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66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068514
Sorcerer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未來8年最不被看好的10種職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Off Course放假學
作者:
Sorcerer
日期: 2015.06.24 天氣:
心情:
美國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曾發布一項調查指出,2011年全美有57%的勞工,到年底還有未使用的假期。
另一個由旅遊網站Hotwire所做的調查亦指出,美國勞工在每年年底平均未使用的帶薪休假天數是6.2天。
至於台灣,在相似的調查中也是名列前茅。
根據Expedia旅遊網最近針對22國所進行的「2012休假剝奪研究」(Vacation Deprivation study)結果顯示,
台灣的工作者每10人中,就有7人會為了工作而取消或延遲休假。
環顧職場的上班族,許多人即使一年有7天左右的年假,卻總是到年底才驚覺沒休完,結果不是草草把假期拆成幾小段,勉強休掉,
就是自動放棄。
還有不少上班族,天天坐在辦公室巴望著假期,但等到一年一度的長假(例如春節長假)到來,卻漫無頭緒,不知如何運用。
結果,終日賴在沙發上嗑洋芋片、看無聊電視節目,或是「睡」掉整個假期後,內心感覺一片空虛,絲毫沒有「充電」之感。
Off Course 1:假期與工作同等重要
為什麼多數上班族渴望假期,卻永遠休不完年假?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便曾以「三無運動家」來形容這種人:亦即面對休假,就感覺沒時間、沒金錢、沒悠閒的心情。
事實上,「三無」可能只是多數人無法安排有品質的假期,懊惱之餘所說出的藉口。
或許,面對休假,真正的問題在於:你如何看待休假這件事?
台灣現在高喊「創意經濟」,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即曾指出,「創意經濟工作者」與「製造經濟工作者」最大的不同,
就是更加看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渴求生活的深層體驗,這種體驗包括「色彩鮮明、高品質而多元經驗的生活」。
所以,休閒生活與工作絕非對立的兩件事。
休閒生活愈豐富的人,在工作上往往也能展現愈多元的創意與活力。
Off Course 2:找出它對個人的意義
每個人追求的人生價值不同,對於假期的期待也有差別。
假期對個人的意義應該在於:它可以實現你在工作中未能完成的某個部份,例如:開拓生活視野、體驗人生、修補家庭關係等。
或者,你只想在忙碌的工作之外,什麼都不想的純粹「放空」,也行。
台灣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對休閒生活的思考,便頗具啟發。
在近作《流通教父徐重仁青春筆記》中,他以「轉化」的概念,形容休閒對於他的意義。
徐重仁指出,他平時休假不會跑到很遠的地方,把自己搞得很累。
他有很多簡單的娛樂,如拍照、爬山、騎腳踏車等。從事這些事,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從工作中釋放壓力的「轉化」。
當在工作中感到疲勞、失去動力時,有時我們需要的休息,未必是睡一大覺,而是轉換到跟平時工作不一樣的「頻道」,
例如不同的事物、節奏、環境、夥伴等,都能得到深層的紓解與放鬆。
Off Course 3:需要提早計畫和經營
除了心境的轉化,如何讓假期過得充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有計畫的休閒方式。
《哈佛商業評論》雜誌(Harvard Business Review)曾針對國際知名顧問諮詢公司BCG北美幾個辦事處進行調查,
發現當顧問擁有事先規畫、不受干擾的休假時,更能提高工作績效。
就像工作須要年度計劃來預作準備,休假生活亦然如此。如王品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國雄,便是這套方法的忠實實踐者。
王國雄總在年初將一年的大大小小假期預先排定,便於及早請假與籌備。
上班族也可參考這個做法。
首先,訂定一年1~3次的長期休假計劃,內容包括休假目標、地點及準備進度。其次,再以月為單位,排定每個週末的休閒活動。
例如:本月第一週,是與同好去跑步:第二週,是去聽取某場藝文講座等。
以計劃中的活動為優先,就不易被各種偶發性、不重要的事件打亂休假步調。
Off Course 4:重分配時間與金錢,花在刀口上
假期不但需要被計畫,如何放得充實而不影響工作,則需要更多的學習與練習,包括時間與金錢的再分配。
例如,平時下班回家,我們往往無意識的在外逗留,去KTV高歌,或與人應酬。
這類「營養價值」較低的活動,既花錢又浪費時間,得到的滿足感卻不高,反而剝奪了你下班後休息、與家人相處或學習的時間。
等到週末放假時,你可能已經很累了,除了睡覺,完全不想再做其他事。
檢視一下非工作時,你都從事哪些活動,想想是否有可能將這類活動逐步減少,以更有目的性、品質更高的休閒活動取代之。
此外,你也可重新檢視自己每年、每月的休閒支出:第一,休閒支出在整體佔比是否合理?第二,主要集中於哪些項目?
如此,才可能調配出更理想的配置,把有限的金錢花在你真正在乎的項目之上。
今年,有讓自己好好休假了嗎?若還沒有,趕快著手計畫吧!
週末放好假,不再愈休愈累
週休2日是上班族最常遭逢的假期,如何不虛擲光陰,不會「愈休愈累」?大前研一在其著作《OFF學:會玩,才會成功》中提出3個建議:
週五晚上:開始週末的休閒活動
這點,可學學美國人的做法。
美國人的週末假期,是從週五晚上就開始,即使跟同事一起聚餐,也大約1小時就結束返家;計畫出遊的人,則大多在週五就出門。
如此一來,從週六早上開始,就可以好好享受休閒生活。
一般人要避免的迷思是,週五晚上抱著「明天就是假日」的快樂心情,不知不覺就胡混熬夜,第二天睡到午後才起床,連寶貴的週末也浪費了。
週六:享受體力型活動/週日:讓身心充分休息
運動健身很重要,但可以盡量安排在週六。
此外,一天來回的活動,如旅行、主題樂園的遊玩、購物以及朋友聚會等,這類容易讓身心疲累的活動,也盡量安排在週六,
才不會讓身體的疲勞,一路延續到週一。至於按摩、理髮、散步、看書、聽音樂等比較放鬆型的活動,便適於安排在週日。
週日晚餐後:收心準備隔天工作
週日晚上,原本就很難放鬆了,總是忍不住想到隔日的工作,這幾乎是上班族普遍的現象。
既然如此,不如以週日晚餐作為假期的終止時刻。活動也盡量結束於晚餐前,讓自己從晚餐後開始收整心情。
而週日晚上最適合做的事,是確認未來行程,讓即將到來的工作流程、進度在腦海中演練過一次。
也可用來構思會議提案或發言,如此一來,就能從容迎接忙碌、或有會議的週一早晨,不至於那麼憂鬱了。
標籤:
瀏覽次數:
40
人氣指數:
1040
累積鼓勵:
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未來8年最不被看好的10種職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