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商業雜誌的報導,有感而發,於是寫了一些心得。
什麼?說我不可能是看商業雜誌的人?
算你厲害,其實是我企業管理的報告,沒地方放先放來這裡而已。
資優行為比資優智商更重要
> 我始終相信,天才與蠢材總在一線之隔。
看完商業週刊的這篇報導後,我才了解,原來教導資優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開頭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一名拿不到第一名的同學,對著資優生唐宗漢說:“你為什麼不死掉?如果你死了,我就是最好的了”。令我深刻的不是上面這故事,而是這故事的主角唐宗漢所說的這句話,“這個世界和我之間,一定有一個不對勁了。”
是呀,這社會病了,病入膏肓,今天我將要以“這個世界和我之間,一定有一個不對勁了。”這句話來打出我的心得。
在講求名利的世代裡,似乎得不到利益便要採取激烈的手段,即便得到了又如何?還不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
如果我有選擇孩子智商的權利,我寧可希望他是個智能不足的孩子。原因很簡單,哪個作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呢?在高智商的環境下,別人總會把他當異類看待,即便在某領域上成就非凡,活起來不快樂,哪個作父母的不會心疼呢?如果今天選擇一個平凡的孩子,乍看之下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就這樣平穩的過一生,但實際來看,平凡的孩子總在為了許多事情在自我煩惱,包括了感情、課業、工作等許多壓力所煩惱,這樣似乎沒有比資優生來的好多少。至於智能不足的孩子,或許照顧起來辛苦了一點,但最起碼無憂無慮,腳踏實地,就算想做壞事,也因為智能不足而想不到壞事可作。
不過這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在現實生活下,當然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健健康的人。
這篇報導讓我想起了我國中時期有一位很符合資優條件的人,他有著持久的好奇心,且具備著長期的努力,在沒有外力環境的逼迫下,自發性學習,當然也懂得學習的方法。雖然他沒有跳過級,但他一路從建國中學,甚至以入學考試滿級分的方式考上了想要的台灣大學醫學系,只是最後因為近視太深而不被入取。我想說的是,他的確交出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過僅限於學業,他的個性非常讓普通人無法茍同。舉例來說,他無法和同儕之間聊相同的話題。當國中學生在聊起某部電視劇時,他卻正講著昨晚新聞的內容,當大家在聊某位偶像明星時,他正講著某位偉人的豐功偉業。還有他很愛打小報告,似乎所有他看不過的事情他都要說,最後連老師都受不了而訓了他一頓,因為就連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他也能說的天花亂墜。最終,他的下場是,遭受到全班的排斥,那真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做人可以如此糟糕的。
這篇資優行為,讓我回過頭去思考,當時我國中的這位資優生同學為何不懂的與人相處,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莫過於家庭教育的養成吧!他的家庭是個書香世家,爸爸是律師,媽媽是總務主任,而他唯一的哥哥則是個更資優的跳級生,在這種環境的成長下,相信他的父母肯定教導了他,唯有讀書,才有前途諸如此類的觀念,再加上自己家庭帶來的許多無形壓力,導致他一天到晚只顧讀書,而不知道人際關係的培養是要靠經驗來累積的,即便他的書已經讀到萬捲了,但是他的社交環境,我想大概只有一捲書裡面的一片竹吧。
如果這社會沒病,那麼為何父母總希望自己子女飛黃騰達?
如果這社會沒病,那麼為何人們眼前只充滿利益?
如果這社會沒病,那麼為何人與人之間還要分優等、中等及劣等人呢?
如果這社會沒病,那麼為何優等人活得痛苦,中等人活得煩惱,劣等人活得心酸呢?
很明顯,這個社會不對勁。
真正對的,只剩坐在角落旁獨自傻笑的孩子。
如果有人有耐心看完並且有一點常識的朋友,應該會問,這跟企業管理有什麼關係?
沒有錯,的確沒關係
X的,我不小心把企業管理的報告當作國文報告來打了。
我哭了,又要重打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