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13557
 └●-蔚藍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六祖壇經】行由品 一‧ 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在哪!心在哪!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六祖壇經】(三)、(四)
作者: └●-蔚藍天-●┘ 日期: 2006.09.08  天氣:  心情: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六祖大師的父親本來籍貫在河北范陽,後來被朝廷貶官,流放到嶺南新州,貶為平民。父親早亡,剩下母親和惠能,孤苦伶仃。這是六祖大師敘述自身的家庭狀況,父親早亡,母親守寡,家中亦無兄弟。後來遷移到南海,艱苦貧乏,家徒四壁,靠著上山砍枯木,到市場去賣柴,維持家庭的生計。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那時有一客人來買柴,請惠能挑到客店裡面。惠能把柴送到客店,才收了錢,剛出門,就聽到一位客人在客店誦經,惠能一聽到經文,心即有所領悟。

  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蔪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這一段說明了惠能大師親近佛法及入道的因緣。惠能在客店賣柴,收了錢,準備要離開時,剛一出門,就聽到一位客人在客堂裡誦經。惠能一聽,心即開悟,問這位客人誦的是什麼經,客人說是《金剛經》。惠能再問:「這部經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客人說:「這部經是從蔪州黃梅五祖大師處請來的。五祖弘忍大師在東禪寺弘法,弟子有一千多人,我到那裡參學禮拜,聽聞這部經。五祖大師常勸僧俗持誦《金剛經》,由此見自本性,見性成佛。」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這一段就是惠能大師得法的因緣。惠能由於宿世慧根,聽到客人誦《金剛經》,當下契悟這念心。客人知道惠能有所體悟,心想:「我誦經多年尚未開悟,你一聽就開悟,那一定是乘願再來的菩薩!」惠能雖想去參訪五祖,但是自己沒有旅費,而且擔心家裡的老母無人奉養,因此左右為難。一位客人於是發了大慈悲心成就惠能,送了十兩銀子給他做母親的生活費用,讓他可以安心到黃梅參禮五祖。不到三十多天,惠能就到了黃梅,禮拜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親近正法。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惠能從廣東趕了三十多天的路,來到湖北黃梅,禮拜五祖弘忍大師。五祖問惠能:「你是什麼地方的人?到這裡來想求些什麼?」惠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的百姓,來禮拜師父,什麼都不求,只求開悟、成佛。」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在中國古代,邊疆民族分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因此住在南方的人就稱為蠻子或獦獠,就是下等人的意思。獦獠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蠻夷,這個地方的人未開化、沒有文明,都住在山林、石洞當中。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尚未開化的獦獠,怎麼能成佛呢?」惠能答覆五祖:「人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身不同,但佛性有何差別?」在南方的稱南方人,在北方就稱為北方人。假使南方人到了北方,就成了北方人;北方人到了南方,又變成南方人了。總之,人雖有南北之分,然而「佛性本無南北」。就像諸位現在聽法的這念心,沒有一個形相,既然沒有形相,去哪裡找東西南北?因此,人的佛性並沒有東西南北之分。

  佛性雖無南北,但是同樣是人,獦獠身與和尚身卻不同。這是指所穿的衣服、所說的語言及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和尚身」是指出家的比丘,有道行的人;「獦獠身」則是沒有開化的人。雖然在身分及形相上有所不同,可是不論獦獠身或和尚身,都還是要穿衣、吃飯,而知道穿衣、吃飯這念心,並沒有在家相或出家相的分別。和尚身的這念心,在眼知道見、在耳知道聞;獦獠身的這念心,在眼也是知道見,在耳也知道聞,能見能聞的這念心是等無差別的。就理上而言,佛性是平等沒有差別的;但在事上來說,眾生的見聞覺知仍有粗細、染淨之別。佛菩薩和眾生,同樣都有這念心,只是前者是悟,後者是迷。

  因為佛性沒有一個形相,所以二者並沒有差別。這是惠能大師答五祖的話。這些話相當有智慧,不是普通人可以答得出來,必須要有慧根、有悟性的人,才能有這種智慧。如同當年的達磨祖師,未出家前是香至王的三太子,他在那時與般若多羅尊者辨珠的答覆也相當有智慧──外在的寶珠和我們自性的寶珠不可相提並論,外面的寶珠不是真正的寶;須有這念智慧心,才能知道外面的寶珠是寶。所以,必須先有智慧之寶,才能辨別外在的寶珠。人也是如此,雖有南北之分,可是這一念心性、智慧心,沒有東西南北之分,也沒有出家、在家之別,這念心性是無形、無相的。





(四)950709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五祖聽到惠能說出這麼有深度的言論,是很有見地的人,本來想再進一步與他討論,但是看見身旁有其他弟子在,唯恐旁人知道了會心生嫉妒,也就不再追問,所以「乃令作務」。五祖為了保護惠能,讓門下的徒眾不要太注意他,於是分派他於大眾中參與雜務、勞務。佛法有漸修與頓悟法門,頓悟的法門是法法平等,漸修的法門就是要修福修慧。所以五祖照例要惠能去作務,當中的啟示,就是要惠能隨著大家修福德。

  惠能立即向五祖說「惠能啟和尚」,「啟」就是啟稟,是下位向上位者陳述的尊敬用語。因為惠能心想,五祖讓自己作務,不外乎是要自己修福德、種福田,若說修智慧,智慧是本具,若要修福田,不離自性才是無上的福田。於是進一步追問五祖大師:「既然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就是福田,為什麼和尚還要我去作務?作什麼務可以真正的增長福田呢?」

  五祖大師說:「這獦獠的根性太利了!你現在不要再多講,到槽廠去!」「槽廠」就是磨坊,也就是碓房。一般人將放飼料、餵牲畜的器具稱為槽,例如馬槽;廠,在此處是指磨坊、舂米的作坊,過去古人在碓房自己舂米、磨米。這是暗示惠能,多言可能會洩露機密,引起他人的嫉妒,對自己沒有好處,所以不要再多說了,趕快跟隨大眾一起去做事吧。惠能退下,來到後院,有一位行者分配惠能破柴與踏碓這兩項工作。在古代叢林,煮飯要用柴燒,所以要破柴;踏碓,過去的叢林,都是自己種田,當稻子收成以後,要把穀子碾開,就將稻子送往碾米廠,將穀殼碾掉,成為糙米,最後再放到碓裡去舂,把米舂熟。碓有兩種,一種是用手拿著木棒往碓裡面舂。另外,當米太多時,碓必須要很大,因此所用的力量也較大,這種必須用腳踏的方法,把腳踏在木頭上舂米,稱為「踏碓」。「行者」是在寺廟、道場發心修行的人,不論在家或出家,都可以稱為行者。

  經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經過八個多月以後,五祖有一天來到磨坊,對惠能說:「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雖然你具有正知正見,但是怕其他人會因此嫉妒,甚至加害於你,對你不利。「遂不與汝言」,因此當時就不對你多講,要你到碓房去踏碓,這是我當時的用意,你能不能明白?惠能說:「弟子也知道師父的一番好意,因此不敢走到前面的法堂,以免別人起疑心。」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五祖與惠能談過之後,經一段時間,認為因緣成熟,應該將佛法心印傳承下去。一日,五祖召喚所有的弟子,對大眾開示:「世人生死事大。」世間生死事大,所以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讓眾生了悟生死事大;既生而為人,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在了生死。「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五祖大師看到大眾雖然很用功,卻不知求出離生死的苦海,對於自己的生死大事似乎漠不關心。「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假使這念心迷了,所做的種種福報也救不了自己。五祖看到門下弟子都只知道發心做事,從早上忙到晚上,急急忙忙地修福、作務,很少有人明悟這念心性的大事,為令弟子們了解佛法必須在事、理上用功,因此,五祖特別開示大眾:「我看到大家都在發心,可是卻很少有人來問自性上的道理。你們成天專門修福德,假使這念自性迷失了,福報也救不了自己。所以除了修福報以外,更要關心自己的生死大事。」

  我們這一生縱然修了福德,若迷失了自性,仍會隨業流轉。業,分為引業、滿業。引業,就是引我們到三塗惡道、人道乃至天道。不論是人道或是天道,福報享完了,終究還是輪迴生死。所以,假使只知道修福,不知道明心見性,不積極尋求了生死的法門,「福何可救?」福報也救不了自己。過去,梁武帝造寺安僧、集結經典,修了種種福報,自認為這樣修行的境界很高,福德、功德很大,見到達磨祖師就問:「我讀經、寫經、集藏經,度了幾萬人出家,修建許多的寺廟,這功德有多大?」達磨祖師回答:「沒有功德。」梁武帝在事相上修了很多福,希望獲得讚歎;但是達磨祖師認為這只是人天小果,並沒有得到佛法的真實功德,為了提升梁武帝,使他更上一層樓,進而明心見性,脫離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所以就告訴他無功德。

  佛法是應根機而說的,五祖所開示的道理是要告訴大眾,除了修福田以外,更重要的還要脫離生死苦海。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五祖這麼說,就不再修福了。修行要福慧雙修,除了修福田之外,還要有清楚明白的智慧,知道如何了生脫死。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你們每個人趕快回去,「自看智慧」就是本著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念心,「取自本心,般若之性」,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此處所說的般若之性,就是我們的心性──實相般若之性。五祖要弟子們本著這念清清楚楚的般若心性作一首偈子,「來呈吾看」,呈送來給我看一看。假使當中有人悟了這念心性,「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就傳他衣和法。衣就是過去釋迦牟尼佛所傳的衣,從達磨祖師一直傳至五祖。契悟了這念心法,而後再傳衣;如此先傳法而後傳衣,用衣來徵信這個人確實已經契悟這念菩提心,並且能弘宗演教,荷擔如來家業。「為第六代祖」,這樣的人可以承先啟後,堪作禪宗的第六代祖師。

  「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火一燃燒起來,當中沒有間斷,這是指悟道的這念心很直截,光想是企及不到的。「不得遲滯」,不可再思考、等待,有了遲疑就會產生障礙。假使契悟了這念心性,時時刻刻這念心性都在,「思量即不中用」,想出來的道理是不中用的,與這念心性毫不相干。因為「見性之人,言下須見」,如果真正見了本性,馬上就有自己的見解,當下就能答得出來。所以見性之人,是問在答處、答在問處,不須要經過思惟,經過思惟就不是。

  見性的人,一聽就知道對方真正要問的是什麼,問在什麼地方就能答在那個地方,能夠對答如流;一般人若經過思惟,就不是如此。所以,是否有契悟,只要觀其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就可以看得出來,即使不講話也能夠知道。若一定要問,真正見了性,馬上就能答,不假思索,所以「言下須見」,就是馬上見到這個道理。

  「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輪刀上陣」就是兩兵相接之時,假使真正達到這種境界,即使輪刀上陣,這念心一樣存在,一樣可以契悟、見道。所以,悟了心性,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就算輪刀上陣,也是神通妙用,兩者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真正的見性。所以五祖要大眾不遲疑、不等待、不思惟,馬上回去寫一首偈子。




文轉貼【中台世界】【六祖壇經】(三)、(四) 今日所閱       合十
                   –心得分享–
                 求佛–知佛–成佛
              要求己–知了己–成就己
                 學習–教育–成己
標籤:
瀏覽次數:144    人氣指數:2744    累積鼓勵:1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六祖壇經】行由品 一‧ 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在哪!心在哪!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