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齊國有一位妙齡女子,聰明伶俐,容貌秀美,正是談婚論嫁之年,
前來提親的倒也不少,但女子均不「表態」。
她家東鄰有個小夥子,長得醜陋,但家境殷實、生活富足;
西鄰也有個小夥子,長得漂亮,但家境貧寒,生活困苦。
這使她的父母左右為難。
有一天,母親想試探一下女兒的心意,便問女兒說:
「我們的左右鄰居都有個小夥子,東邊的那個雖長得醜,家裡卻非常富裕;
西邊的那個長得漂亮,但家庭貧窮,這兩家各有長短,
據說這兩個年輕小夥子都未婚娶,不知你中意那家的小夥子?」
女兒聽後,心裡樂滋滋的,卻不好意思開口。
母親看出女兒的心思,也不為難孩子,便說:
「媽知道你不好意思,妳也不必開口。若是願意嫁給東家,就伸出左手;
妳若願意嫁給西家,就伸出右手。」
母親的話剛說完,兒女立即把左右兩隻手都同時地伸了出來。
母親大惑不解,女兒高興地向母親解釋道:
「東家富裕,有吃有穿,我去東家就食;西 家郎 君長得俊俏,我去西家就寢。
這不是兩全其美嗎?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呢?」
這就是成語「東食西宿」的故事。
有人說,現在有些年輕人擇偶(找對象),既要收入高,又要年輕漂亮。
和古代齊女一樣:魚和熊掌都要。
成語「東食西宿」出自《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漢代的應劭《風俗通》:
「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
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云:『欲東家食,西家宿。』」
後因以「東食西宿」比喻貪得之人欲兼有其利(或謂唯利是圖)。
清錢謙益《康文初六十序》:「有人於此,視諸公之乘轅而反之,
朝秦而暮楚,東食而西宿,曰:『余曷不至於公卿?』」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黃英》:「黃英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
雖然這只是個成語故事
但卻也說明了
現在社會上的某些"人"
(不需要去分男女)
也有東食西宿的想法
人都可以有"私心"
但千萬不要太"貪心"
因為你付出多少
就會有多少的回報
你辜負對方多少
相對的一樣會有多少的"回報"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