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二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一集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5.16  天氣:  心情:
摘自 縱談古今節目 菩提門‧顏進平師父 主講

Keying‧河洛語翻譯:芳瑜


諸位前賢大德大家好,多謝您們的愛護以及支持!又再度按時收看縱談古今,共修《莊子‧南華經》。

一樣進入「養生主」第二段落的經文研究,我先來恭讀經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也。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之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末嘗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這一段只是聽經文的課頌,可能大家還無法了解,廚師為文惠君殺牛,與我們共修「第三篇‧養生主」到底有什麼關係?這當然是寓言的寄意,當我白話解釋之後,我再來做補充的說明。說:廚師為文惠君解牛,就是為他殺牛就對了,文惠君在旁邊,很仔細看這個廚師殺牛的工夫,這位廚師他殺一隻牛,自己一個人的動作不但很靈活、他的手接觸到牛、或是用肩膀抵著牠、或是用膝蓋撐著牠、或是用腳踏著....反正這些殺牛的動作,可說是「一氣呵成」。就光是聽到這樣涮……的聲音,而這種聲音你仔細聽:咦!還很有節奏哪!又好像殷商時期桑林的舞曲、也好像堯帝在位的時候、咸池經首的音樂。也就是說,這位廚師殺牛,他不但能夠一氣貫通,而且又好像很有節奏那一般,所以,在旁邊看他在殺牛的文惠君,真的是看得很自然由衷說到,哎喲!實在是妙啊!哪有人殺牛的技術好到這種程度?!廚師聽到文惠君如此讚歎他,他就停刀然後對文惠君解釋,說:臣雖然職業是廚師,可是平時我最注重的就是道法,今天我殺牛的工夫能夠那麼好,這就是我將道法應用在殺牛上面。

這個諸位聽起來或許會感覺很怪,因為一般我們若是談論到道法,就好像跟我們現在目前宗教所在說的:慈悲啦!不可以殺生啦!好像有所衝突。這種概念我說實在的,我在這個節目裡面,我實在是有意想要扭轉讓大家對於信仰這方面,一些所謂的「法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跟諸位報告過,「說法」這個「法」是「方法」,好像醫師所開的藥方,要去對治某一種的毛病,所以,說法你們若是都摻雜在一起,難免就會產生誤解,可是你們接觸那麼久,你們根深蒂固,被灌輸的概念,一時我說實在的,要跟諸位諫正過來,我也知道很難,甚至有的人根本就無法接受我這種說法,我為何會有這種想要跟諸位諫正說:對於你們所聽到的這些道法....有時候其實你們早就接觸到那種被人扭曲了的說法,因此聽到一個殺牛的,一般若是自認為比較虔誠....我只有用「虔誠」兩字比較好聽,我總是不能說迷信的人。自認為比較虔誠的宗教的信徒,他們有時候很死板、很固執,固執於殺牛是一種殺業,甚至於還有那種宗教,要引導別人入道門,還有交待說:造殺業的你不能引度他、或是說身上有所殘廢的,說他們這就是過去世他的業障比較重,這一世才無法得到正常的身體....這都是錯誤歪曲的說法。

世間上,任何人需要以什麼樣的形貌來這個世間,扮演他應扮演的角色,這哪有什麼樣所謂的罪性?可是你們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在這種所謂善惡法裡面的教法之中,說:你如果做好心當然有好報,下輩子你就能夠出世很英俊、很聰明....而且萬事都能很順利很有成就;若是去做惡就有可能....雖然你沒有墮入三惡道,也是一樣得人身,而你所得到的人身,也有可能跛腳或是缺手、或是聾子、瞎眼、啞巴....這種果報,這種說法一樣是針對勸人行善,不要做惡所下的藥方。所下的藥方,今天你是為了防止別人犯過錯,鼓勵人來行善,才來說做好心能夠上天界、去享受天人之樂、要不然得人身你也是富貴身、你也是很英俊樣樣事情都順利;你若是做壞事就會怎樣、怎樣....這是在嚇你的,嚇得你會愛去做善事而不敢做壞事。這是在下藥,在行「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教化的藥,你不要倒果為因,將這種教化所下的藥方,把它拿來用在現在目前身體有所缺陷的這些人身上,說他們就是過去世做不好,這世才會得到這種有所缺陷的身體,就算他們做得不好,這個人身才有所殘缺,這種果報他也已經報了,所以你不可以繼續用這種推理,來用這種果去找那個因。

因為在說這個的時候,我很注意用詞,怕說有時候傷到人,這樣就不好意思了,可是我相信這樣說,諸位應該多少能夠了解,這是勸人行善,嚇人不要去為惡的一種說法,它是一種藥方,絕對不要將果....現在人家身體有所殘缺,用這種果去說,他過去世就是種什麼惡因,今天才會得這種果,這樣叫作倒果為因。而且我們從事於什麼樣的職業,是沒有所謂的貴賤之分,也不應該以這個職業,來論人家所謂的罪性。我就有說過:如果這些殺豬、殺雞、殺鴨、殺鵝....為職業的人,你若是認為他造殺業他有罪,換我要來請問諸位:今天如果沒有人吃牛、吃羊、吃豬、吃雞、吃鴨、吃鵝....你想世間會難道有可能有人去從事殺業嗎?今天每一種職業,都是在為萬生服務,這一點大家先認識正確,就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會產生這種職業,這就是所謂職業不分貴賤。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需要,所以才會有這個職業的產生,因此職業要如何去論罪性呢?

當然這樣說,還有很多你們聽起來,感覺有所矛盾的地方,因為這是大眾傳播媒體,我若是太深入去談這種「罪性本空」的道理,有時候有的人無法接受,甚至有的會誤會了,容易拿這種「罪性本空」來作為自己行為錯誤的藉口、的安慰。這是大眾傳播媒體,每一次我若是說到這裡的時候,都是欲言又止,不敢繼續再更深的探討,但是你們那麼多年,在媒體上面的共修,相信我談到這裡,諸位應該有辦法了解,我想要傳達的信息。所以聽到一個殺牛的,在說他平時最愛好的就是至道,若是現在還執著於:這個造殺業,這沒有資格修道,因為他的業障很重。若是還有這種不正確想法的人,看到我的節目,再麻煩這個思想稍稍修正一下。

因為殺牛的廚師他就是愛好道,今天他能夠應用這個道在殺牛或是料理上面,因此他殺牛的技術,才會連這種外行的文惠君,在旁邊看都看得不由自主讚歎,這位廚師殺牛的工夫,竟然可說是進入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所以說到這裡,我才會有這一番的補充說明,再繼續下去談說,這位廚師他如何應用道,在殺牛的工夫之上呢?他說:我剛學殺牛的時候,我看過去就是這樣整隻牛。他剛學殺牛的時候,他看過去就是整隻牛,說這個有的人聽會想笑。當然要殺牛,本來就是應該整隻牛啊!哪有那種學殺牛的時候,看過去是整隻牛?!這是我們一般世俗人,當然沒有用道法在工夫上面,他說他看過去是整隻牛,跟我們一般人都是一樣的看法。他說:經過三年之後....他這樣殺牛殺了三年之後,他用他所愛好的道,在悟殺牛的道理。經過三年喔!他現在要殺牛,他看過去已經不是整隻牛了,他要從哪裡下刀,所看到的才是那隻牛,他要下刀的那個部位而已。這就是他的工夫。

已經有比較進入了一直到這當今,我已經是用心去解剖牛,不是用我的眼睛去看牠,這就進入了更深的境界上面了,他說我的感官完全停止,一切都是隨心而所行,他一切的感官完全停止,都是由心而所行,也就是停止後天所學的技藝,完全都是一種心性自然的流露。這若是要再形容,確確實實,像這種出神入化的工夫的境界,既然叫作「出神入化」,實在不是我用嘴有辦法描寫到那個工夫的境地,這也是只能讓你們用心去意會,達到這種工夫的境界。已經不是用嘴巴能夠言傳了,這也等於需要「教外別傳」了,就是說「不在文字言詞有辦法傳授的境界了」,所以我也是一樣無法去形容這個感官完全的停止,由心神自然的作用,來解剖這隻牛,這都是完全依照「天理」。

為什麼殺一隻牛還得依照「天理」?「天理」這兩字在此的解釋就是「這隻牛牠自然身體、肌肉、骨節與牠慣性的運動,所產生出來的結構」。這位殺牛的廚師,他完全都清清楚楚,也隨順這隻牛結構的紋路,順這個紋理下去做殺牛解剖的工作。所以說,他能夠一隻牛在殺的過程當中,光是發出來的聲音,以及他的肩膀、膝蓋....全身所用到的力量,都配合得很有節奏,甚至經文上用到殷商時代桑林的舞曲、堯帝時代咸池音樂的節奏來做比喻,這樣你就知道,這位廚師他用道去解剖這隻牛,確確實實是合乎於所謂的「天籟的音律」,所以他說:我都是依照天理。也就是,隨順著一隻牛牠自然的結構,順牠的紋理下去做解剖,所以不管是要剖開大骨,大骨與大骨的中間,它一定有縫,一個對整隻牛整個的構造,可說是非常了解,有用心在上面的廚師來說,他的下刀,不管是剖開肉或是在骨縫中間,這個骨縫雖然有縫,可是因為他的工夫可說是「爐火純青」,所以刀在那麼小的骨縫裡面,隨著骨節的形體,還有辦法遊走而且彎轉,像這個那麼小的縫,也不會刀子去刻到骨頭,何況說在刻大骨的時候,那更不用說了。這種殺牛刻骨的工夫,可說是這隻那麼薄的豬刀,都不必怕會像一般的廚師,時常刀鋒去刻到肉骨。

若是這樣,更好的廚師師父,是差不多一年就要換一支刀子,因為刻到就容易鈍掉,鈍了就要磨,一把刀時常在磨,我看一年就要換了;若是一般殺豬的,有的三個月換一支;更差勁的,我看有的一個月,就要換一支牛刀了。若是像我們這位用道來殺豬的這位廚師,他對文惠君說到,說:我這支刀子已經用十九年了,十九年來,我殺過的牛不知道有幾千頭了,我這支刀子從來沒有換過、從來也沒有磨過,你看越殺是越利,像我現在這支豬刀,應該是牛刀,這支牛刀的刀鋒是不是很鋒利?就好像一支新的那一般。你看工夫會跟不會,我說實在的,這樣差得多不多,比較行的一年換一支、比較差的三個月就要換一支牛刀,人家他用了十九年,那把牛刀從來都不用磨過,整支這樣非常鋒利、又好像新的那一般,為何別人在殺牛,刀鋒會去刻到牛骨,而他為何不會?除了他真正用心,去了解整隻牛的骨與肉的結構之外,他的牛刀可說是非常薄,薄得在骨與骨的骨縫,那麼小的縫隙,他還能自由遊走在骨縫之中,所以工夫好,他的殺牛刀竟然薄到這種程度。

若是一般不要說什麼,我們廚房在用的,若是比較有在剁的,你們就要買那種厚厚的剁雞、剁鴨的,就要厚厚的菜刀了,若真的不懂的工夫又不到那裡,我們一般只是用想的:喔!牛那麼大隻剁雞、剁鴨的菜刀就要那麼厚了,鋼質還要是不錯的,有時候剁下去還會斷掉,工夫好的....好到他的豬刀,刀鋒的薄,薄到那麼薄,還能在骨縫裡面,能夠這樣很自然順那個勢遊走,這就是用道來殺豬。聽起來不必感覺奇怪,這經過我的解釋之後,你不要再將那種什麼造殺業的、用道在殺牛,這聽起來好像這個道,不是我一再要闡揚的至道,其實都是一樣的,很多你們平時所流露出來,你們的手藝工夫,也都有達到這種境界哦!這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曾經站在那些在車手工的女大德後面,一直看他們,看他們布拿著要車一個袖子,就是袖子要接衣服,他能夠一邊說話,甚至還能轉過頭來跟我打招呼,這樣咻一下,一個袖子就車起來接好了,也不會跑掉、也不會車起來有出針的,我這樣很好奇站在後面,很用心看他們,他們能夠一邊跟你講話轉頭,那個布這樣對準一下,咻一下就圓圓的了,其實這種境界,也已經是所謂的出神入化了,他已經用心、他不必用眼睛、他不必用手硬是把它捉準。若是我下去車,是這樣硬要捉準它,而且是慢慢車、慢慢車....它還會歪掉,但是人家他們這樣對準一下、咻一下、一個圓圓、準準準的袖子,人家他們就接好了。我才會像文惠君看廚師殺牛的那種感覺,讚歎說:你們車衣服的工夫,已經達到所謂出神入化的境界。

平時很多你們都因為做,而做久就習慣,習慣之後就成自然,那個自然就是已經你是用心了,你不是用眼睛、用手了,所以你能夠不必看、轉過頭跟我聊天、還有辦法車得那麼準,所以這是無法用我們的言詞,為你們形容說,要如何用心做工作,但是我用這樣比喻的時候,你們若是車過手工你們就會說:喔!原來我的境界也達到所謂道的境界了。是沒有說,你們不知道,你們這已經是出神入化了,是真正用心在車衣服,不是用眼睛、不是用手要硬捉直,已經很自然,那種自然不經過意識,所以你能夠轉過頭跟別人聊天、還有辦法咻一下、咻一下....這樣一件一件一直車....現在這位廚師在殺牛有什麼不同?

所以我經常在菩提門講堂,對這些同修在說:你們既然有辦法車衣服,車到這種不必用眼睛、用手....那麼自然就有辦法車得那麼好,你們就有辦法成佛、你既然有辦法做水泥工、你既然有辦法做任何的手藝,只要你有辦法做到用心,習慣成自然,隨順那種自然的節奏,你用這種心來成佛,哪一個不能成就呢?!今天為何大家沒辦法成佛?卻有辦法車衣服?車到工夫出神入化?是因為你們認為我不車,肚子就會餓到,所以你們就會認真,你若是用這份心來說:我這世若是不成佛,我也是不行的,差別只是在此而已。你認為我若是沒有這手的工夫,我就有可能餓肚子,因此你能夠投入學習這門技藝的那份心,時常做,做久了就習慣,習慣就成自然,自然是超越道哪!你若是決心要來學佛,也是用心學佛,習慣然後就自然成佛了,道理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你有辦法一件技藝達到這種境界,為何學佛無法成佛呢?我也希望藉今天的節目,鼓勵諸位啦:每個人只要你有那個決心、只要你願意去做,做久了它就會習慣,習慣它就會成自然,所以在行修的過程,我就是要讓你做,做習慣,那個習慣起來的時候,它就會成自然了。這位殺牛的,他就是殺了幾千隻牛,他有用心,所以他才有辦法用心去殺牛,不是用眼睛、不是用他所學的那個工夫去殺的,所學的工夫都是基礎而已,要再提昇、要再進入,像這種出神入化的境界,都必須要用心了,用後天所學的技藝是沒辦法的,那只是能夠讓你打好基礎,你要一直做重覆去做....做到習慣,習慣這個自然才會產生,所以你若是要做菩薩,你就一直去做、菩薩六度萬行法一直奉行....奉行到習慣,這樣你就能夠成自然,自然你就是菩薩了。

你若是想要成佛....「佛」,應該什麼叫作「佛」,你要先去了解,依照成佛之道一直去做....做久了就自然,自然你就成佛了。不困難啦!不困難!若是有用心,一樣三年四個月,也是能夠出師,雖然有時候也是會遇到更困難的時候,不是不會。這位廚師也有在說,說:遇到困難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反而專心,反而注意到這個錯綜複雜的結構,找出下刀的地方,若是找出來之後,依照結構的紋路,當然那時候全精神在此做解剖,下刀會比較慢、也有可能更輕,可是在全神一致在解剖這種構造比較複雜的部位,全神解剖下去之後,嘩....一個整個複雜的結構,整個都瓦解掉了,就好像土堆,就這樣嘩一下....塴下去,一樣的意思。所以有時候遇到困難,心越是不能亂,越是要全神一致。

繩子打得很複雜,你若是越沒有耐性,越找越大、越拉繩頭越找不到,所以那個時候,反而是要越輕越專心,只要那個繩頭找到之後,再複雜的結也都能夠打得開了,這位廚師他解開錯綜的結構後,刀拿著四周圍注意一下,看看哪裡還有沒有缺失,若是沒有的時候,他自己由內心,會有一份的那種滿意,也就是那種滿足感產生,都沒有什麼問題了,他才將刀洗乾淨、包一包收起來。為何這位廚師包括殺牛之後,四周圍看一看,自己內心有那份的滿意?刀子洗一洗、收起來,都說給文惠君聽?這當然有他的涵義哪!文惠君聽到這位廚師這樣說:只是殺牛,竟然有那麼深的道理存在,他悟到哪裡去了呢?他竟然跟這位廚師說:很好、很好啦!我聽到廚師,你所說的這些道理,讓我得到最好養生之道啊!諸位你們若是聽殺牛的這位廚師這樣說,你們會悟到哪裡去呢?剛好時間也告一段落,電視不管你是轉台或是關起來,你要好好去悟悟看,悟說:文惠君為何會將殺牛,這個過程的這些道理,將它悟成養生之道?若是諸位在聽,你們會悟出什麼樣的道理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探討。

在此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平安,再見。

標籤:
瀏覽次數:69    人氣指數:6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二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