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699097
 ☆smile★擦身而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睡一半比完全沒睡更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產...自己作主(一)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女生看看唄.....
作者: ☆smile★擦身而過 日期: 2006.03.16  天氣:  心情:

認識妳的月經,不再焦慮

女性去見婦科醫師時,最大的原因除了感染就是月經的問題,馬偕婦產科主治醫師葉立凡的綜合歸納,立即說清楚月經多麼困擾女性。



「大姨媽」(對月經的暱稱)要來時,不只心情鬱悶、腰痠背痛;她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來的時候卻偏偏造訪,或莫名出血,也讓女人,甚至男人,膽戰心驚。



工作常跑來跑去的惠文(化名),婚後幾個月,有次月經(其實是不正常出血)結束,過了4~5天又再度出血,且下腹悶痛。



到了醫院,醫師先是以為她有子宮肌瘤,照超音波卻發現她腹腔積血,但看不到任何腫瘤。後來又經一連串尿液、血液、超音波檢查,醫師推測她可能是子宮外孕,但輸卵管上看不到胚胎。因此要她每個星期都回醫院追蹤。



直到有天晚上,惠文又感到腹痛,且大量出血。這之後連幾個星期血中懷孕指標,人類絨毛膜性腺刺激素(β-hCG)指數一路下滑,才完全確定她已流產。這意外的發現,前後折騰惠文兩個多月。



大姨媽製造的狀況若只是虛驚一場,還算幸運,但有些就預警身體出了麻煩。



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與大姨媽和平相處,保持適度的警覺,但又不至太恐慌。且看看中、西醫婦科專家怎麼說:


大姨媽的行程表

大姨媽早來、晚來、不來都令人擔心。理想狀況下,月經平均每28天造訪一次,但21~35天來一次也都算正常。而離預定日期,每個月前後5天的誤差,也屬可接受的範圍。



在這些標準之外也先別慌,只要週期穩定,例如40、41或42天來一次也沒關係。



太短的週期可能使女性容易貧血體虛,可以用中藥或西藥延長週期。



太長的週期除了使女性不易懷孕外,也使子宮內膜增生過度,提高病變的機會。



葉立凡建議,不要讓生理週期超過2個月,當週期超過1.5~2個月,就應就醫,讓醫生調整生理週期。



長庚醫院中醫分院婦兒科主任謝佳蓉的看法則是,一年當中月經偶爾一、兩次沒來或一個月來兩次,先不用太緊張,可以再觀察下個月份的狀況。



因為吃藥(消炎藥、抗生素)、吸菸、熬夜、工作壓力、體重改變,都可能影響荷爾蒙進而改變生理週期。



但如果一直不來,除了懷孕,很可能是卵巢功能失常,或其他荷爾蒙出了問題,例如泌乳激素過高、甲狀腺素過高或過低都會抑制排卵。



月經亂的另一種情形是量的改變。



除了進入更年期後,月經量開始變少、週期變長外,一般而言,每次來持續3~7天的範圍都屬正常,或時間再長一點卻固定也無妨。



通常是頭兩、三天量比較多,然後逐漸減少。



量太少,可能是卵巢功能不足,也可能是正在吃避孕藥,或者因骨盆腔發炎、曾經歷刮子宮內膜的手術,造成子宮沾黏,經血不易排出。



量太多,更要小心骨盆腔的病變。除了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的可能外,也別輕忽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葉立凡認為,「量少比較偏不孕的問題,但量多卻要擔心是長『壞東西』。」


突然造訪最嚇人

除了週期、經血量的改變外,大姨媽最嚇人的行程當屬突然地造訪──非月經期間出血。



如果出血是在週期中間,量少、兩三天就結束,那可能是排卵期的出血。



排卵期出血不一定每個月都會出現,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有。



但如果是非月經期、非排卵期的出血,也不是性行為之後的出血,就要提高警覺。



懷孕、子宮外孕、流產、子宮頸長息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癌,或者卵巢、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等都可能造成異常的出血。



如果排除懷孕的可能,一時的生理週期改變,暫且勿驚慌,等下個月再觀察。



但有性行為之後,且在生育年齡,「只要月經跟平常不一樣,量改變、時間不對,第一個都要驗孕,再做其他檢查,」葉立凡強調。


大姨媽的脾氣

痛呀!大姨媽耍個脾氣,馬上使姊妹的面容慘白、在地上打滾或甚至昏倒送醫急救。



有些姊妹體內前列腺素分泌較旺,月經來時嚴重刺激子宮收縮,造成疼痛。



另一種經痛則是因病變引起的,例如因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沾黏,造成月經期間嚴重充血而引起疼痛。



馬偕婦產科醫師葉立凡簡單說出需就醫的標準,只要痛到需吃止痛藥、或者痛的程度愈來愈大,還是本來不痛,後來卻會痛,都不正常。



長庚中醫師謝佳蓉也提醒,很多人誤解會有經痛的體質是「較冷底、子宮偏寒,」於是拚命地吃補,結果更痛。



其實很多女性是因骨盆腔充血引起的疼痛,特別是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從中醫學上看,是「下焦濕熱」的體質。



在這種狀況下,中醫師會給予病人寒藥,而不是溫熱的補藥。



姊妹間流傳「經痛結婚後就會好」,更正確的說應是懷孕產後。



懷孕除了會改變女性的體質外,真正在產後改善經痛的原因之一是,懷孕期間將子宮撐大,「像是吹過的汽球一樣,鬆鬆垮垮的,」收縮不再那麼厲害,也就沒那麼痛,謝佳蓉說明。



此外,本來異位的內膜組織在懷孕期間自然萎縮,也就不會引起疼痛,但隨著時間增長,還可能慢慢地再長出,再度引起疼痛。



不過,這些產後帶來的改善,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經歷或享有。要完全脫離經痛的陰影,只能等更年期停經後。



謝佳蓉建議,若不是因病變引起的經痛,平時多運動,是改善經痛最經濟的方法。因為運動可促進氣血循環、緩解壓力、放鬆肌肉,讓月經排出順暢,在經期間也感覺較舒適。


大姨媽的打扮

很多姊妹為了大姨媽的顏色、外觀、味道苦惱不已。



在中醫學上,體質偏寒的女性,經量較少,經血顏色比較暗也比較淡。因為暗意味偏寒、淡色則是偏氣血虛。若是經血量多顏色鮮紅,則是偏熱的體質。



大姨媽臉色暗沉可能還因躺臥或久坐,經血長時間蓄積在子宮或陰道而變色,一旦起身或走動才有機會流出。



當然,大姨媽的臉色也可能是提醒姊妹們,勤換衛生棉。太久才換一次,血色自然也會變暗。



經血中偶爾夾帶血塊也屬正常。如果血塊量很多、很大(大於50元硬幣),就必須到醫院檢查是否有內膜病變。



另外就是經血的味道,如果血液腥味還夾雜惡臭,那除了因太久沒換衛生棉外,如果併有疼痛、發燒,可能是感染的現象,葉立凡提醒。



和信醫院婦科主治醫師張慧如提醒,衛生棉至少每兩小時就要換一次。



大姨媽的親戚「白帶」,也是常困擾姊妹們的問題。



正常狀況下,白帶也會隨生理週期而變化。排卵期時白帶會特別多,而且呈透明水狀,像蛋清一樣。



而在月經前,白帶會變白、變濃稠,甚至有些偏黃,到了月經後,又轉成較透明的狀態。



如果白帶中有血絲或者呈微紅色,首先要判斷是否因夾帶排卵期的出血或是之前有性行為。如果是非排卵期,白帶中又帶血,要趕緊就醫。



正常的白帶頂多有一點味道。如果味道很臭,且變得很黃,甚至是綠色,還有搔癢,多半是因陰道感染。例如,最常見的黴菌感染,會使得白帶中帶有渣渣,或者在褲底、陰部可發現像乳酪或豆腐渣一塊塊白色的東西。



如果妳的抵抗力強,可能感染性陰道炎兩三天就自癒。但有些人反覆性發炎,可能整個月白帶都很多且常發癢,必須就醫。



謝佳蓉建議,除了治療感染本身外,也可以中藥增強免疫力,或是改善生活作息,從根本解決反覆感染的問題。


月經來,不可有親密關係?

熱情如火般燒著時,記得至少避開頭幾天出血量大的時候。



因為性行為會使出血量增加,還有提高感染的機會。



此外,有子宮內膜異位者,月經期間的性行為容易造成經血逆流,易加劇內膜異位的問題。


給大姨媽的禮物

為了伺候大姨媽每個月的光臨,姊妹們平時嚐盡各式滋養補品,希望能取悅大姨媽,屆時可和平相處。



但要謹記,「不是所有的月經失調都要吃四物或進補,」謝佳蓉特別強調。



尤其是長子宮肌瘤或是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姊妹,吃補會讓充血更嚴重且更痛。



「補得愈快、內膜腫得更快,」謝佳蓉形容這像是澆水灌溉。



中醫師一般治療的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涼者溫之。」



因此,適合吃補的是子宮偏寒、月經量少、慢來,且月經來子宮會嚴重收縮疼痛,排經較不順暢的姊妹。



有這樣體質的人,在月經來可喝薑湯、紅糖,甚至巧克力、甜食、熱咖啡和熱開水緩解不適。



等到月經排乾淨後,可開始吃四物,或者中醫師按體質量身打造的補品。


充血性經痛,愈補愈痛

但同樣的方法,到了子宮偏熱,有充血性經痛的人身上,就像「火上加油」並不適合。謝佳蓉表示,中醫師甚至會建議有這樣體質的人吃一些寒涼的食物。



謝佳蓉醫師提供幾個安全的方法:



首先是,經期間不要吃冰,以免冷溫度刺激子宮收縮,增加疼痛。



還有,月經前體質易化熱,飲食儘量清淡,也避免燥熱的食物如麻油、薑母鴨、羊肉爐和辛辣的食物。



如果平日腸胃不好或者經前或經來有拉肚子的狀況,也避免吃四物。因為四物中的當歸與熟地有滑腸的作用,會使拉肚子的情形更為嚴重。



但如果腸胃健康,火氣也沒特別大,月經量也不是很多,月經乾淨後可吃點四物補血。



謝佳蓉強調,「體質」沒有絕對的標準,想吃對補,建議先找中醫師,以免愈補愈大洞。


吃冰傷身?

婦產科醫師對此並無定論。不過,中醫師的建議是,月經期間都不要吃冰。尤其是體質偏寒的女性,平時就應避免吃冰冷的食物。因為吃冰可能會讓白帶更多,經來時也會使子宮收縮更厲害,疼痛加劇,排血量更少、更不順暢。


吃避孕藥,月經就不來?

錯,吃的時機、吃的劑量不對,還是可能有出血的狀況。



避孕藥(雌激素或加上黃體素)可同時用來催經或延經,而催經還可用打針(黃體素)的方法。



由於避孕藥的成分和劑量組成複雜,該怎麼吃藥或打針,最好由醫師針對妳個人的週期或者需求開處方,而不是買成藥吃吃就算。



因為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萬一渾然不知懷孕還吃避孕藥,會對胎兒造成傷害。



此外,肝功能不佳、有血管栓塞風險者(如菸癮者)、乳癌患者,都需醫師評估服用避孕藥的風險。



一般而言,要延經,最慢需在原本預定經期的兩天前開始吃藥。週期不穩者更要提前。



要催經,月經結束後就需開始吃藥。打針催經,最長需等上一個星期。


跟大姨媽上醫院

資訊、網路發達後,姊妹們開始從各種管道詢問關於大姨媽私密的問題。



但許多接受諮詢的管道,如醫療網站或是雜誌開放的讀者單元,無法做個人化的即時回應。



如果有下列狀況,建議妳不要再遲疑,立刻找妳的婦產科醫師:



● 開始有性行為之後,除了每年應做一次抹片檢查外,所有生理週期的異常狀況都應立即就醫,檢查是否因懷孕,導致各種問題。



● 即使還沒有性行為,經期紊亂、血量改變或不正常出血的狀況頻繁也要就醫。



● 更年期以後的出血,千萬不要等待,因為骨盆腔病變的可能性很高。



● 非月經期分泌物過多,而且搔癢的狀況頻頻。



● 過去的經期都不會痛,近來卻都會痛,或者懷孕前都不會經痛,產後卻有經痛。



中醫師謝佳蓉建議,如果懷疑是病變,應先至西醫婦產科檢查,弄清楚問題後才能對症治療,或找中醫調理體質。



(審稿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婦產實驗室主任 趙湘台)
想閱讀更多醫療趨勢的好文章嗎?請見2004年07月出刊的《康健雜誌》68期

標籤:
瀏覽次數:97    人氣指數:1897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睡一半比完全沒睡更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產...自己作主(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