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放假看了一部劇,裡面有個對白頗耐人尋味.
一個白手起家的財團大亨,老來得子,有一天領著他的幼子進入他的寶庫.
小孩睜開眼睛,被滿滿的珠寶與鈔票震懾住了.
老人說: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約15-6歲),獨身一人從故鄉拿著一千塊北上奮鬥.
第一次遇到的是什麼你知道嗎?是小偷,扒手們把我的口袋都給偷空了.
當時我知道了,錢在我手上不是我的錢,
不是看錢的主人是主人,而是花錢的人才是主人.
上面的對白,肯定我們的電視劇很難有內涵足夠的編劇,來琢磨這樣的台詞.(都被迫領22k了~?)
怎樣的刻骨銘心,才會有怎樣的發人深省.
當然,也不需要死板的去看待,應該說老人在教導他的兒子,要真正做錢的主人.
不是僅僅擁有龐大的財富,而是懂得善用它,無論是用來兌現快樂與幸福,
用來賺更多的財富,etc. 簡言之,錢要花在刀口上,而且不要讓別人引導你去花錢.(那樣錢就變他的囉)
問題來了,怎樣才算是刀口,又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所以有人就會有紛爭,
兄弟姐妹會爭父母財產,一個開發案要爭分到的利益,太多可說的了.
但是無論如何,當錢最終花出去的那一刻,才會真正知道它的主人是誰!
好像有點恍然大悟,只要你敢,你可以花的錢遠比你握在手中的錢多
(更何況,握在手中的錢還未必是你的),當然,只要你的心是正的,
能有這樣的思維,應該是成為大企業家與否的關鍵吧?
這倒是我從未想過的,難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