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2,748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677735
王小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管對方是不是,我都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分享的力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世事無常 假勿當真
作者:
王小清
日期: 2013.03.21 天氣:
心情:
一九九一年鄰居開一個小賣店,生活富了,每餐大魚大肉不斷,左鄰右捨都很羨慕,說這一家子算沒白活,過得多麼幸福、快樂。老人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這世上,窮也苦、富也苦,人生在世上就是苦。你們光看人家錢多、吃得好,怎麼不見錢來的有多累。吃的好壞算不了享福,香能存留多久?嗓子眼以下都一樣。人,不了解真相,只看看得見的香道,卻不知看不見的臭道。香道太短,臭道太長、太長啊!”逗得大伙哈哈笑,可誰理解老人話中之意呢?香道喻三善道,臭道喻三惡道,正如佛說,得人身猶如掌上土,失人身猶如大地土。五濁惡世的眾生,又有幾人真的醒悟呢?
老人又說:“福滿禍生,世事無常,有錢無人花,要錢有啥用?”老人一番話,沒有一個人明白。直到半年後,該家的五十多歲老太太,突然患癡呆症走失了,雖然派了許多人找,死活仍無音訊,小賣店因無人照看而關閉,大人小孩愁苦不堪,家境從此衰落,往日紅紅火火幸福歡樂的家園,再也看不見了。此時大家方回味老人的一番話實有所指。鄰居一位老爹,向純印老人詢間半年前所說之話為什麼會應驗?純印老人說:“我是根據古人講的樂極生悲、物極必反的道理說的,當時他們家太過火了,頓頓大魚大肉,弄個電匣子擾得四鄰不安,還不是顯闊氣嗎?老輩人說過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財外露還不招禍嗎?”這是定理。
她還講過作人的一些道理:滿招損,謙受益;心愈下,道愈高,道愈高,心愈下;謙謙君子,傲慢小人;有德性的人不居人前,不顯才華,總是謙恭和藹,不顯山不露水,永遠甘做默默無聞的人。
八十年代有電視的人家還很少,純印三兒媳佟秀琴怕老人寂寞,借款為老人買了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不知為什麼老人喜清淨,從來不看電視、不聽樂曲,當電視裡演皮影戲時,她看了一會兒說:“人的一生就像皮影戲一樣,來去匆匆,一會兒一個角色,換來換去,總也擺脫不了操縱你的那個不露面的人。有誰能透過影窗,看到後面的‘真人’呢?唉,世間人迷呀!今日倒頭睡,明日不知誰呀!”滿屋看電視的大人小孩呆呆望著老人不解其義,但蒙胧中又分明有著什麼說不清的感覺……大孫女發問:“奶奶你胡說啥?人怎麼能與皮影人相比呢?”“人和皮影人沒啥兩樣,都是假身,每個人在世上也都是充當不同角色在演戲,戲演的愈逼真愈好,但終歸都是假的,轉來轉去也轉不過影棚,走不出戲台。人就像走馬燈似的,愈轉愈迷,愈迷愈轉……”
老人一本正經的話,引得滿屋人哄堂大笑,從未聽說過人血肉之軀的身體是假的,此老人太會說笑話了!很長時間人們一提此話尚笑個不止。
老人的家距鐵路醫院、中醫院較近,人們一提身體有病她總好說:“身病是表,心病是理,身病從心醫,打針吃藥猶如救火,火熄滅了,還會復燃,根治的方法是心不邪,別貪財,遇事不發怒,少吃葷腥多吃素,飯後走百步……”
老人的話是提醒我們了知病源:病由心邪,貪欲業生,業由煩惱生,煩惱由不明事理、愚昧的無明所生,無明萌發時,心病即成身病。
但根本治,非醫藥能治,如老人常說的:“大夫治病,治不了命。”一個人的業力,除自己改變心性、自己消自己業力外,佛亦消不了。此即佛法大,大不過業力;業力大,大不過願力。這就是老人講的病由心生,還應由心治。如何對治呢?用佛講的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心若有所憤懑、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憂患,皆是煩惱,煩惱皆非正。心不正,必隨境妄動,起惑造業,內有(貪嗔癡)三毒,外有惡業之緣,身病則成果報。心若淨,一心念佛、拜佛,不染外緣,則心安體泰,此即心淨體亦淨之理。
心體本來空寂靈明,動即成礙,有知有見、有想有念皆是違淨心本源,均為病因,所以念佛之念理應不生,奈眾生障深慧淺,自力難成,方以一念伏萬念,無奈成為無法之法了。修此法者則為修善之法。一切善法,即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他人得離若,無我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為正、為淨,此即中道也。只要發心真實,慢慢日久天長,必然業消身健,切忌有求之心!純印老人視眾生無始劫的心病難醫難治,以大慈悲心來世間弘揚心地法門,以普治眾生之心病,此純印本懷也。
自身有病由心醫,身病必以心藥治。
心若淨時體亦淨,體淨即是念佛時。
(四)打破煩惱雲散月明
純印老人日常閒談,從不議論別人是非,在梅河口鐵北街住時,鄰居婆媳不和,吃飯時,兒媳給公婆盛飯盛菜,一聲不語,碗底總是有意撞擊桌面,面現厭惡之情。當公婆在老人面前講兒媳種種不孝的事情時,老人總是沉默不語、不評論其是非,反而相勸說:“往後你們不要自找煩惱,總留心這些小事兒還有個頭嗎?今後不要留意這些小事,當沒看見不就不惹氣了?”婆婆說:“大嫂,你說得倒輕快,每頓飯她都摔摔搭搭,就在眼底下,讓人怎麼忍受得了?又怎麼能看不見呢?”老人笑笑說:“正因為你注意,才發現她摔打你,如果在你的心裡,將兒子媳婦換一下,當她是你兒子給你們盛飯不就啥事都沒有了。今後我們也得開明些,時代不一樣了,別老用我們那時候對公婆的禮數,要求現代的年輕人。”說著她伸出雙腿指著小腳說:“這就是我們那一代的規矩,好好的腳,都得折斷,不折斷找不著婆家!”又指著鄰居婆婆的腳說:“這是你們這一代的規矩,多自由自在呀,跑、跳隨便!要用我們這一代的觀念看你們,女人都該沒有漢子才是……”說得婆婆哈哈大笑,眼淚都笑出來了。
有時鄰居家兒媳婦向老人訴冤,說公婆總好挑飯挑菜:“不是說飯硬,就說菜鹹,一咳嗽就怨菜做鹹了,沒有見過這樣的老人,太難伺候了……”老人則對她說:“你婆婆公公在我面前,總誇你賢惠,從來沒說過一個不字。老人的嘴就是好說,說過就拉倒了,老小孩兒小小孩兒嘛,他們的心還是惦念你們哪,那麼大歲數了攢錢干啥,還不是為你們。”還講今比古說出許多孝順老人感動天地的故事,由於這樣兩面勸解,不到一年多婆媳終於和好了。
劉家一親屬的姐姐是搞醫的,潔淨成癖,看不上老公公嫌棄他痰多埋汰,經常借故謾罵,公公無奈常躲在姑娘家。姑娘沒說的姑爺卻有想法,為此小倆口常口角、生悶氣。老人聽說後就讓其三子將其親屬姐姐接來住些日子,老人有意向兒子、孫女、孫子講因果循環的報應讓她聽見:“有一家老少三輩,老老太太受兒媳氣,大家吃剩的飯菜給她吃,還專門預備了一個破碗給老老太太用。孫媳是個信佛的人,對婆婆虐待奶婆心生不忍,但又因左右不了婆婆而急得不行。一天盛飯時,飯碗不慎從婆婆手中滑落,孫媳急忙拾起說:‘這是咱家的傳家寶,千萬不能讓它壞了!’婆婆不解地問:‘一個破碗有啥稀罕的?’‘將來婆婆老的時候,我好用這個碗給您盛剩飯哪!’一句話使婆婆大吃一驚,從此她孝敬奶婆了,孫媳則對自己的婆婆也更加孝順。離地三尺有神靈,種什麼種子結什麼果。從古至今,善心、惡心,報應不差一分。人都有老的時候,心可不能偏哪。”老人還講自己所聞的許多因果報應的實例。她的話對這位親屬的姐姐震動極大,回家後讓丈夫將公公接回家,當面向公公賠禮認錯……
常言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老人為各家解開煩惱的事跡卻很多很多:有的是夫妻不和,有的是婆媳不知,有的是公公與兒媳不和還有母女不和的……只要與老人有緣,她都想辦法讓遮蔽其心靈之雲盡皆散去。老人用善巧方便度人,又從不參與議論別人的是非,她心中無是無非,始終是清淨的。世間人都好隨幫唱影評是非,豈不知論過處便是起心分別,我相未忘,細想他人過非,與我何涉?一個人若起心分別,必生嗔恚,煩惱的種子滲入八識田中,即轉成自非,不可不知。一個真的修行人,在是非面前,要學純印老人,即不離事相(不取於相),心又如如不動。這是修行人的真功夫。
佛光普照十法界,法雨滋潤五性根。
意淨不隨流水轉,心閒笑看白雲飛。
第七章 調心消業障果報不虛傳
純印老人講:“好人有福報,惡人有禍殃。人,生下來兩肩各站一童子。童子雖無影卻通靈遍知,心中生一善念,右肩童子記下,生一惡念左肩童子記下,善惡的帳漏不掉,差不了……”
無始劫的惡因,如斷其成熟的緣(次因、條件、手段),則惡的果報不會自生。所以去惡為善是消除業障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果關系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它是客觀存在的,信與不信始然。世人往往因看不到摸不著,而胡作非為,不為重視,果報現前方恐懼不安。老人曾講史書一故事:“元朝皇帝忽必烈殺業過重,有一次患心病,寸關尺脈全無,奄奄一息,他身旁有一位宰相耶律楚材,是位有修有證的得道高人,他勸忽必烈大赦天下無辜,廣開善門……忽必烈點頭應允,第二天病勢明顯轉輕,數日即愈。”
老人經常講“破財免災”。世人若能捨財物救濟人、救災濟貧、解人之危、急人之急、幫人所需是絕對有好報的。“文錢不落虛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人每當放生、濟貧哪怕做一點點善事,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輕松感,反之惡行後,心中的恐怖久久不息。所以人在情緒沖動時,或在過喜或過驚或過憂的時候均可誘發心髒停止跳動而突然死亡。如果人長期處在一種不健康的情緒之中,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患上頑疾或慢性疾病。所以調身先須調心,端正心態穩定情緒是治病的首要條件、是主因。而服藥、增加營養只是次因、是助緣。老人講“凡事不走心”,就是看得開放得下。不執著利與害、榮與辱、得與失、生與死,不執著兩邊就是“中道”。只有平衡了矛盾對立的關系,萬事萬物、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才會統一和諧。以生死為例,一個人要能正視生死看淡生死,無選擇的生,有選擇的死,心裡不但不懼怕死反以有價值的死為榮,為最高的享受。古代大英雄、現代視死如歸的先烈、英模及那些不知名的平凡輩而有不平凡作為的人,他們心中想的是百姓、是戰友、是國家人民生命財產、是億萬人的命運。佛門常講為眾生,為佛法,無我相。
生與死是相對的,亦是相同的,是一體兩面,同屬自然。生隨緣而來,死是自然回歸,即不是開始,亦不是終結,乃是無休止的生生死死的循環。正如老人說的換衣服罷了。一個人只有明白生與死的本質,才能淡泊利與害、得與失,不為世間浮名浮利所左右,不貪不嗔不癡,保持平常心。“心淨體亦淨”,這是治病的主因。有此祥和的心情,不僅無生病的因緣,還能轉化氣質、升華道德、改變命運。這才是人生在世做人處事最為重要的。可歎世人明此理者甚少、甚少。
但切切注意:業障病須念佛消業,淨心調理身心,隨緣作善,千萬不要被大神、大仙、算命、看相的以還陰債、許大願、求冥界、作“法會”等封建迷信的外法外道所利用。業是自己造的,還須自己消。佛亦無能力消眾生之業。只有老實念佛,心不思惡,行不為惡,業障自然漸漸而消。當今魔眾無不變化手法,借佛之名,投合人的心理而行騙術,稍一不慎則入魔境,必上當受騙助纣為虐,反以為是功德。末法魔子魔孫多在佛門四眾之中,尤以出家二眾為甚,慎之、慎之。
學佛人一定要謹記“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最穩安的方法即持名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出聲、默念均可。只要佛號相繼不斷,便可止住妄想雜念。即淨心、修心養性了,又“暗合道妙,”久而久之“巧入無生”!這是未法修行最殊勝、最恰貼的法門。
看破世間皆空相,首障道心是錢財。
生命就在呼吸間,何必塵緣總掛礙。
淨口持齋誦彌陀,當生成就亦消災。
梵音喚回他方客,不退菩薩可再來。
(一)財來不貪心清如水
偽滿時,一次撫寧縣鬧土匪,純印與公爹領著孩子們隨著全莊人都到山裡去了。十幾天土匪走後,她回家收拾東西時發現一小匣,裡面裝有房照、地契,是距本莊八裡路的高家嶺高林家的。鄰居聽說都來觀看,認為“劉老好”(純印公爹的綽號)這回可發大財了、真是天降的一筆萬貫家財呀!又有房子又有地,一夜就成大戶。純印的公公大名叫劉鳳仙,很少有人知道,但提“劉老好”遠近皆曉。
純印與公爹商量,決定給高家送去,她說:“外財不富人,心若偏一點,必惹禍殃……”次日一早,“劉老好”借了一頭毛驢,將房照地契送還高家。一跨進高家門,只聽屋內大人孩子嚎啕大哭,如哭喪一般。院內院外,還有許多鄉親搖頭歎氣,一問才知道因丟了房地契,眼看著連個棲身之地都沒有了,所以全家人抱頭痛哭,如喪考妣。
劉老好向高家主人說明來意,全家人非常感動,高家欲將房地產分一半給他,被劉老好謝絕。老主人被劉老好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其孫犟牛居士亦具此德性,為修古寺院蒙受不白之冤,無怨無悔,不退道心),提出與劉老好叩頭,結拜把兄弟,無以為報,商議決定將劉老好三孫女劉桂珍娶來高家,與獨生子高林為妻。一貧一富、門不當戶不對的劉高兩家因此結成了親家。劉老好與兒媳史純印不貪外財,主動上門送還地契房照的義舉,傳遍了鄉裡,鄉親們無不豎起拇指贊揚劉家的德性。但也有的鄉親歎惜不解,送上門來的大筆財產又不是偷搶的,為啥還要還給人家呢?純印解釋說:“靠外財不發家,虧心虧理早晚是病,心好、心壞總有報。”她對公爹說:“爹,您老人家做對了!救了高家一家的性命,這樁善事可大呀,將來您肯定錯不了。”
一九三四年春的一天早晨,劉老好拾糞回來,吃了孫媳潘慶芬專為他包的素餡餃子,坐在炕上數著從不離手的念珠(除兒媳純印外,誰也不知曉他是念佛),快到中午時,他要了一盆熱水洗頭、擦身、洗腳,自己在外屋地搭好木床,將房照及二畝薄田的地契交給孫媳,交待了對誰家尚有短欠等事宜……告知家人他要去個好地方了,中午就走。孫媳潘慶芬及三孫女劉桂珍(是時純印已去關外)一聽爺爺要死,拽著老人的手大聲哭叫,哭聲驚動了鄰裡,人們一聽劉老好一點病沒有就要死,而且是自已知道死,無不感到新鮮,都過來探望,見劉老好坐在炕沿上,有說有笑地,看不出一絲有病的樣子,還以為老人心情有啥不痛快說說就拉倒了。中午人們都回家吃晌飯去了,他上了早已在外屋地鋪好的床,說:“我走後你們打電報給你媽吧(指純印),她知道我的事兒!”然後頭往枕上一躺笑了笑就咽氣了……
莊裡莊外誰也沒聽說過這樣的死法,都好奇地來吊唁。外莊人也聞訊來看熱鬧,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劉老好風風光光地安了葬。只是鄉親誰也不知他數念珠是念佛。真是佛法難聞、難遇呀!
世人難明真與偽,不知究竟我是誰。
歲月更替身亦變,誰見皮囊總相隨!
(二)善惡之報不差分毫
一九四七年土改時,正趕上北風呼嘯,滴水成冰。民憤大的地主、惡霸有的被翻身隊活活打死,有的被區政府開群眾大會斗爭後拉出槍斃。當時海龍縣有一被稱為王三爺的大地主。他們老哥仨,都非常富有,老大、老二欺霸鄉裡民憤極大,唯有老三,為人善良,家中供奉觀音菩薩,長年素齋。他穿的衣服補釘摞補釘與農民沒啥兩樣,吃的也是粗淡茶飯。他上街從不騎馬,也不坐車,二、三十裡地一天走個來回,一絲沒有地主富人的派頭。他心地寬厚喜歡布施,佃戶沒米給米,沒柴給柴,秋天憑佃戶心願給租糧,從不計較。若遇到誰家死人了,買不起棺木,他出錢買棺葬殓。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給他家扛活的青年娶媳婦他供給居室及生活所需……方圓十裡八村的人無不稱贊三東家人好、心好,都恭稱他“王三爺”。
土改時王三爺這個綽號,險些要了他的命,區政府就因為群眾稱他“王三爺”而誤認他是個惡霸地主,抓來綁在區政府院內一棵大榆樹上,准備次日和其他四名大地主一塊兒槍斃。這個消息被曾借過王三爺錢做生意的純印長子劉進祥聽到,回家哭喪著臉向母親訴說。純印笑笑說:“你別耽心,王三爺死不了,他善事做的多,心好不會遭橫禍的沒事兒。”進祥很不信服地說:“還沒事!明天中午就要槍斃了!”“吉人自有天佑,王三爺不會死的……”
第二天一早,有三四百農民到區政府請願,說明真相,許多農民痛哭流涕跪在區政府院內、有的農民用全家性命擔保……
中午,牛車拉著即將被處決的大地主直奔九龍口刑場而去,人們看見車上竟還是有王三爺在內。
純印老人長子聞訊埋怨說:“媽,你說好人有好報,惡人逃不掉,王三爺這麼好的人,怎麼還被冤枉處死呢?”純印笑呵呵地說:“你聽信兒吧,王三爺是陪綁,死不了,他若死了,老天爺就不長眼了。”她還順口說一首諺語:“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閻王必有私。”果不出她聽料,當場處決了四名大地主(王老大、王老二在內),王三爺系陪綁被當場釋放。農民用大車拉著被凍嚇昏厥的王三爺路經純印家門口時,她正在炕上打坐,此時出定招呼躺在炕頭生悶氣的兒子:“進祥,快出去看看吧,王三爺回來了!”
王三爺享年八十九歲,無疾而終,參加送葬的數百人,無不淚流滿面。
孔子解易,在文中說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吉人自有天佑,善惡的報應通三世,有的現世獲報,有的來世獲報,有的子孫獲報,雖有遲速不同,但報應絲毫不爽,這是毫無疑問的。
昙花初放艷濃妝,轉瞬凋零落魄鄉。
若將昙花比人生,花與人生同一樣。
(三)悟者捨珠寶貪心招禍殃
純印與振先結婚時,其父考慮她為了替父母分擔憂愁,伺候久病在床的妹妹耽誤了成家的機緣,心中不安。無以報答女兒的孝心,決定在嫁妝中將史家傳家寶物“翡翠珍珠花”陪送給她,以作劉家傳家之用。此物有雞蛋大小,用金絲將豆粒大的珍珠編成花朵、綠色的翡翠為葉,作工極精細,玲珑剔透,稍一晃動玲玲盈耳,夜裡無燈也透出珠光寶氣,實為罕見的寶物。
振先的大女劉桂仙,婚前多次向繼母純印借此珠花,揚言婚後立即送還。純印考慮丈夫在關外無法商量,但若將此寶丟失,責任非小,可又奈不住大女的糾纏,便答應喜日戴一天,三天回門時送還。
萬沒想到此女心變,婚後第三天理應回門探望親人,卻以身體有病搪托,為此珠花再未歸家。
第三年振先回家探親,其二女、三女向父親饒舌,將大姐如何騙取珠花、三年未歸的事兒,原原本本告知其父。
振先聽後大發雷霆,痛罵大女桂仙心黑、惡毒……純印從旁勸說:“眼前的財物,全是身外之物,傳家寶應該是仁義,不是珠寶,珠寶、財物是惹禍的根苗。千萬不要張揚出去,免桂仙女兒遭禍殃……”
“這樣的黑心粒,你還袒護她!你純粹是個沒心沒肝的窩囊廢,人家劃個圈兒,你就往裡鑽,你的心哪去啦?!讓狗吃了?”純印一聲不吭。兩個女兒見父親眼睛都氣紅了,嚇得躲到媽媽身後……
振先怒氣不息,在鄰居家借一頭牲口,到十五裡地外的馮家索要珠花去了。
可是馮家和桂仙女都一口咬定珠花丟失了,振先指著女兒的鼻子,大罵馮家昧良心、貪珠寶……鄰居都來勸解。振先餓著肚子垂頭喪氣地返回家,一頭扎在炕上病倒了。純印悄聲細語勸說:“既然三年沒往來了,你本不該去找煩惱,你這樣在人家裡一吵一鬧,一名二聲地傳出去,馮家將來若有個好歹,你心不虧嗎?”振先躺在炕上面色臘黃,咬牙切齒地說“這家人,個個都沒有人心,遭雷擊才好呢!”
“話可不能這麼講,一個人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報怨人家心不好,自己的心就好嗎?你要是看開點兒,不去索要,不就沒這場病了。”
“你給我滾開!沒心的婆娘!要不是你哪有這事兒……”
振先回到關外,余怒末消,一兩個月就往馮家捎一封信,痛罵、痛責其忘恩負義……不到一年,一個月黑風緊的夜裡,馮家突然闖進三個蒙面大漢,將全家老小捆綁上,指名讓他們交出翡翠珠花。並翻箱倒拒搜查,最後將桂仙的老公公打得半死,逼其說出珠花的藏處,三人方揚長而去。
桂仙的公公沒幾天就死了,桂仙受了驚嚇,斷了月經,得了干血痨症,沒有幾年也夭亡了,馮家為此而破產……
純印聞訊歎惜說:“錢財珠寶沒有一樣是好東西,它是惹禍的根苗,世間人有多少在錢財上吃虧上當、引來殺身之禍的,至死又有幾個人能看明白呢?”
寡欲知足常安樂,看淡錢財得清閒。
奉勸諸君及早悟,莫待無常到床前。
(四)為善無分別小善有大利
純印老人逢年過節兒孫滿堂時,總是諄諄開導兒孫:“善不擇大小凡善即為,區區小過,也要及早發現,及早改過。時時能警醒自己毛病的人,才是最受人尊敬的人。”
老人的教誨即古人倡導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當今世人常常以自己的意思各行其事,從不考慮後果我行我素。在他們的心裡滿是“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信條。若使他們為社會公益事業、為疾苦的眾生捨出一點點愛心,難之又難。所謂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他們不懂心可造善惡業的道理,不懂利人是利已、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損人不利已。古人雲:“積善降之百祥,積不善必有余殃。”純印老人講的“善不論大小,凡善即為”。告知世人善而日積,必有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福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作善作惡,果報不遺。明有因果,幽有鬼神,存不得一絲僥幸心理。因果決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佛門講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同於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此乃作人的基本法則。人人若能遵守,社會心然安寧。聖者的化世言教,決不會因時代的變遷和生活規律的差異而失去意義。聖人者即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儒釋道構成世界獨一無二的炎黃子孫為之驕傲、西方學者為之嫉妒的中華燦爛文化。世人若能以聖言量而行之,二十一世紀,我中華民族必更加為世界所矚目。
道德無虧,是一個人起碼的准則,是修行人的根本。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呢?嚴以律已謂之道,厚以待人謂之德。佛門講自利謂之道,利人謂之德。此處講的自利利他,非世間人稱謂的好處、利益,自己不造十惡業不受惡報為自利,勸一切眾生不造十惡業為利他,再將心擴之:自成佛為自利,助他人成佛為利他。佛門所稱的利益,是現前得利益,後世也得利益,方稱利益,永久得利益,為真利益。
進一步講,上求佛道謂之道,下化眾生謂之德。此即菩薩行,沒有道德不能成就菩薩行。道以心之大恆古今、照日月,德則隨緣化眾、普度十方。純印老人講:“一個人要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嚴於律已為道,寬以待人為德。人們所尊重、所崇尚的非權利、非財富、非“智慧”,乃道德!有道德者必心地寬厚,善行圓滿,遠離名利毫不利已、專門利人,有善行而無善名,“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此為聰明人的信條,亦是菩薩的精神,我之所行,能令他人得解脫,能續佛法之慧命,能解除他人的疾苦,自己的名利、榮辱、成敗、苦樂又算得了什麼呢?
棄捨名利非易,看開我法甚難。
如無解脫大智,怎能入聖超凡。
行者欲覓波羅蜜,善解純印真實義。
體示口傳出世法,諸事隨緣不過心。
事來則應事過淨,無妒無憂無妄心。
慈心布施平等智,小善積聚成佛因。
(五)錢財本是身外物你爭我奪總是空
偽滿海龍縣城有一大買賣“天增當”,東家姓沈。在同一條街上,有一徐姓的布匹行。一天夜裡北風呼嘯,天增當不知何故著起大火,引燒了半條街,徐家布匹行在火海中也未能幸免。恰巧此時徐家從關內寄來的大批綢緞郵單已到貨尚未到,徐家以此要挾沈家(火頭)賠償,兩家官司打了三個多月,最後徐家打贏了。沈家賠償徐家一切損失。兩三個月後綢緞貨到,徐家因此占了大便宜發了大財。老人的長子進祥回家向母親學說徐家發財之事,有些眼紅地說:“咱家就沒這個命!真是沒有外財不發家呀,我開這個小雜貨鋪子干一輩子,也沒有人家外財多。”
老人開導他說:“做人還是本份點好,賺多吃干的,賺少喝稀粥,心安理得。那些為錢財,六親不認(徐沈有親屬關系),你爭我奪,都想得。又有幾個人知道,誰得了?空爭一場。”
進祥不服氣地說:“媽,你老盡說糊塗話,徐老三官司打贏了,人家這回家業也大了,街裡買賣干大了,還在農村量了地,家業多紅火呀!”
老人漫不經心地說:“家業家業,有業無家,你們就知道家,看不見家後邊跟的業……”
“怎麼看不見業,徐家房子地都有了,產業也大了怎不見業呢?”
老人笑一笑不再言語了。土改時徐老三為此財產險些沒叫翻身的農民活活打死,有好幾年討飯為生。相反沈家一把火燒窮了,開一個不起眼兒的雜貨鋪維持生活,一家人都很平安。真是因禍得福。古人雲:“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老人常說:“三窮三富活到老,窮時志不移,富時不奢侈,這才見一個人的德性啊。又有誰能明白,身心萬物都是空,誰能得著什麼呢?”
世人都看錢財好,怎知錢財惹煩惱。
好友為它變仇敵,夫妻為它傷和好。
家貧安穩和睦處,有財父子斷絕交。
無常來臨財何用?業報隨身枉空勞。
(有財修福慧,何患不得安)
(六)自業自消外因徒勞
家中每逢煮餃子、煮湯圓、煮面條,日常從來不喝水的純印老人,總是一定要來半碗湯,邊喝邊說:“這叫原湯化原食,人若明白這個理,就沒病。病必須自己醫治,大夫治不了,自己的刀才能削自己的把,吃藥是助力,借助力化主因。”
老人此理顯然是從理體上講的。因果由自心作,心淨體亦淨,自己造業,自己受報。老人說的病系業障病,此病任何人替代不了、化解不了,“解玲還須系鈴人”。許多人不明此理,不知斷惡修善。在生活中自私自利、損人利已、“我行我素”,當果報現前時,又不知所以,到寺廟作法會、還陰債、求神問卜等等,想依外力消自己造作的惡業,結果被“法師”的舌頭所迷惑。此種人即佛說的“可憐憫者”。雖然諸佛菩薩有願力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但若眾生執迷不悟,佛菩薩亦奈何不得。純印老人講的“原湯化原食”、“自己刀削自己把”就是此理。老人要有緣者,從因上、從心上改變命運。任何人不能抹煞業報、取消業報,欲轉業報必須轉自己的心性,消除三大障礙: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系由貪嗔癡等心理引發煩惱產生障礙;業障系由身(行為)、口(言談)、意(思想)造成的不利於信行佛法的思想與行為;報障系由前二障造作後得的果報(地獄、餓鬼、畜生)。
純印老人在世間一百多年,以身、口、意三業為有緣眾演示了“中庸”的大乘佛法,其正確的幸福觀表露無遺。當今人們為忙於撈錢雖無暇顧及此問題,但也自覺不自覺地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答——可以用二字概之“實惠”。即金錢是一切,實惠比什麼都重要,此外全是虛的。這是以物質利益的滿足作為人生幸福的唯一標志。誠然,金錢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生基本需要的,但若僅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唯一幸福去追求,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人生有價值者絕非此,從純印老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有一種心靈的閃光體在閃耀、在律動。再說物欲若橫流,便無止境,物質的富有遠遠不能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假如一個人只是把物質財富的占有和享受作為追求的目標,那他與畜生的本能需要有何不同?他必將被物欲所驅使、羁絆,永遠感受不到真實的自我。財富越多煩惱越盛,利益愈豐包袱愈重,心裡欲望也愈膨脹,必然感到活得不自在。這決非幸福。純印老人以“原湯化原食”之喻,讓我們尋找自己的本原,只有真的體驗到自身生命的存在、達物我兩忘的境界,才是最美滿的幸福。人,不明此理,找不到“原湯”的我,單純追求身外之物,豈不是自己把自己推向深淵。此即“自己刀削自己把”之理,非此,人生本無常回首已百年,豈不是莫大之悲哀。
純印老人內心沒有各種雜念,不受外境干擾,此為真正的清淨,是所有的修行人夢寐以求的。老人家的境界,完全聽任生命的自然運動,打破了物我的分別、主客的隔限,化解了煩惱雲,真實的自我則呈現。這是一種無所求亦無所得的崇高境界。一個人若達此境界時,必然超脫一切事物的羁絆與束縛,恢復到本真的自我。
在當今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的時代,純印老人讓我們“原湯化原食”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是拯救陷溺的心靈和病態的社會的一劑良藥。純印老人一生為我們從理論到實踐都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和示范。
網路文章分享【感恩合十】
標籤:
瀏覽次數:
183
人氣指數:
1983
累積鼓勵:
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不管對方是不是,我都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分享的力量