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八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 第四十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九集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5.16  天氣:  心情:
摘自 縱談古今節目 菩提門‧顏進平師父 主講

Keying‧河洛語翻譯:芳瑜


諸位前賢大德大家好


多謝您們的愛護以及支持


又再度按時收看縱談古今


共修莊子南華經


一樣繼續共同研究人間世


木匠這一篇


我先恭讀經文之後


再來白話解釋


*********


匠石之齊 至於曲轅


見櫟社樹


其大蔽數千牛


絜之百圍


其高臨山十仞


而後有枝


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


觀者如市 匠伯不顧


遂行不輟


徒弟厭觀之





走及匠石曰


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


未嘗見材如其美也


先生不肯視


行不輟何耶


曰 已矣 勿言之矣


散木也 以為舟則沉


以為棺槨則速腐


以為器則速毀


以為門戶則液樠


以為柱則蠹






是不材之木也


無所可用


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


櫟社見夢曰


汝將惡乎比予哉


若將比予於文木邪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


實熟則剝 剝則辱


大枝折 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終其天年


而中道夭


自掊擊於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


幾死 乃今得之


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


且得有此大也邪


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






奈何哉 其相物也


而幾死之


散人又惡知散木


匠石覺而診其夢


徒弟曰


趣取無用


則為社何邪






曰 密 若無言


彼亦直寄焉


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


不為社者 且幾有翦乎


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


而以義喻之 不亦遠乎


***********


這一段經文就是說


有一位做木的木匠


他的名字叫作石


因此就稱他為匠石


他有一個徒弟


剛好要去齊國工作


走到曲轅的地方


這裡有一間神社


也就是有一間廟


在這個廟旁邊


這裡有一棵櫟樹


多大棵呢


若是要量它


用蔭牛去做形容


光是樹下乘涼的牛


可以有好幾千隻這樣


若是要說用人下去牽手圍它


到底要多少人


我依照經文上面這樣


為諸位介紹


它的高度高到七八十丈


七八十丈那個地方開始才分枝


遠遠看會當成好像一座山


就是這棵樹太大了


而且又生長在神社的旁邊


因此就帶一份的神秘感


若是在台灣我看就變成了


樹公神木了


就是因為它太大了


只要取一部份來做船的材料


就能夠做十幾艘船了


取一部份哦


就能夠做十幾艘船了


也難怪每一天有成群結隊的人


跑到這裡


看這棵那麼大棵的神木


這個匠石他經過那裡


這些外行的人都會聞風而來


欣賞這棵那麼大棵的神木了


照道理職業若是木匠


對木材之類的應該會很有興趣


而且也會很注意


誰知道


他走向這棵大樹的旁邊經過


他連像別人好奇


就這樣回個頭看這棵樹都沒有


就自己一直走過去了


他的徒弟看到這棵那麼大的樹


他這輩子第一次看到


就像土包子入城一樣


就哇哇叫這樣


他心裡面就在想


喔嘖…這棵那麼大棵的樹


把它給砍下來


你看用途會有多少啊


當然徒弟與師父的境界


差 差別就是在此


人家他的師父經過這棵樹


連抬個頭轉個頭都懶


連看都不看它


就自己一直走過去


徒弟當然就停下來看了


當他如此地欣賞頭腦在想著


這棵樹若是砍下來


能夠做太多的東西了


他的師父也不管他繼續在走


所以他既然有停留欣賞這棵樹


他就要加緊腳步從後面用追的


等他喘著氣追到他的師父


他感覺很疑問了


他開口就問他的師父說


師父啊自從我跟著你做學徒


拿斧頭開始


我真的沒有看過


樹長得那麼大棵


也沒有看過


木材的材質那麼美的


這若是砍下來


喔這是有很多很大的用途


師父您這樣連看都不看它一下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匠石轉過頭


用很不太高興的口氣


跟他的徒弟說


你不懂啦你閉嘴


說說那種外行話


那棵是沒有用的散木


你說它的材質好


你若是取這棵樹去做船


那艘船穩沉的


若是用這棵樹不要說做什麼


做棺材它是容易腐爛


做器具它是太脆容易折斷


你若是要做門戶


它又會出一種油


若是要做樑柱它又容易長蛀蟲


反正這棵樹就是因為它沒有用


你的頭腦那麼差


這棵樹的材質


若是像你所說的那麼好


早就被別人砍去使用了


哪有辦法活到今天那麼大棵呢


他這個徒弟雖然對木材


可能還不是很內行


聽到師父這樣說也是有理的


它的木材料若是好


哪有辦法活到那麼大棵


早就被人鉅去做家具也好


蓋房子做船都好


所以聽一聽被他師父跟他砰


這也是有理的


所以做徒弟的人有請教有問


這樣就有機會多增長一項知識


這個匠石與他的徒弟


可能到齊國工作做完回到家裡


回到家裡之後的那個晚上


卻夢見神社的這棵櫟樹的樹神


託夢給他


在夢境之中就對匠石說到


它說你前幾天經過我的身旁


你用什麼樹木要來跟我做比較


難道說


你要用你們所謂的文木的有用


來跟我比較嗎


若是這樣


這個柤啦梨啦橘啦柚啦


以及果蓏


它們這些水果樹


它們會長水果給人吃


可說是對你們人來說


對你們人類來說是最有用的囉


可是若是站在


一樣都是我們樹木這一類


的角度來看


今天這些柤啦梨啦橘啦柚啦


果蓏


它們若不是因為


會長出你們人類愛吃的果實


它們就不會天天被你們這樣折


大枝的傷倒不要緊


連小枝的沒事也要受牽連


一棵水果樹就是因為它長了


美味可口的水果


吸引了你們人類


因此不用幾年


就被你們人類糟蹋死掉了


這是它們這些水果樹


它們自己找的啦


它們無緣無故自己要長出


會吸引你們人類的口慾


美味可口的水果


所以它們這是自找死路


這我不談它了


就是因為有用


它們才沒辦法享受天年


你要知道哪


我光是要得這個沒有用


我就得要忍耐多久你知道嗎


今天就是所謂


你們人類認為我沒有用


這個沒有用


才是真真正正我的生存之大用


我光是這樣裝傻裝得沒有用


已經裝多久了


裝到現在才能夠得到


你們人類說我沒有用


就是因為這個沒有用


才是我的生存之大用


所以世間事在我們研究南華經


你們有沒有發現到一點


整部的南華經所在表現的


與我們前陣子在研究


維摩詰經的不二法門


所要闡述的不外是中道的精神


而佛祖祂的佛法


也是以中道為祂說法的重點


所以儒道釋三教同理


相信收看縱談古今


若是有一段時間的同修大德


慢慢應該有辦法接納所謂


儒道釋三教同一理的說法


也慢慢能夠掌握


修道所要修的就是這份的平等


同體的中道精神


若是我們的思想行為合乎中道


我們一切就都可以成就


你的思想若是合乎中道


根本也沒有所謂的煩慮苦惱


可言


所以不管是道法佛法


主要的精神


就是在這兩字中道也


而中道就是


有用一定就是好的嗎


沒有用難道一定是壞的嗎


說個實在的


根本也沒有所謂的


有用或是沒有用


有用沒有用它的分別


只不過是在時空有所差別


有時候在這個時機這個空間


它是有用的


但是在別種的時空之下


它就變成沒有用


而這種在別的時空


是被認為沒有用的


在我們這個時空之中


它變成有用的


就是說


世間事沒有所謂的對與不對


只不過也是關鍵在


時空的差別而已


其實要再更深入下去剖白


連時空根本也沒有差別


可是必須用這樣來說法


諸位比較有辦法意會與掌握


這棵那麼大棵


當然它變成樹神是沒有問題的


它現在繼續在夢境對匠石說到


它說你自認為是人而我們是物


其實我跟你說啦


人也是物的一種


物與物


不要在那裡做好壞的批評啦


你是能夠動我是不能動


你是動物而我是屬於靜物


一樣都是物


你不要在那裡龜笑虌無尾啦


你們所認為的有用與無用


在你們的角度


與萬物個別的角度


到底是要採取哪一種


才是共通的對與不對呢


就像一個東西


我們把它放在中央


叫十個人圍一個圓圈圈


定點站在他的角度


去看中央這個東西


這應該叫十個會畫圖的人


圍一樣東西一個石膏像


圍一個圓叫他們下去素描


當這十張圖交回來之後


你會發現到


他們畫的是同一尊的維納斯


結果交回來的圖都不一樣


角度造型完全都不一樣


你要說哪一個正確


哪一個不正確呢


正確的是


他們站在那個角度


看的真的是這個模樣


可是他只不過是看到


這尊維納斯女神他的一部份


不是全部


他就認為說


我看過維納斯女神了


我們一般世俗人


都是很執著我自己的我見


自認為說我親眼所見的


就是因為這樣


不要說世間人互相意見的不合


有時候泡茶談天


好朋友都爭得脖子筋那麼大條


甚至


好朋友為了堅持自己的看法


爭得吵起架來


感情都打壞掉了


這我相信在你們的周圍


或是發生在你們的身上


曾經都有這種事情


所以不必去爭論對與不對


這在我們前面的共修裡面


可說是我也分析得很詳細


唯一不會產生爭論的就是


中央那顆


若是放一顆圓圓的玻璃珠


每個人不管在什麼角度


畫出來的都是一模一樣了


做人處世或是修道修行


就是要修成一個圓


只要是一個圓


它就沒有始終


只要是一個圓


它就圓滿


只要是一個圓


它就沒有衝突


所以這個圓是學道之人


修我們稜稜角角


的任何一個心念


把它給修一修讓它圓圓的


你看世間任何的事物


就變成很圓滿


這個圓就是一種圓滿


唯一就是看圓


不會產生那種我見的執著


這是大家而所共通的


這個樹神對匠石說到


你是物我也是物


一樣都是物


不要在那裡互相批評啦


我跟你說


你在說我沒有用


我不知道還能夠活幾千年


你呢


你是一個將近要死翹翹的人了


不要在那裡龜笑虌無尾啦


我說實在的


這棵櫟樹真的很費工


那一天這個匠石跟他的徒弟說


那棵喔


那棵是一棵最沒有用的樹


可能是被樹神聽到


他很不甘願哪


他抽空跑來找匠石託夢給他


在夢中這樣跟他說


一樣都是物


不要在那裡龜笑虌無尾啦


你不要批評我


我就是因為沒有用


我能夠再繼續活下去


你自認為你自己很有用


我跟你說你馬上死了


就像我那些同類的


裝行啦


去生那種水果生得香香很好吃


才被你們這些人類糟蹋


才會這樣不用幾年


就把它們給折磨死死掉了


我就是因為沒有用


所以我能夠繼續活


你呢就不可能了


現在這個樹神來挖苦他


挖一挖它可能氣也消了


夢就醒了


夢醒之後的匠石


認真去回想在夢境之中


這棵樹神跟他所說的話


就好像他徒弟當初聽他在說


那棵樹喔


那棵樹絕對是沒有用的


今天它若是有用


它就沒辦法活到那麼大棵了


他徒弟聽完感覺非常的有理


現在仔細想


這個樹神夢中跟他說的話


他現在跟他徒弟一樣


聽起來也是感覺很有理


它就是沒有用


沒有用變成它的大用


變成它的生存之道


就是它沒有用


它可以繼續活下去


而我就是自認為我有用


所以我真的馬上就要死了


他醒過來之後


他就自己去診斷


這個夢境中的意思


因為樹神來找他


這種事情只有去找他的徒弟說


之外


找任何一個朋友說


別人比較不相信


為什麼呢


因為他批評這棵樹沒有用


只是對他的徒弟說而已


所以他就來找他的徒弟


說我昨夜裡夢見神社


那棵大樹的樹神來找我


現在這個匠石有話無處可說


當然就是找他的徒弟說了


因為他的徒弟才了解


他跟這棵櫟樹批評它的典故


他徒弟聽他師父這樣說


他說其實這棵樹我說實在的


他若是自己說得


好像它裝得那麼沒有用


若是這樣它不就要去生存在


沒有人走到的地方


才不會那麼出名


它若是沒有那種求名之心


怎麼會生長在神社旁邊


又長得那麼大棵


每一天都有那麼多人來參觀它


這個匠石前次批評這棵樹


人家樹神就到夢境跟他爭論


挖苦他


所以現在匠石會怕了


聽到他的徒弟在批評這棵樹


他就很緊張說


噓…不要再說了…


這棵樹它並不是為了要出名


才去生長在神社旁邊


你要了解哪


這棵樹遇到我們這種內行的


才知道它的材質不堪使用


我們不會妄想要去砍回來用


但是畢竟就是會有


像你們這種外行的


若是遇到你們這種外行的


喔這棵樹那麼大棵


這個砍下來做船做樑做柱


很多的家具


這樣一棵就夠用了


這樣它的生命就休掉了


是內行的知道這棵樹沒有用


可是像你們這種半調子


當成它是好材料


這樣它也是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今天這棵樹的聰明


就是聰明在它沒有用


又怕遇到你們這種外行的


它去生長在神社邊


長得那麼大棵


一般若是長在神社邊


那麼大棵的樹


你想大家都認為是神木


有神誰敢去砍它呢


這就是這棵樹更高招的地方


現在這個匠石


不敢再去批評這棵樹了


他的徒弟說


它若是那麼愛裝得沒有用


它就不應該生長在神社旁邊


天天招來那麼多人參觀它


它要長在沒有人到的地方才對


所以它說它沒有用


它還很愛名的哪


匠石就趕快跟他說


噓不要亂說…


人家不是這個意思


它就是高明在去長在神社旁邊


大家會將它敬為神木


這樣也是它保命的一種


高明的方法啊


現在這個匠石夢醒確確實實


有去做樹神跟他所說的這些話


他經過分析之後


他也卻因為這次的夢境


對於這種沒有用


變成是一種保命生存之道


他也有深深的體會了


所以他的弟子這樣跟他說


他馬上能夠說


這是也是一種保命的方法啊


諸位聽起來是不是感覺


這棵櫟樹


今天能夠生存得那麼大棵


並不只是它沒有用而已


它又能夠藉神來保護它


因為生長在神社旁邊


那麼大棵的樹


你想若是在台灣


不只是被參觀而已


我保證香火一定很旺盛的


一條小條根都沒有人敢去踏到


你相不相信


所以說這個生存之道


是要很多的因緣的配合


不是說只有沒有用就能保命了


所以大家聽到這種說法之後


不要故意裝得沒有用


有時候就是因為你沒有用


你才會早死掉


在南華經裡面


我保證既然經文出現


無用是保身之道


後面絕對有那種


因為沒有用而遭橫死的


他絕對不強調


有用是好或是沒有用是好


是看


你沒有用是沒有用在什麼地方


沒有用對的地方你是養生之道


你若是沒有用在錯的地方


你就會招來殺身之厄


這才是南華經


莊子他要傳達給我們的


你去合乎中道


也就是說


你在什麼時候要顯示你有用


你就要顯示你有用


什麼時候要顯示沒有用


你就要顯示沒有用


就是要用到適中叫作中道


有分寸叫作中道


不要要有用的時候


你卻裝得沒有用


要沒有用的時候


你卻裝成有用


這樣就可能會惹禍上身了


他絕對不可能只單去讚歎


單一方面的


不管他的經文的篇排是如何


主要你們應該能夠聽出


這個南華經


也就是我們中國固有的道法


所謂清靜無為隨順大自然


它本來就是一種中道的境界


也就是


叫我們對世事不要做分別相


這都完全合乎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說法


慢慢聽你們就能越來越接納


我這種三教同理的說法


我現在還沒有要說服諸位


去認同這種說法


因為很多所謂自認為是虔誠


某某宗教的信徒


他們心目中都認為說


他所選擇信仰的宗教


是至高無上的


是別種宗教思想跟不上的


這種我執以及排他性的心理


多數在很多人的心境裡面


都還留有這方面錯誤思想殘毒


我說給你們聽


你們聽完


再去做各種道法的說法的比較


你就會發現到


哎喲這些開悟聖者所說的道理


根本就是一樣的


當然一定是一樣的啦


開悟的人所看到的諸法實相


哪有可能會看得不一樣


若是不一樣的


那絕對不是真理


不一樣的絕對不是實相


為什麼呢


就像我剛才所形容的


中央放一尊維納斯女神像


叫十個畫家圍個圓圈圈


叫他們去畫那尊女神像


交回來的圖


十幅絕對都是不一樣的


你要說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呢


可是這個女神像若是換成


一顆圓圓的玻璃球


十個畫家畫起來都一定一樣的


所以實相是一種圓滿


是絕對無法爭論的


不管你的我見多深


在實相之下是無爭論的


在實相之下是無神通的


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至理


人家說一理通萬里徹


這個一理


它就是一種圓一種圓滿


你若是認為說


我們的是至高無上的


那個就是等於跟人有所分別


有所分別就是不合乎中道


不合乎中道


不管你信仰佛教信仰天主教


信仰任何一個宗教


絕對違背了你們信仰宗教


教主所說的教法


廣博多聞


任何宗教的經典說法


你們都去參考看看


不要用我見


用求取學問正確的態度


去研究它


你就會發現到


只要是真正的悟者


他們所發現的宇宙的至理


是一定都一樣的


不同的那就不是真理


真理無爭論


真理絕對是一樣的


現在這個匠石他跟他的徒弟說


我們不要胡亂去猜了


不要胡亂去做比較


人家它有它的生存之道


我們也要因為


有遇到這次的境遇


對我們以後應該顯示有用時


就要顯示有用


應該顯示沒有用的時候


我們也不必怕被人笑說


你沒有用


因為沒有用也是一種


生存很好的方法


也希望匠石批評


這棵生長在神社旁邊


那麼大棵的櫟樹


由樹神跟他託夢所說的這些話


與他們師徒在應答


要表達的處世保身之法


你們大家要撿起來用


反正你若是能夠


待人處世都合乎中道


這個中道所謂的包容


在我們縱談古今可說是


三兩天就提醒一次說一次


可是沒辦法啦


就是這樣一再叮嚀一再叮嚀


說到讓你們變成了


一種強迫性的接受


你們才有辦法活用在


日常的生活當中


兩三天說一次效果就那麼差了


若是更久再說一次


我看要讓大家應用在


日常生活當中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若是感覺我好像這樣


一而再再而三在強調中道


強調這種包容


就是一種中道的精神


你們不要感覺煩啦


這實在是我的一番


很盼望的好意


希望你們記住了


希望你們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做一個真真正正


行中道的解脫者


因為時間的關係


我今天與諸位共修到此


在此恭祝大家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平安


再見
標籤:
瀏覽次數:41    人氣指數:4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莊子南華經 第三十八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 第四十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