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莊子南華經】五十六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第五十八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莊子南華經】五十七集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5.16  天氣:  心情:
摘自 縱談古今節目 菩提門‧顏進平師父 主講

Keying‧河洛語翻譯: 芳瑜


諸位前賢大德大家好


多謝您們的愛護以及支持


又再度按時收看縱談古今


共修莊子南華經


現在我們進入了


大宗師的互相研究


現在說到


什麼才能夠堪稱為真人


第一項能夠堪稱為真人


就是心無選擇


也就是不做分裂


他的心完全處在單一的境界


所以一個心不分裂的真人


他當然爬高不會怕


下水不會淹死


在火裡面不會感覺熱


當然這聽起來會感覺


好像卡通影片


當然一個心非常安穩的人


在什麼樣的處境之下


他都能夠保持一個安字


所以


任何我們世俗所謂的好與壞


對於這些真人


對於沒有做分裂做計較


能夠保守單一思想的人


這些都沒辦法能夠有所打擾他


我們進入了第二段


古之真人的研究


我也是再來先恭讀經文


然後再來白話解釋


***********


古之真人 其寢不夢


其覺無憂 其食不甘


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


眾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 其嗌言若哇


其耆欲深者


其天機淺


古之真人


不知說生 不知惡死


其出不訢 其入不距


翛然而往


翛然而來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


不求其所終


受而喜之 忘而復之


是之謂不以心損道


不以人助天


是之謂真人


若然者


其心志 其容寂


其顙頯


凄然似秋 煖然似春


喜怒通四時


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古之真人


其狀義而不朋


若不足而不承


與乎其觚而不堅也


張乎其虛而不華也


邴邴乎其似喜乎


崔乎其不得已乎


滀乎進我色也


與乎止我德也


厲乎其似世乎


謷乎其未可制也


連乎其似好閉也


悗乎忘其言也


故其好之也一


其弗好之也一


其一也一


其不一也一


其一與天為徒


其不一與人為徒


天與人不相勝也


是之謂真人


****************


上集我已經向諸位報告過


真人無夢


要不然我們一般的世俗凡夫


我們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尤其現在進入了新的世紀


就有人如此的預言說


這個世紀憂鬱症的患者


數量會很多


憂鬱症會變成戕害我們人類


身體健康最大的原因就對了


你想在我們這個世界


人是越來越多


居住的環境也差不多


被我們破壞得可說是很凄慘了


慢慢在這種有限的空間之中


人不斷在增加


當然競爭力就越來越強越大


所以為了生活


要說爭個立錐之地


可說是越來越困難


何況說人心越來是越野


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越來越貪


因此在這種無盡的貪欲下面


增加了生活上的壓力


這是在所難免


所以我認為說這個新的世紀


精神的壓力變成戕害我們人類


身體健康最大的原因


這種說法我能夠接受


就光是看到現在患腦神經衰弱


晚上睡不著


若是勉強有睡著


也是淺淺的而已


大腦也是不斷在活動


若是就算睡著了也很容易做夢


夢東夢西


有時候睡了一夜起來


還是感覺精神很差


因為你沒辦法進入


真正的睡眠狀態


沒有進入真正的睡眠狀態


睡是等於在做


我們活動電力的充電


睡不著沒辦法獲得休息


電力一定不夠


所以人沒有精神在所難免


若是容易作夢晚上睡不著


這種人一定比較容易胡思亂想


也比較容易操煩


你若是因為容易操煩


容易胡思亂想


引起了睡不著的症狀


你可不要馬虎


這種精神壓力我都稱它為


好像無形的殺手


它慢慢地戕害我們的身心


是在不知不覺之中


奪走我們寶貴的健康


所以若是有我剛才所說的


這種症狀


你若是不趕快做情緒上的舒解


馬上心就越來越恍忽


生活就越來越不自在


慢慢影響了你的心臟


心臟無力


反正什麼事情這樣恰一下


心臟就呯呯跳


說到這一段好像在介紹我們的


「明腦安神丸」


這是我順便去說到


說到人家真人無夢


為何真人會無夢呢


因為真人他沒有在做


跟我們眾生一樣的


利害得失的選擇


所以人家他無憂無慮


無憂無慮的人


怎麼有可能會多夢呢


所以一個心能夠專一


也就是能夠獲得安穩的人


他們在睡


能夠獲得真正的睡眠狀態


人家他們的電力


隨時都很充足飽飽的


就能夠達到我前面所說的


真人可以安享天年


天給他多長的壽命


人家他就有辦法去活多久


若是一般我們的世俗凡夫


生活上有壓力生活不安穩


勞神勞精


因此就沒辦法安享天年


所以若是要讓身體健康


要能夠安享天年的話


最好就是你自己有辦法解放


要解放最好的方法就是


不要貪


你越不貪煩慮苦惱就越少


相對的


你若是越貪煩慮苦惱就越多


煩慮苦惱越多


就是表示說


生活越不能稱心如意


這樣就會產生所謂的


勞神勞精半途而來夭折


所以控制我們的情緒


說控制可能大家比較難掌握


就是調伏我們的心


調伏我們的心


是一個學道之人或是學佛之人


必須要的功課


你們若是躺下去頭遇到枕頭


若是算1-2-3就睡著了


保證說這個人他的精神方面


絕對沒有什麼壓力


這種人他絕對生活得非常單純


若是有生活壓力的有煩惱的


絕對不可能說


這樣躺下去能夠像小孩子這樣


小孩他們就是生活得無憂無慮


所以你看小孩子若是躺下去


1-2-3就睡著了


若是能夠這樣的人就是表示說


他生活得很單純也是很自在


真人無夢這是在睡的狀態


若是醒的時候呢


他絕對一樣沒有半點的憂愁


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操煩的


為什麼呢


因為他沒有做利害得失的選擇


所以任何事情發生在他身上


都沒有好壞了


就是因為


你有做利害得失的選擇


什麼是利什麼是害


你有做這方面的選擇


取捨


取得到就高興


取不到就痛苦


我說實在的


這種取到的高興是短暫的哦


取不到的痛苦是很長久的哦


所以若是認真算盤拿起來算


是很划不來的


若是這些了解大自然法則


的這些悟者


他們就不要再去做


利害得失的選擇與取捨


既然沒有做選擇沒有做取捨


什麼事情是不是都等於一樣的


他的心就不會受到


世俗的好壞來打擾


來衍生出所謂的煩慮苦惱


所以睡的時候很安穩


醒的時候也無憂無慮


人家他們飲食


只要是維持我們肉體的能量


有夠就好了


他們絕對不會像我們世俗人


本來就沒有什麼味口


但是看到桌上


都是我愛吃的菜色的話


想說要不然再多吃一碗好了


或是你肚子已經很餓了


但是桌上的菜色你不喜歡


我們的脾氣有時候就會發出來


世俗人完全是被口慾控制


但是真人


或是你自認為你是修道人的話


你就不應該被口慾控制了你


你應該採取


吃食並不是在看菜色


或是在吃美味可口的


是為了維持


我們生存最基本的營養份


就是不挑菜色


你不要說為何經典上對於什麼


怎麼做才合乎於真人的境界


才出現了真人用食不求美好


口慾若是在一切諸慾裡面


可說是最容易控制的


若是連口慾你都無法控制了


其它諸慾我說實在的


你想要去降伏它


那就實在是不可能了


在諸慾之中


口慾是最好控制的


這個最好控制的


你都無法控制了


其它的諸慾


你要如何去降伏呢


現在已經說完


真人的睡他不會作夢


真人醒的時候


他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他操煩


也就是說


沒有什麼事情能夠打擾他的心


吃他是為了攝取基本的營養份


絕對不是會做像我們世俗人


選擇菜色口味


是被諸慾控制的


若是真人的呼吸呢


他是非常深非常柔非常長


所以經典上說


真人呼吸


這個氣是下到我們的腳後跟


下到我們腳底的後跟


若是我們世俗人的呼吸


下去差不多在喉嚨在肺部而已


為何經典上說


普通人凡人的呼吸


只到喉嚨而已


這也有理啊


一般我們會以為


呼吸應該空氣進入肺部才對


為何只到喉嚨而已


這個比喻若是不藉這個機會


跟諸位報告


你們不知道我們平時的呼吸


呼吸進去的新鮮空氣


進入到肺部


差不多呼入20%而已


80%都在我們平時這樣呼吸


沒有完全吐盡它


積在我們的肺部裡面


這些污濁的空氣有80%


我現在這樣說


你們自己呼吸看看


你們吸會變成一點點而已


就感覺肺部已經充滿了空氣


吸不下去了


現在我在跟你們談到呼吸


你現在慢慢做深呼吸


然後慢慢的吐


吐到肚子完全都凹下去


就是儘量將我們的肺部


包括我們肚子的空氣完全吐盡


你這樣吸吐三次


然後開始這樣慢慢吸…


你會發現到喔我這次呼吸


哪有辦法吸得那麼長呢


我的肺活量


為何做一次就大起來了


所以我們眾生沒辦法保持


冷靜的理智


覺性不夠敏銳


就是因為我們的呼吸錯誤


你想我們全身需要新鮮空氣


提供給我們的各器官


你一呼一吸


等於只是吸20%的新空氣


進去肺部


20%與80%污濁的


積在肺部的空氣


這樣循環才剩下一點點可用


我們呼吸進去的新鮮空氣


20%是要提供給我們腦部使用


你只有吸20%進去而已


要提供給全身一定不足的


尤其腦部最需要新鮮的氧氣


不夠的時候就變成缺氧狀態


在缺氧狀態


我們的腦細胞就無法保持


很活絡


就感覺這樣昏昏鈍鈍


而呼吸在我們的經典上談到了


真人呼吸是輕柔長


他呼吸進到我們腳底的腳後跟


長不長呢


我向諸位報告


如果在現場在講道


我就會這樣反問你們


問說你們知道我們這個世界上


壽命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我看差不多有七八成的人


會回答說龜


我向諸位報告是很接近


龜差不多排在第二位


第一位的是我最不愛去說到的


對於這項很溫柔


但是大家都會怕的蛇


也就是蛇


你們不知道牠是我們這個世界


生命最長的一種動物


你有去注意到


這些壽命很長的動物


牠們的呼吸都能很深很柔很長


所以呼吸越深越柔越長


壽命就越長


蛇一分鐘的呼吸是三下至五下


而且牠又有辦法冬眠


冬眠就好像修行人的入定


所以你看呼吸輕柔長


又有冬眠配合


難怪牠的壽命可達


五百至七百年


若是龜呢


牠的呼吸又比蛇快一點點


牠差不多一分鐘在五下至七下


這樣就大概能夠活


差不多五百年了


你再看那個呼吸很快的動物


你看狗


狗的壽命為何才十幾年而已


就是因為牠呼吸很快


我們人若是平時有在注意呼吸


做深柔長的呼吸


我們的呼吸若是養成這種


輕柔長的呼吸習慣


是能夠達到


一呼一吸剛好一分鐘


蛇牠三下至五下


牠就能夠活五百年至七百年了


牠是一分鐘三下至五下


我們若是一分鐘等於呼吸一下


這樣你想我們人能夠活得多久


或許你們聽一聽會說


嗯那是蛇那是龜我們人是人


難道說呼吸我們若是訓練到


一分鐘三下跟蛇一樣跟龜一樣


我們就真正能夠活得那麼久嗎


我若是要跟你們說真正的


你們可能不相信


因為我也沒辦法拿出所謂


人類若是呼吸一分鐘


在三下以下就對了


能夠活得多久的這種證明


為何我沒辦法拿出來呢


因為沒人有辦法這樣呼吸


就算今天我跟你們說


有人會試試看


但是一下子又忘掉了


當讓你想起來的時候


你再慢慢地吸柔柔地吸


慢慢地吐


那就斷斷續續了


所以沒辦法像龜與蛇


人家牠們都是如此的呼吸


我們若是真正有辦法養成


輕柔長的呼吸


不要說要活到五百歲七百歲


上千歲你都能活得上去


若是不相信


將它當成是卡通影片


若是要說得比較玄一點的


過去的這些修行人


或是佛經上面有介紹到


這些五通仙士


他們的壽命數千上萬的都有


因為這個時代


已經具備了諸種的神通


所以若是以過去時代


就是說文明沒有那麼進步


可以引用神通


可以顯現修行的不可思議境界


這樣就可以證明了


現在這個時代


眾生的共業與生活的構造


是不需要用所謂的


不可思議的超能力


來證明道法來證明修行


可以達到的境界


所以在這個時代


我比較不愛去談到這個


若是有時候說法勉強要說到


你們就當成顏進平在說笑譚


就好了


要信不信是隨便你們


但是我有借動物做比喻


至少你們也不敢完全推翻


我這種的說法哦


何況佛經典上面有說到


真人的呼吸輕柔長


是呼吸到我們的腳後跟去


我們一般世俗凡夫的呼吸


只到喉嚨而已


所以真人能與天地的壽命同齊


這些真人哦


而我們變成黑肚蟲


壽命短短的六七十年而已


若是有想要享受天年


你就是多少試試看


平時比較注意輕柔長的呼吸


現在說到議論


或是你在發表你的看法的時候


若是受到議論就對了


你們被議論的人


喉嚨就像有東西阻塞著


要表達眉頭就要皺皺的


就像剛才我所說的


呼吸若是能夠越長越深越柔


能夠活到好幾百歲


這就有可能


這種說法受到議論了


若是受到議論的話


說的人


就必須要再拿很多的佐證


來說服人


這樣有時候就會像


喉嚨有什麼東西


吞吐不通順那一般


凡是慾若是越重越深的人


他就越反自然了


也就是說一個充滿了慾念的人


他就失去了我們自然的本性


也就是他自然的根器


自然就淺了


這算是第二段


古之真人


真人睡無夢醒無憂無慮


吃食是吸收基本的營養份


來維持我們的生命而已


他是不受到美味可口的飯食


而來控制


也就是他不是被口慾控制的


呼吸很深很柔很長


這是第二段真人的境界


現在我們來研究第三段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也不知惡死


也就是生死對真人來說


他是將它看成很平常的事情


很自然


所以這也可以說成是


真人已經跳脫了生死了


若是以十二因緣做觀察


我們為何會怕死


因為我們貪生


為何我們會貪生


就是我們妄執有一個我


今天我們若是不妄執有一個我


何來我生我死呢


就是因為我們自認為有一個我


所以我們就必須勞神勞精


不斷追求這些身外之物


來維持這個我的需要


這是比較文言


就是我們不斷的追求


是要來滿足我的感官刺激


差不多一般世俗的凡夫


都落在這種無明的狀態


不知道


這個我他也是一個空集合


一個空集合啦


他也是隨著因緣


以四大元素臨時的組合


因緣盡的時候


水火風土四大元素它就離散了


離散了


我跑到哪裡去了呢


所以若是站在道的角度


這個我若是認真要論


只能夠將它標地在臨時的示現


既然是臨時的不長久


它就等於好像虛幻不實的


我們何必一輩子勞精勞神


都是為了這個虛假暫時的存在


而來勞碌呢


觀十二因緣觀到後來


就是以兩字無明


無明就是看不懂看不清楚


看不清楚什麼


看不清楚大自然的法則


今天你若是生不會高興


死你也不會恐懼


能夠將它看成


生死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你就不會被所謂的生所謂的死


來掌控你


就是跳脫出這個生死


有辦法這樣的人


就等於他不受我們形體的束縛


雖然真人他們已經跳脫生死哦


可是他們不會忘記生的源頭


不會忘記生的源頭


相對的也要記得死的歸宿才對


而偏偏真人他們的境界是這樣


不會忘掉生的源頭


但是他們不求死的歸宿


這句話就留給諸位多少動動腦


去參啦


真人不會忘記生的源頭


但是真人是不求死的歸宿哦


讓你們去動動腦悟悟看


因為真人哇的一聲


到了他洞徹大自然的法則


開始他就任憑這種法則


隨遇而安


任憑自然的造化


他只是與自然配合而已


所以能完全跳脫了形體的束縛


在這種心境之下


那是非常的安穩非常的慈悲


非常的光明


那種境界只能夠稱為妙


而這種妙


真正沒辦法用文言去形容


所以叫作妙不可言


你若是要達到這個妙


你只有忘去生死


你若是感覺


哇要去跳脫生死好像很不簡單


要不然這樣吧


你若是有辦法將死看成是生


當然死亡再來就是生了


將死看成生


而生將它看成是死


這樣應該比較簡單了吧


因為我們共修那麼久了


死亡就是生的開始


這是用這句


相逢就是離別的開始


下去接起來的


死亡就是生的開始


所以死亡既然是生的開始


相對的生也是死亡的開始哦


你若是有辦法這樣看


這樣你也有辦法跳脫出


生死的陰影


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


但你若是有辦法應用哦


你就不必再用半點的心機


去違反大自然了


你就能夠很自然


就是與我們的天地四時


陰陽造化同節奏就合而為一


就不會去違反了所謂的大道了


像這種完全隨順大自然的法則


這種人就能夠稱為真人了


又另外一種比較簡單的說法


就是說


你不要用我們凡夫的知識


不要用我們凡夫的知識哦


想要去勝過天理


也就是說不會用凡夫的知識


想要去挑戰勝過天理的人


就能夠稱為真人了


就是說我們都不要用知識


因為知識是分裂的


真人是單一的


思想是單一的


所以論那麼多回來


也是差在一或是分裂狀態


這樣而已


若是不用我們人類的知識


就是用我們那種天真無邪


真善美的本心所流露出來的


那是一哦


那就好像小孩子一樣哦


小孩子在一起


他是沒有在分男女的哦


是當你已被污染到一個程度了


分出男女之後


你才變成不單純了


人家小孩子就是思想單一


所以他純


才會叫作單純


我們若是什麼事情都已經做


利害得失的考量了做取捨了


這叫作不單純了


不單純了


單純的就像小孩子這樣


他沒有分男女


所以人家小孩子在一起


他真正是單純的


是大人才不單純而已


所以單純就叫作真人了


你若是能夠如此


這樣你就能夠達到


心無所罣慮


心無所罣慮


人家說相由心生


你的心若是非常安穩祥和的話


你的面貌表現出來


就是一份清靜莊嚴


若是以經典上所描寫的就是說


他的額頭會比較寬


這我不知道突然間他怎麼會


又冒出一句話說


你的心若是清靜安穩的時候


當然容貌所顯現起來的


是跟心境一樣的


因為相由心生


可能在莊子他們那個時代


感覺天庭飽滿額頭比較寬


是一種有福


也比較有莊嚴沉穩的樣子


因此他為了要顯現描寫說


心祥和就顯現在臉上


哪有一句話說額頭會比較寬


我真的整組都模糊了


但這是一種文筆的表現


反正相由心生


心安穩表露出來的面貌


他也是那麼清也那麼莊嚴


因為時間的關係


我今天與諸位共修到此


恭祝大家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平安


再見
標籤:
瀏覽次數:73    人氣指數:7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莊子南華經】五十六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莊子南華經】第五十八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