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05臺灣2000大企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小蛋黃 動脈硬化禍首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5.08.14  天氣:  心情:

 

小小蛋黃 動脈硬化禍首


 


江漢聲


 


     如果要問:哪一種動物曾殺死過最多人,而且持續還在殺人?也許有人回答老虎、毒蛇甚至瘋狗;這些答案都是錯的,答案是人類自己飼養來吃的母雞。這看似溫和的母雞不可能直接啄死我們,但牠們所生產的雞蛋,卻含有比肉類高出十倍的膽固醇,使數百萬人死於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的硬化和阻塞。如今,餐桌上的佳餚很難沒有蛋黃,似乎讓我們聽到母雞生蛋後咕嚕咕嚕叫著「我又要殺人了」!


    在埃及木乃伊身上就發現人類的動脈硬化,但直到19世紀以前,醫學上並不知道動脈硬化的原因,當時最權威的病理專家維周才提出動脈本身代謝異常的觀點,後來也發現血塊凝結在動脈壁上造成硬化的結果。






 


     進入到20世紀初年,更有人報告膽固醇是元兇,在硬化動脈的管壁有比正常高出6到20倍的各種膽固醇;真正把目標放在人們未警覺的雞蛋上,是俄國的安尼契可夫。他用三種不同的食物餵兔子,肉汁、蛋白和蛋黃,發現食用蛋黃的兔子,主動脈會出現硬化斑,硬化斑中有類似脂肪粒的東西,他們推測是蛋黃中的膽固醇,於是接著用純的膽固醇來餵兔子引發動脈硬化,在1923年報告出來,成為醫學上一個重大的發現。


     這是最近史丹福大學選出醫學史上十大革命性成就之一,然而卻少有人知道安尼契可夫這個人。事實上他是俄國史達林的朋友,一位忠誠的共產黨員,除了熱中政治就全心投注在膽固醇的研究。隨後,他也發表膽固醇並非動脈硬化的唯一原因,10%的兔子食用大量膽固醇之後,不僅無動脈硬化,血中膽固醇也未上升;所以現代人都知道,膽固醇的代謝有遺傳的因素,血壓高、抽菸、情緒壓力等等危險因子加入,高膽固醇就成了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了。


     安尼契可夫的重大發現沉寂一段時間後,1950年戈夫曼用高速離心機發現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質膽固醇,並指出後者才和動脈硬化直接相關,才又炒熱膽固醇這話題。之後,醫學上也發現多攝取蔬果、避免動物性脂肪,可明顯降低大多數人膽固醇含量;但控制人體膽固醇含量的接受器,卻又受基因、荷爾蒙及藥物影響,所以攝取膽固醇多的人不見得一定動脈硬化;看來,母雞殺人也要看是什麼人了!


(本文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2005.08.07  中國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54    人氣指數:254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05臺灣2000大企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