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6681
 tomhu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第十一章 景公問政仲尼聞《韶》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孔子之光‧照拂巴黎
作者: tomhuang 日期: 2005.08.15  天氣:  心情:

孔子之光‧照拂巴黎


文/張禮豪

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陳芳猷仿唐吳道子之〈孔子畫像〉。   2003年10月6日,由法國政府所舉辦的「中國年」相關活動正式展開,其中最讓西方觀眾感到新奇的無疑是諸多的文化活動。在中國古美術方面最受人矚目的應當是從2003年10月29日起至2004年2月29日,在巴黎居美博物館推出的「孔子─中國人文主義的曙光」展。此後,該展覽將移至西班牙巴塞隆納繼續展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鄒邑(今山東曲阜)人,周靈王21年生,周敬王41年卒(紀元前551~479),在身後並無留下任何可供確信的著作記載,僅有由其弟子與再傳弟子所彙編而成的《論語》一書提供了關於其生平,並記載其言行的參考資料。孔子的祖先原是周朝的宋國人,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商都邱縣,傳到孔嘉之子時,方始以孔為姓,傳了三代,名叫防叔,在特權迫害之下,遷居到魯國曲阜的鄉下避難。家道中落的防叔,在這兒生了伯夏,伯夏傳紇,字叔梁,即孔丘之父。其母顏氏。

  孔子曾任魯國大大小小職等不同的官位,後見仁道淪喪,乃不仕,並率弟子周遊列國,經13年,晚年歸魯,繼續講學、整理古籍,後逝於魯。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孔子學說因此發揚光大,後人尊稱為「至聖先師」。

  此次展覽共展出孔子時代與孔子後裔文物以及孔府藏品,如青銅祭器、樂器、明清衍聖官服和孔府傳世書畫等共70餘件,大多為山東省博物館與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收藏,而且有許多藏品是第一次出境,可說十分難得。通過年代與主題式的分類,從孔子出生的年代到20世紀,包括1592年刻於石上、記載孔子生活、現存曲阜孔廟的〈孔子聖跡圖〉,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陳芳猷仿唐吳道子之〈孔子畫像〉、〈孔子教學像〉以及孔子語錄如出自《泰伯第八》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等句,西方觀眾不僅僅能透過這些文物來見證商、周時期的文化發展,更有助於西方人士瞭解孔子思想在中國歷代歷朝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對於中國文化長遠而廣博的影響。
日期:2004‧1

標籤:
瀏覽次數:40    人氣指數:40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第十一章 景公問政仲尼聞《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