造愛的關係。』我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遇到理想伴侶或知己的話,你也可以對自己這麼說:『我的理想伴侶會在最適當的時機、最適當的地點,進入我的生命中。』以我的經驗,『鄭重的陳述』會改變我們的思想和潛意識信仰。我們的思想決定我們的行動;行動則產生行為;而行為則造就了我們的命運。」
「需要多久重複一次這種『鄭重的陳述』?」年輕人問道。
「盡你所能。有些人還把它寫下來,放在車上或貼在冰箱上等顯眼的地方,讓自己總是讀到它。不過至少一天三次,早晨起床的時候一次,白天一次,然後晚上再唸一次。」
「所以只要重複這些『鄭重的陳述』,就可以改變思想?」年輕人說。
「不!『鄭重的陳述』幫助你改變潛意識的信仰;但是你還必須時時自覺地思考著愛對你的意義,以及愛人的意義。這麼說好像已經很清楚了,可是我告訴你,以我的經驗,很少人會思考到這類的問題。舉例來說,你告訴我愛人的意義是什麼?」
年輕人猶豫的想了想,結結巴巴地說:「嗯…..這個嘛…..我想…….愛一個人就是…..去關心他們,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會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
「完全正確!」普契亞博士說:「換句話說,就是表現出你最高的仁慈。可是你可以做到嗎?如果你不先去思考別人的需求是什麼,你怎麼關心他們?你能夠幫助他們嗎?」
「不能。」
「所以囉!當我們要去愛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第一部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我們必須先去想到他們,考慮到他們的需求和渴望。」
普契亞博士繼續說:「當我開始我的事業的時後,我很天真的想,老師就是教書嘛?數學、物理、地理或社會學。可是很快的我就學到了,老師要交的不是學問,他要教的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他們個別的需求,他們有不同的學習程度和方式,一個好老師必須把這些個性別考慮進去,否則學生就會覺得無趣或挫折。
生活上也是一樣的,我們必須考慮到別人的需要,才有可能擁有愛的關係。作法就是,我們要把自己的腳放進他人的鞋子裡,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去常嘗試一下。譬如說,很多人陷入了無愛的關係裡,經常抱怨他們的伴侶不愛他們,可是如果他們不要總是問:『我的伴侶為我做了些什麼?』而反過來捫心自問:『我能為我的伴侶做些什麼?』,當他們能這樣想的時候,他們的伴侶會有被愛的感覺,同時,也會把更多的愛回饋給他們。問題是我們經常想著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別人。如果我們不考慮到他人的需要,那就很難得到愛了。」
「你瞧,」普契亞博士繼續說:「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想法開始-----愛的思想引導著愛的行動,以及愛的經驗。」
「是!不過我還有問題,」年輕人說:「你的思想不能幫助你找到,或創造出愛的關係?」
「你會很驚訝的,剛好相反!」普契亞博士回道:「你的思想不但會幫助你吸引到愛的關係,當你夢想中的女人進入你的生命中時,它還會協助你認出她來。」
「我不懂。」年輕人說。
「好,我說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他們最特別的那份愛情,而那是可以永恆持續的,你同意嗎?」
年輕人點點頭。「那麼,誰是那個最特別的人?」
「我不知道。這就是我的問題囉。」年輕人說著:「我沒有那個特別的人。」
「你有!」普契亞博士肯定地說:「我保證你有,你只是還沒碰到她而已。當這個女孩走近進你的生命中時,你要如何認出她來呢?」
「人們怎麼知道他們碰到的人是否就是他們要的那一個?」年輕人反問。
「我知道一個確定的方法,」普契亞博士說:「就是在碰到這個人之前,你必須先知道誰是這個理想中的人。怎麼做呢?你要先仔細地想想有關這個人的質地。」
「哪種質地?」年輕人問。
「身體的、心理的、情感的和精神的質地。譬如說她的膚色是黑的還是白的?高大的或嬌小的?她該有什麼顏色的眼睛呢?或者,也許外型上的質地對你來說並不重要。但是她會有哪種工作、嗜好或興趣呢?她需要有某種精神上的信仰嗎?還有,她的性向呢?她應該活潑外向?還是內向呢?她必須是有智慧的嗎?」
「老實說,我從來沒想過這麼多,」年輕人坦承的說:「它真的那麼重要嗎?」
「是的!」普契亞博士非常肯定的說:「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樣的人,你會希望跟她共同生活,當她走向你時,你怎麼能夠認得出來呢?」
「可是,難道不可能當這個人出現時,你就是知道?」年輕人辯解著。
「可能有些人可以吧!」普契亞博士說:「不過即便如此,他們還是事先已經在心裡描繪出某種形象來的。如果對這個理想伴侶沒有一點想法的話,你很容易被性的吸引力所影響,或一時迷惑,甚至只是因為害怕寂寞,這就導致你會和一個不適合的人在一起。
舉例來說,或許你的伴侶必須喜歡動物,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然後你遇到一個人,你馬上就被她吸引住了,可是很快的你又發現,她討厭動物。這時你就知道了,不管她在性方面有多麼吸引人,她並不是你要的。
你看!愛情並不盲目,而慾望和性卻是。如果你不對這個伴侶有一些想法的話,結果你會很容易的跟一個完全不相配的人在一起。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建立好一個形象,確定你願意跟她分享人生,當你遇見她的時候,你會比較容易知道。」
「可是你在心裡虛構出這個伴侶的形象,豈不是太侷限了嗎?」年輕人說:「我的意思是,這跟你將會在實際碰到的理想伴侶有多類似呢?」
普契亞博士微笑了,「他們一點都不『類似』,根本就是一模一樣!這就是『思想的力量』的精髓所在,意思就是,要吸引某個人或某件事進入你的生命中,你首先必須想像他們已經是你的了。當然,這個理想伴侶的某些質地,或許對你並不特別重要,但是在心裡苗繪出這個伴侶的形象,會讓你去思考,什麼樣的質地對你是重要的。這個過程才是真正的重點。
這就好比去超市購物,如果你不知道你要買什麼?或你必須買到什麼東西?你很輕易的就會廣告或促銷活動所影響,回到家才發現要買的都沒買,反而買了一堆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如果你事先都想好了,你就可以直接的走到那個區域,拿到你要的東西。
尋找一段關係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終其一生都沒想過這種質地的問題,我們可能被外型或性慾所左右,然後當吸引力消失之後,才發現我們選擇的這個人根本沒有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質地。」
年輕人又低頭記著筆記。普契亞博士繼續說:生命中的愛情不應該是個折磨,它應該被好好的經營。如果我們渴望愛情,我們就必須去做一些必要的行動,來創造愛。我認為這才是『愛的秘密』的真正內涵,它提醒我們必須去經營一些本質上的事情。」
「而選擇正確的思想是其中的一項嗎?」
「完全正確!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創造持久愛的關係,以及吸引到你的理想伴侶……等等,都要從你的思想開始。」
當天晚上,年輕人整理了普契亞博士談話的重點:
愛的第一秘───思想的力量
愛始於我們的思想。
我們可以成為我們所想要的樣子。愛的思想創造愛的經驗以及愛的關係。
「鄭重的陳述」可以改變我們自己以及他人的信仰與思想。
愛一個人,必須去考慮到他的需求和希望。
對理想伴侶有想法,可以幫助你在人群中認出他來。
標籤:
瀏覽次數:33    人氣指數:433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愛的秘密—10個力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02尊重的力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